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测试题八年级数学【试卷说明】1.本试卷共4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生应将答案全部(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考试时允许使用计算器;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涂)写到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3.作图必须用2B 铅笔,并请加黑加粗,描写清楚.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交通标志是轴对称图形的是(※).2.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A )532a a a =⋅ (B )()532a a =(C )326a a a =÷(D )10552a a a =+3.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 )5,3,2(B )2,4,7(C )8,4,3(D )4,3,34. 下列各分式中,是最简分式的是(※).(A )22x y x y++(B )22x y x y -+(C )2x x xy+(D )2xy y 5.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P (2,1)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A )(-2 ,0 ) (B )( -2 ,1 ) (C )(-2 ,-1) (D )(2 ,-1) 6. 已知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则∠1等于(※). (A )72° (B )60° (C )50°(D )58°7. 若分式211x x --的值为零,则x 的值为(※).(A )1(B )1-(C )0(D )1±8.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4,另一边长为8,则它的周长是(※). (A )12(B )16(C )20 (D )16或209. 如果229x mx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m 的值是(※). (A )3(B )3±(C )6(D )6±(A ) (B ) (C )(D )第6题1acba72 °50 °10. 如图①是长方形纸带,α=∠DEF ,将纸带沿EF 折叠成图②,再沿BF 折叠成图③,则图③中的CFE ∠的度数是(※).图① 图② 图③(A )α2(B )α290+︒(C )α2180-︒(D )α3180-︒二、填空题(共6题,每题2分,共12分.)11. 2013年,我国上海和安徽首先发现“H7N9”新型禽流感病毒,此病毒颗粒呈多边形,其中球形病毒的最大直径为0.00000012米,这一直径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 ※ 米. 12. 若分式11+-x x 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 13. 因式分解:22x y -= ※ . 14. 计算:3422x x x x++--的结果是 ※ . 15. 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各内角都等于120︒,那么它是 ※ 边形.16.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15︒,腰长是8cm ,则其腰上的高是 ※ cm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满分6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小题满分6分,各题3分)分解因式:(1)323312ab abc -;(2)2231827x xy y -+.FGEGFFEE DDD CCCBBBA A A 第10题第18题18.(本小题满分6分)如图,有一池塘,要测池塘两端A 、B 的距离,可先在平地上取一个点C ,从点C 不经过池塘可以直接到达点A 和B . 连接AC 并延长到点D ,使CD =CA . 连接BC 并延长到点E ,使CE =CB . 连接DE ,那么量出DE 的长就是A ,B 的距离.为什么?19.(本小题满分7分)已知2133x xA x x =-++,若1A =,求x 的值.20.(本小题满分7分)如图所示的方格纸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长都是1, 点(41)A -,,(33)B -,,(12)C -,. (1)作ABC △关于y 轴对称的'''A B C △; (2)在x 轴上找出点P ,使PA PC +最小,并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21.(本小题满分8分)(1)先化简,再求值:2(2)(2)x y x x y +--,其中23x =,5y =; (2)计算:5(2)2a a ++- 243a a --.xy12345–1–2–3–4–512345O–1–2–3–4–5AB C 第20题·22.(本小题满分8分)如图,ABC △中,A ABC ∠=∠,DE 垂直平分BC , 交BC 于点D ,交AC 于点E .(1)若5AB =,8BC =,求ABE △的周长; (2)若BE BA =,求C ∠的度数.23.(本小题满分8分)如图,在ABC △中,90ABC ∠=︒,点D 在AC 上,点E 在BCD △的内部,DE 平分BDC ∠,且BE CE =.(1)求证:BD CD =;(2)求证:点D 是线段AC 的中点.24.(本小题满分9分)甲乙两人同时同地沿同一路线开始攀登一座600米高的山,甲的攀登速度是乙的1.2倍,他比乙早20分钟到达顶峰.甲乙两人的攀登速度各是多少?如果山高为h 米,甲的攀登速度是乙的m 倍,并比乙早t 分钟到达顶峰,则两人的攀登速度各是多少?25.(本小题满分9分)如图,在ABC ∆中,45ABC ∠=︒,点P 为边BC 上一点,3BC BP =, 且15PAB ∠=︒,点C 关于直线PA 的对称点为D ,连接BD ,C第22题A又APC ∆的PC 边上的高为AH .(1)判断直线BD AH ,是否平行?并说明理由; (2)证明:BAP CAH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数学科期末抽测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11. 71.210-⨯;12. 1x ≠-;13.()()x y x y +-;14. 2; 15. 六边形; 16.4 .[评卷说明】1.在评卷过程中做到“三统一”:评卷标准统一,给分有理、扣分有据,始终如一;掌握标准统一,宽严适度,确保评分的客观性、公正性、准确性.2.如果考生的解法与下面提供的参考解答不同,凡正确的,一律记满分;若某一步出现错误,则可参照该题的评分意见进行评分.3. 评卷时不要因解答中出现错误而中断对该题的评阅,当解答中某一步出现错误,影响了后继部分,但该步后的解答未改变这一道题的内容和难度,在未发生新的错误前,可视影响的程度决定后面部分的记分,这时原则上不应超过后面部分应给分数之半;如有严重概念性错误,就不记分,在一道题解答过程中,对发生第二次错误起的部分,不记分.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满分6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小题满分6分,各题3分) 解:(1)323312ab abc -=2223(4)ab a b c - . …………………………(3分)(2)2231827x xy y -+=22369)x xy y -+(…………………………(1分) =23+3)x y (. …………………………(3分)第25题第18题【评卷说明】1.在评卷过程中做到“三统一”:评卷标准统一,给分有理、扣分有据,始终如一;掌握标准统一,宽严适度,确保评分的客观性、公正性、准确性.2.如果考生的解法与下面提供的参考解答不同,凡正确的,一律记满分;若某一步出现错误,则可参照该题的评分意见进行评分.3. 评卷时不要因解答中出现错误而中断对该题的评阅,当解答中某一步出现错误,影响了后继部分,但该步后的解答未改变这一道题的内容和难度,在未发生新的错误前,可视影响的程度决定后面部分的记分,这时原则上不应超过后面部分应给分数之半;如有严重概念性错误,就不记分,在一道题解答过程中,对发生第二次错误起的部分,不记分. 18.(本小题满分6分)如图,有一池塘,要测池塘两端A 、B 的距离,可先在平地上取一个点C ,从点C 不经过池塘可以直接到达点A 和B . 连接AC 并延长到点D ,使CD =CA . 连接BC 并延长到点E ,使CE =CB . 连接DE ,那么量出DE 的长就是A ,B 的距离.为什么?解:连接AB ,由题意: 在△ACB 与△DCE 中,,,,CA CD ACB DCE CB CE =⎧⎪∠=∠⎨⎪=⎩…………………………(3分) ACB DCE SAS ∴≌(). …………………………(4分) AB ED ∴=,即ED 的长就是AB 的距离. …………………………(6分)【评卷说明】1.在评卷过程中做到“三统一”:评卷标准统一,给分有理、扣分有据,始终如一;掌握标准统一,宽严适度,确保评分的客观性、公正性、准确性.2.如果考生的解法与下面提供的参考解答不同,凡正确的,一律记满分;若某一步出现错误,则可参照该题的评分意见进行评分.3. 评卷时不要因解答中出现错误而中断对该题的评阅,当解答中某一步出现错误,影响了后继部分,但该步后的解答未改变这一道题的内容和难度,在未发生新的错误前,可视影响的程度决定后面部分的记分,这时原则上不应超过后面部分应给分数之半;如有严重概念性错误,就不记分,在一道题解答过程中,对发生第二次错误起的部分,不记分.19.(本小题满分7分)已知2133x x A x x =-++,若1A =,求x 的值.解:由题意得:21133x x x x -=++, …………………………(2分) 两边同时乘以31)x +(得:3233x x x -=+, …………………………(4分)2x=3∴- 即 3.2x =- …………………………(5分)经检验,32x =-是分式方程的解, …………………………(6分) 3.2x ∴=- …………………………(7分)【评卷说明】1.在评卷过程中做到“三统一”:评卷标准统一,给分有理、扣分有据,始终如一;掌握标准统一,宽严适度,确保评分的客观性、公正性、准确性.2.如果考生的解法与下面提供的参考解答不同,凡正确的,一律记满分;若某一步出现错误,则可参照该题的评分意见进行评分.3. 评卷时不要因解答中出现错误而中断对该题的评阅,当解答中某一步出现错误,影响了后继部分,但该步后的解答未改变这一道题的内容和难度,在未发生新的错误前,可视影响的程度决定后面部分的记分,这时原则上不应超过后面部分应给分数之半;如有严重概念性错误,就不记分,在一道题解答过程中,对发生第二次错误起的部分,不记分.20.(本小题满分7分)如图所示的方格纸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长都是1, 点(41)A -,,(33)B -,,(12)C -,. (1)作ABC △关于y 轴的'''A B C △; (2)在x 轴上找出点P ,使PA PC +最小,并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解:(1)如图. ……………………(3分)(2)如图, …………………………(5分)(30).P -, …………………………(7分)第20题【评卷说明】1.在评卷过程中做到“三统一”:评卷标准统一,给分有理、扣分有据,始终如一;掌握标准统一,宽严适度,确保评分的客观性、公正性、准确性.2.如果考生的解法与下面提供的参考解答不同,凡正确的,一律记满分;若某一步出现错误,则可参照该题的评分意见进行评分.3. 评卷时不要因解答中出现错误而中断对该题的评阅,当解答中某一步出现错误,影响了后继部分,但该步后的解答未改变这一道题的内容和难度,在未发生新的错误前,可视影响的程度决定后面部分的记分,这时原则上不应超过后面部分应给分数之半;如有严重概念性错误,就不记分,在一道题解答过程中,对发生第二次错误起的部分,不记分.21.(本小题满分8分)(1)先化简,再求值:2(2)(2)x y x x y +--,其中23x =,5y =; (2)计算:5(2)2a a ++- 243a a --. 解:(1)2222(2)(2)=442x y x x y x xy y x xy +--++-+ …………………………(2分)2=64xy y + …………………………(3分)23x =,5y =, 22264=65+45=1253xy y ∴+⨯⨯⨯. …………………………(4分)(2)5(2)2a a ++-243a a --2452(2)=23a a a a -+-⨯-- …………………………(6分)3+)(3)2=13a a a-⨯-( …………………………(7分) =26a +. …………………………(8分)【评卷说明】1.在评卷过程中做到“三统一”:评卷标准统一,给分有理、扣分有据,始终如一;掌握·标准统一,宽严适度,确保评分的客观性、公正性、准确性.2.如果考生的解法与下面提供的参考解答不同,凡正确的,一律记满分;若某一步出现错误,则可参照该题的评分意见进行评分.3. 评卷时不要因解答中出现错误而中断对该题的评阅,当解答中某一步出现错误,影响了后继部分,但该步后的解答未改变这一道题的内容和难度,在未发生新的错误前,可视影响的程度决定后面部分的记分,这时原则上不应超过后面部分应给分数之半;如有严重概念性错误,就不记分,在一道题解答过程中,对发生第二次错误起的部分,不记分.22.(本小题满分8分)如图,ABC △中,A ABC ∠=∠,DE 垂直平分BC , 交BC 于点D ,交AC 于点E .(1)若5AB =,8BC =,求ABE △的周长; (2)若BE BA =,求C ∠的度数. 解:(1)ABC △中,A ABC ∠=∠,∴ 8.AC BC == ………………(1分)DE 垂直平分BC , ∴.EB EC = …………………………(2分)又5AB =,∴ABE △的周长为:()5813AB AE EB AB AE EC AB AC ++=++=+=+=. ……………(4分)(2),EB EC =∴.C EBC ∠=∠,AEB C EBC ∠=∠+∠∴2.AEB C ∠=∠ …………………………(5分),BE BA =∴.AEB A ∠=∠又,AC BC =∴2.CBA A C ∠=∠=∠ …………………………(6分)180,C A CBA ∠+∠+∠=︒ …………………………(7分)∴5180.C ∠=︒∴36.C ∠=︒ …………………………(8分)【评卷说明】1.在评卷过程中做到“三统一”:评卷标准统一,给分有理、扣分有据,始终如一;掌握标准统一,宽严适度,确保评分的客观性、公正性、准确性.2.如果考生的解法与下面提供的参考解答不同,凡正确的,一律记满分;若某一步出现错误,则可参照该题的评分意见进行评分.3. 评卷时不要因解答中出现错误而中断对该题的评阅,当解答中某一步出现错误,影响了后继部分,但该步后的解答未改变这一道题的内容和难度,在未发生新的错误前,可视影响的程度决定后面部分的记分,这时原则上不应超过后面部分应给分数之半;如有严重概念性错误,就不记分,在一道题解答过程中,对发生第二次错误起的部分,不记分.23.(本小题满分8分)如图,在ABC △中,90ABC ∠=︒,点D 在AC 上,点E 在BCD △的内部,DE 平分BDC ∠,且第22题BE CE =.(1)求证:BD CD =;(2)求证:点D 是线段AC 的中点.证明:(1)过点E 作EM CD ⊥于M ,EN BD ⊥于N ,……(1分)DE 平分BDC ∠,∴.EM EN = ……………(2分)在Rt ECM ∆和Rt EBN ∆中,,,CE BE EM EN =⎧⎨=⎩∴Rt ECM ∆≌.Rt EBN ∆∴.MCE NBE ∠=∠ ……………(3分)又,BE CE =∴.ECB EBC ∠=∠ ………(4分) ∴.DCB DBC ∠=∠∴BD CD =. …………………………(5分)(2)ABC △中,90ABC ∠=︒,∴90,90.DCB A DBC ABD ∠+∠=︒∠+∠=︒∴.A ABD ∠=∠ ∴AD BD =. …………………………(7分)又BD CD =.∴,AD CD = 即:点D 是线段AC 的中点. …………………………(8分)【评卷说明】1.在评卷过程中做到“三统一”:评卷标准统一,给分有理、扣分有据,始终如一;掌握标准统一,宽严适度,确保评分的客观性、公正性、准确性.2.如果考生的解法与下面提供的参考解答不同,凡正确的,一律记满分;若某一步出现错误,则可参照该题的评分意见进行评分.3. 评卷时不要因解答中出现错误而中断对该题的评阅,当解答中某一步出现错误,影响了后继部分,但该步后的解答未改变这一道题的内容和难度,在未发生新的错误前,可视影响的程度决定后面部分的记分,这时原则上不应超过后面部分应给分数之半;如有严重概念性错误,就不记分,在一道题解答过程中,对发生第二次错误起的部分,不记分.24.(本小题满分9分)甲乙两人同时同地沿同一路线开始攀登一座600米高的山,甲的攀登速度是乙的1.2倍,他比乙早20分钟到达顶峰.甲乙两人的攀登速度各是多少?如果山高为h 米,甲的攀登速度是乙的m 倍,并比乙早t 分钟到达顶峰,则两人的攀登速度各是多少?解:设乙的速度为x 米/时, …………………………(1分) 则甲的速度为1.2x 米/时, …………………………(2分)根据题意,得:600600201.260x x -=, …………………………(4分) 方程两边同时乘以3x 得:18001500x -=, 即:300x =.经检验,x=300是原方程的解. …………………………(5分)∴ 甲的攀登速度为360米/时,乙的速度为300米/时. ……………………(6分)当山高为h 米,甲的攀登速度是乙的m 倍,并比乙早0)t t >(分钟到达顶峰时, 设乙的速度为y 米/时,则有:60h h ty my -=, …………………………(7分) 解此方程得:60(1).h m y mt-=当1m ≥时,60(1)h m y mt-=是原方程的解, …………………………(8分)当1m <时,甲不可能比乙早到达顶峰.∴此时甲的攀登速度为60(1)h m t -米/时,乙的速度为60(1)h m mt-米/时.……(9分)【评卷说明】1.在评卷过程中做到“三统一”:评卷标准统一,给分有理、扣分有据,始终如一;掌握标准统一,宽严适度,确保评分的客观性、公正性、准确性.2.如果考生的解法与下面提供的参考解答不同,凡正确的,一律记满分;若某一步出现错误,则可参照该题的评分意见进行评分.3. 评卷时不要因解答中出现错误而中断对该题的评阅,当解答中某一步出现错误,影响了后继部分,但该步后的解答未改变这一道题的内容和难度,在未发生新的错误前,可视影响的程度决定后面部分的记分,这时原则上不应超过后面部分应给分数之半;如有严重概念性错误,就不记分,在一道题解答过程中,对发生第二次错误起的部分,不记分.25.(本小题满分9分)如图,在ABC ∆中,45ABC ∠=︒,点P 为边BC 上一点,3BC BP =, 且15PAB ∠=︒,点C 关于直线PA 的对称点为D ,连接BD , 又APC ∆的PC 边上的高为AH .(1)判断直线BD AH ,是否平行?并说明理由; (2)证明:BAP CAH ∠=∠.解:(1)//BD AH . …………………………(1分) 证明:点C 关于直线PA 的对称点为D ,,,.PC PD AD AC APC APD ∴==∠=∠ ……(2分)又45ABC ∠=︒,15PAB ∠=︒,第25题AB CDH P60.APC ABC PAB ∴∠=∠+∠=︒ 18060.DPB DPA APC ∴∠=︒-∠-=︒13,,2BC BP BP PC =∴=1.2BP PD ∴=…………………………(3分) 取PD 的中点E ,连接BE ,则,PE PB =BPE ∴为等边三角形,,BE PE DE ∴==130.2DBE BDE BEP ∴∠=∠=∠=︒90.DBP DBE EBP ∴∠=∠+∠=︒ …………………………(4分)又,90AH PC AHC ⊥∴∠=︒,,//.DBP AHC DB AH ∴∠=∠∴ …………………………(5分)(2)证明:作ADP ∆的PD 边上的高为AF ,又作AG BD ⊥交BD 的延长线于G , 由对称性知,AF AH =.…………………………(6分) 45GBA GBC GBP ∠=∠-∠=︒, 45GBA HBA ∴∠=∠=︒,,AG AH ∴= ,AG AF ∴=AD ∴平分GDP ∠,…………………………(7分)118075.22BDP GDA GDP ︒-∠∴∠=∠==︒ …………………………(8分)9015,CAH DAF GAD GDA ∴=∠=∠=︒-∠=︒15BAP ∠=︒,.BAP CAH ∴∠=∠ …………………………(9分)BCDHPB CDH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