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招商银行战略分析报告(doc 11页)

招商银行战略分析报告(doc 11页)

招商银行战略分析报告(doc 11页)
当前文档修改密码:8362839
目录
外部环境
政治法律环境:
1宏观经济和金融政策导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信贷环境紧缩;2金融业监管政策大量出台更新,银行业务操作监管严格;3境外银行地域、业务方面限制放宽。

经济环境:
中国经济飞速增长,企业经营活动增加和个人财富增加2利率环境和汇率环境宽松,国家管制放宽;3银行是中国国内储蓄首选和资金主要提供者,承担80.8%的企业融资。

社会文化环境:
1信用环境欠佳2信用消费提前消费、个人理财等观念日渐普及3先进金融体系和管理的引入4大量金融人才通过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以及自发形式的形式得到培养,从业人员迅速增加
技术环境:
1电子银行的广泛应用,成为银行间业务来和客户服务的基础;2电算化会计和计算机为基础的自动业务处理
中国银行业竞争格局
EFE矩阵
竞争战略
来自国内其它银行竞争的风险
目前以人民银行为监管主体,国有独资银行、政策性银行、新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体系业已形成。

国内金融机构日渐增多,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逐渐加剧。

各家银行随时都面临诸如客户流失、市场占有份额下降等风险的挑战。

本行目前的主要竞争者是国有独资银行和其它新型股份制商业银行。

我国国有独资银行营业网点数量多、分布广,有着资金规模和客户资源方面的优势。

本行经过十五年的发展,业已形成一定的全国性规模,但与国有独资银行相比仍存在营业网点相对较少、资金和客户资源规模相对较小的劣势。

同时,本行也面临着来自其它新型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竞争。

尽管本行在技术服务手段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是由于银行业的技术和服务手段壁垒较低,就特定的技术服务手段而言难以维持长期的竞争优势。

风险对策:本行力图通过建立高效灵活的经营机制,以及不断优化组织结构,采用先进技术手段,调整营销策略,进行服务手段创新,以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培养并逐渐扩大本行的基本客户群,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在与其它新型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竞争方面,本行将继续加强业已形成的规模和机构网点优势,并通过增加虚拟银行服务手段,保持本行在竞争中的领先地位。

外资金融机构竞争的风险
随着我国银行业的逐步对外开放,部分外资银行被允许在国内设立分支机构,在一定范围内开展银行业务。

根据我国加入WTO的有关协议,我国加入WTO后对外资银行开放市场将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正式加入时,取消外资银行办理外汇业务的地域和客户限制,外资银行可以对中资企业和境内居民开办外汇业务;( 2 )逐步取消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域限制,分步开放国内大中城市,加入后5 年内取消所有地域限制;(3)逐步取消人民币业务客户对象限制:加入后2年内,允许外资银行向境内企业办理人民币业务;加入后5年内,允许外资银行向所有境内客户提供服务;(4)加入时,允许已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外资银行,经过审批可向其它已开放人民币业务的地区和客户办理人民币业务;(5 )发放经营许可证坚持审慎原则。

加入后5年内,取消所有现存的对外资银行所有权、经营和设立形式(包括对分支机构和许可证发放)进行限制的非审慎性措施;(6 )关于汽车消费信贷问题,协议规定:设立外资非银行金融机构提供消费信贷业务,可享受中资同类金融机构的同等待遇;外资银行可在加入后5 年内向境内居民个人提供汽车信贷业务。

可见,随着我国加入WTO进程的深入,更多的外资银行将会进入国内市场,所从事的业务范围也将扩大。

外资银行具有资金雄厚、技术先进、管理规范、业务创新能力强等优势,将直接对本行构成以下几个方面的竞争挑战:
银行业务方面的竞争
外资银行与国内银行在业务方面的竞争集中体现在对客户资源的竞争。

在华外资企业以及国内规模大、效益好的内资企业将会是外资银行争夺的重点客户。

同时这些优质企业出于自身业务发展的考虑,往往也会选择那些服务方式灵活、效率高、拥有海外网络和国际声誉的外资银行。

客户资源的竞争将具体反应在以下几方面业务:
●存款业务竞争。

目前在华外资银行的存款市场份额不到1%。

存款是银行业务的基础,因此加入WTO后外资银行争夺存款市场是必然的。

但是由于外资银行难以通过大规模增设机构网点来扩大储蓄存款规模,因此存款业务的竞争,近期将主要集中对公客户方面。

●贷款业务竞争。

外资银行的竞争重点将集中于批发业务。

目前外资银行在我国的外币市场份额已接近1/4,外资银行在外汇业务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因此加入WTO后,外汇贷款业务将迅速增长。

在零售贷款方面,机会成本较高,外资银行会逐步谨慎涉足,居民消费贷款可能成为与外资银行竞争的重点。

●中间业务竞争。

中间业务是风险小、成本低、利润高的银行业务,而且较少受机构网点的限制,因此必然成为外资银行争夺的焦点。

尤其是国际结算业务,外资银行凭借其国外网点、技术和服务等优势已展示出明显的竞争力,市场占有率迅速提高。

加入WTO 后,该领域业务竞争会继续加剧。

发展地域方面的竞争
本行目前的机构网点大多分布在华南、华北和华东沿海城市。

这些沿海城市是目前本行利润的主要来源地区。

加入WTO以后,外资银行将可能加大对这些区域进行网点布局,从而导致银行业务的激烈竞争,给本行带来一定的利润压力。

人才方面的竞争
外资银行给中国银行业带来的最严峻挑战是人力资源方面的竞争。

加入WTO后,外资银行将突破地域和业务限制在中国增设分支机构,需要大批来自中国本土的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以解决作为外资企业适应投资环境的本土化问题。

因此,吸引与留住优秀人才将是本行面临的一大挑战。

风险对策:加入WTO以后本行面临来自外资银行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

本行将充分利用本土市场的客户资源优势和已有的核心竞争能力,继续扩大存贷款的市场份额和中间业务量。

通过对现有客户的细分,为优质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形成稳定的客户群。

本行将继续加强在沿海城市机构网点的合理配置,并通过增加虚拟银行的服务手段来确保本行在这些地区竞争的领先地位。

本行将利用资本市场建立可持续的融资渠道,增强资本实力,以保证本行规模的快速增长。

本行将不断完善用人机制和薪酬制度,吸引优秀人才,同时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力度,为本行将来的发展建立人力资源储备,迎接中国加入WTO后的严峻挑战。

SWOT分析
优势(S)
具有良好的规模效益,资本结构合理。

“新世纪、新形势、新服务”的营销口号。

招商银行已经成为国内著名的金融品牌。

招商银行坚持“科技兴行”。

人才立行
市场细分与差异化服务。

劣势(W)
资产负债结构不很合理。

同业竞争加剧,面临市场份额缩小的威胁。

金融创新优势前景不容乐观。

业务结构有待优化。

机会(0)
我国宏观因素运行良好。

国家经济更加规范化、灵活化。

股份制上市银行发展迅速。

招商银行经营管理水平优势明显,成长性在银行业中最高银行客户范围不断扩大,业务朝多元化发展。

威胁(T)
外资银行进入。

国有银行竞争力加强。

整个行业专利保护意识差,创新能力低。

银行业务多元化程度不高。

行业转换成本低,替代品数量多
SO战略:
推行“招行”品牌战略
着重企业文化、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坚持“科技创新”战略
WO战略
“多元化”战略做大中间业务,改善赢利结构中西部发展战略
ST战略
场渗透战略
大力发展对高端客户业务
积极吸纳高级管理人才
WT战略
加强与竞争对手的合作
着重金融产品的专利保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