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力资源选聘与测评-第二章 招聘的准备工作

人力资源选聘与测评-第二章 招聘的准备工作


33
2021/3/30
---这其实是同岗不同酬的问题,是不公平的。
应该让租赁人才也能够转变为正式员工
应该让大家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宁可大家 的薪酬都降下来。
他们在搬属于自己的福利的时候,比如一筐 苹果,其实他的心理是在流泪。时刻提醒他: 你与他们是 不一样的
34
2021/3/30
公司也确实做了一些努力,比如给员工做长期 储蓄,增加合同的期限,甚至通过非常难的考试 让他们有机会成为正式工等。
辩论:
讨论题目
企业接受复职人员 正方:利大于弊 反方:弊大于利
28
2021/3/30
就以上问题,在查阅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发表自 己的看法。
下次课辩论。
参与者分成两组,每组选4名主辩队员,共8名;6 名辩手各自轮流发表自己观点; 自由辩论阶段, 最后2名辩手总结。
序号是1-8的同学准备
29
2021/3/30
4
2021/3/30
欧莱雅人力资源规划: 始终与公司战略保持一致
目前,大多数跨国公司的全球人力资源架构基 本遵循“总部区域(如亚太)单一国家(如中国)” 的路径,用人得当则“海纳百川”,用人不当则 “危机四伏”。来自欧洲的欧莱雅的人才管理显得 颇为成功,关键之处便是将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定和 执行与公司发展战略紧密结合起来。
24
2021/3/30
两年以后,陈决定回到平安。 如果你是人力资源经理,是否愿意接受?
25
2021/3/30
案例2
李先生在一家杂志社当记者,虽然刚开始到 传媒业比较陌生,但是凭着自己的努力和扎 实的文字功底,他还是很快就投入到工作环 境当中,而且他的工作成绩也被领导看在眼 里。尽管这些肯定并没有很明显地反映在薪 酬里,可在他看来已经得到了很大的精神支 持,也希望自己能继续干好。
26
2021/3/30
然而,李先生的这些想法和满腔的热情在工作快两年的 时候,开始慢慢消退。眼看着与自己同时就职,可成绩 比自己逊色的同事在福利和升迁上都优于自己,他感到 职业前景渐渐暗淡。尤其是回想起跳槽到这里之前,在 原单位工作的光景,李先生不禁怀疑当初自己选择到杂 志社工作的决定是否正确,同时也产生了希望重新返回 原单位任职的念头。
22
2021/3/30
企业外部人力资源供给
渠道 在职人员 离职人员 毕业生 复员转业军人 复职人员
23
2021/3/30
实践应用:企业是否可以接受复职人员
陈誉,女,31岁,原是《平安时报》记者, 杭州本地人,家住城西。父母是大学教师, 未婚。2000年9月应聘平安公司。被录用。 进公司后不久,陈觉得工作并没有想象中那 样如意。首先,她不太适应天天准时上班的 严格制度。因为她原来一直是弹性工作时间 制。而且,月收入还不如以前高。此时,她 与另一名主管徐主任成为好友。小陈于2001 年1月离职。后来去了另一家保险公司。
18
2021/3/30
A1 A2 A3 B1 B3 B3 C1 C2 C3 流 出
A1 0.8
0.2
A2 0.1 0.75
0.15
A3 0.05 0.15 0.65
0.15
B1
0.85
0.15
B2
0.2 0.75
0.05
B3
0.03 0.17 0.74
0.06
C1
0.8
0.2
C2
0.1 0.63
0.27
人力资源供需平衡措施
短缺时的政策
内部调节 多技能培训 增加工作时间 聘用临时、兼职员工 业务转包减少工作量 增加硬件投入 租赁员工
富余时的政策
扩大业务 培训员工 提前退休或鼓励辞职 降低工资、福利 减少工作时 临时下岗 关闭一些子公司
30
2021/3/30
员工租赁
员工租赁与传统雇佣方式最大的区别在于:
C3 19
2021/3/30
0.1 0.7 0.20
A1
10
A2
40
A3
80
B1
20
B2
60
B3
100
C1
90
C2
200
C3
300
20
2021/3/30
A1=10*0.8+40*0.1+80*0.05=16 A2= A3= B1= B2= C1= C2= C3=
21
2021/3/30
A1=10*0.8+40*0.1+80*0.05=16 A2=40×0.75+80×0.15=42 A3=52 B1=32 B2=62 B3=74 C1=92 C2=156 C3=210
10
2021/3/30
50:20=150:X X=60基层管理人员需要增加60名,5人退休, 3人晋升,加上因此是68名。
50:15=150:X X=45 10名离职 加上 因此为55。
11
2021/3/30
需求预测方法
生产率分析法(考虑了生产率变动因素)
技术变化 学习曲线 导致生产率降低的其他因素 (请思考:会有哪些因素?)
你认为这种用工制度会有什么问题。 你认为这种制度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36
2021/3/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 (2006-03-24 )
第四十条 劳动者被派遣到接受单位工作满1 年,接受单位继续使用该劳动者的,劳动力 派遣单位与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终止,由 接受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接受单位 不再使用该劳动者的,该劳动者所在岗位不 得以劳动力派遣方式使用其他劳动者。
不要求精确、过程尽可能简化
8
2021/3/30
定量预测方法
时间序列分析 趋势分析 比率分析 散点分析
9
2021/3/30
人员比率法
A企业过去5年中三类人员比例:生产技术人员:基 层管理人员:后勤人员是 50:20:15。 企业扩大规模,增加生产技术人员150名 组织结构、生产效率等均不变 预计明年后勤人员有10人离职,基层管理人员人员 5人退休,基层人员3人晋升 明年该企业应招收多少名基层管理人员、多少名后 勤人员?
用人单位与租赁员工不存在劳动关系,仅为有偿的使 用关系。与租赁员工发生劳动关系的仍是员工租赁机 构或员工所在单位。
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为其成员,劳动者在用 人单位的管理下提供有报酬的劳动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
31
2021/3/30
租赁员工在我国
在我国,员工租赁才刚刚起步,1993年,由于当 时的政策规定:外资企业不能在中国直接雇佣员工, 并与之发生劳动关系,必须通过人才中介机构派遣。 因此,广州市南方人才市场特为外企办事机构开办了 雇员派遣服务。到了1999年,南方人才市场开始尝试 将派遣服务延伸到本土企业,因此员工租赁在我国又 有另外一种名称——人才派遣。
13
2021/3/30
供给分析
企业内部人力资源供给(主要部分) 企业外部人力资源供给
14
2021/3/30
企业内部人力资源供给
考虑:自然流失(伤残 退休 死亡) 内部流动(晋升 降职 平调) 跳槽(辞职 解聘)
15
2021/3/30
供给预测方法
一.人力资源信息库法(计算机运用于人力资源管理的产物) 1.技能清单——非管理人员
5
2021/3/30
华为的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
抢占人才高地、垄断后备 人才
华为曾经是一个名不见经 传的民营企业,华为创业 之初仅有10多人,在短短 的十几年间,发展成为利 润率最高、研发投入率最 高的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 业之一。究其成功的原因, 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是按 照战略规划目标,制定人 力资源规划并大规模进行 相关人才储备。
37
2021/3/30
最近消息
《劳动合同法》作为劳动法制的一部基础性 法律,草案已于2006年12月通过二审,2007 年6月,《劳动合同法(草案)》将在全国 人大常委会上进行三审。
38
2021/3/30
本届全国人大已经审议和将要审议的劳动法律 就有四部,即《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 法》、《社会保险法》、《劳动争议调解仲 裁法》。这四部法律的出台,将构建起我国 劳动法制的基本框架。未来三年左右,我国 的劳动法制建设将基本完成。
需求预测
考虑的因素:
业务量; 流动率;提高质量或进入新行 业对人力的需要;财务约束生产技术水平或 管理方式
7
2021/3/30
需求预测方法
定性方法:管理者经验判断法 德尔菲法 步骤:选择专家 、提供问题以及背景知识、 设计预测系统、收集结果、归纳总结、反馈、重复、
趋于一致 注意事项:给专家充分的信息、能答复的的问题、
39
2021/3/30
《劳动合同法》三审通过后,有望在今年出台。 但是,业内不少人士并不乐观。2006年3月 20日,劳动合同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后,随 即引起了轩然大波。
40
2021/3/30
从宏大的立法宗旨到细微的具体条款,劳资双方、 相关利益集团及其代言人已经展开了针锋相对的立 法博弈,各方意见对抗之激烈、立场对峙之鲜明、 阵营对立之清晰,在中国立法史上堪称史无前例, 其背后则隐藏着立法话语权的复杂较量。面对如此 复杂的局面,全国人大 如果各方矛盾难以协调, 三审之后像《物权法》一样又出现了四审、五审、 六审、七审的局面,《劳动合同法》今年出台的计 划又要成为泡影了。
32
2021/3/30
案例
YD公司近几年用租赁人才特别多,占总员工的比例 接近70%,有些部门甚至接近95%,比如客户服务 部门的。他们的招聘门槛比较低,一般是高中。在 待遇上是有差异的,尽管他们内部也有差异,但是 不管怎么努力无法突破4000元,而实际上,他们如 果到其他公司也并不容易赚到更多的钱。公司认为 他们的薪酬与自己的价值是相吻合的。 公司各管理对这种制度的看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