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动给水泵试转作业指导书

电动给水泵试转作业指导书

目录
1、适用范围
2、编制依据
3、工程概况及工程量
3.1工程概况
3.2工程量
4、作业人员的资格要求
5、主要机械及工、器、具
6、作业前应做的准备及条件
7、作业的程序、方法和要求
8、运行阶段泵的启停
8.1泵的启动
8.2运行当中要检查的注意事项
8.3停泵
9、作业结果的检查和验收质量标准
10、技术记录
11、安全和文明施工措施
1. 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常熟金陵热电有限公司热电工程2×15MW机组3台电动给水泵试转。

2. 编制依据
2.1国家电力公司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工程设计图纸
2.2《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规范》汽轮发电机机组篇DL5011-92-
2.3《火电施工质量及评定标准》第四篇1984。

2.4《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DL5009.1-2002。

3. 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量
3.1 工程概况
工程概况
3.2工程量
电动给水泵3台
电动机3台
冷却水管路3套
液力偶合器2台
4. 作业人员的资格要求
4.1所有施工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电动水泵设备的性能、原理及安装程序和技术要求。

4.2施工人员身体健康,经过三级安全教育且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4.3人员配备
5. 作业所需机具、工具、仪器、仪表的规格及要求
5.1自行制作“F”形阀门板手两只,听棒一只。

5.2检修用板手2套
5.3轴承测振表1只
5.4手电筒、笔、纸张。

6. 作业前应做的准备及条件
6.1参加试运人员必须进行图纸学习,参加技术交底,了解电机、泵试运方法和要求。

6.2 电动机试转前应检查:电动机的轴承座及轴瓦已检查验收完毕,轴承座及轴瓦的螺栓已拧紧电动机及压力表等表计应安装齐全。

电机的电气保护及联锁试验已验收合格。

6.3给水泵试转前应检查:电动机已试转合格;除氧器水箱内应已清理干净并封闭,具备进水条件;给水泵密封冷却水管道应已冲洗干净并复装好;给泵本体热控测点表计安装应齐全;主给水及再循环水管、减温水管道、支吊架及小口径疏水放水管路是否安装齐全,主给水系统的临时冲洗管道已安装好并排地沟,在给泵进出口管道安装好后应已对给泵与电机的对轮中心进行了复查并联结好靠背轮;与试运冲洗无关的系统阀门应关闭隔离。

给水流量测量装置应暂时不装,待管道冲洗干净后再进行安装。

6.4试转现场应有良好的照明;应备好试转用的对讲机,确保通讯联系畅通。

6.5 试转人员组织机构已建立,试转应确保各司其责,统一指挥。

7. 作业的程序、方法和要求
7.1电动机空转试验。

7.1.1给水泵与电动机的靠背轮应先脱开,按本作业指导书第6.2条及6.4条、6.5条进行检查。

办理试转送电申请单;
7.1.2检查电机轴承是否已加油。

7.1.3由电气人员对电机的绝缘性能进行检查。

7.1.4检查一切正常后,让所有人员远离电动机及其转子两端;设专人站在电机的事故按钮旁,以便紧急情况下立即按下事故按钮。

7.1.5通过对讲机联系启动电动机进行空转,电机启动后检查其转向应符合规定。

检查电机的电流应符合要求,电机的轴承振动不应超过规定,定期检查轴瓦温度,手感应不烫手。

电机空转应平稳无往复窜动,电机内应无机械磨擦等异常。

7.2给水泵冷态试运转。

7.2.1加装好给水泵的轴封盘根,手盘动水泵的转子应无异常卡阻和磨擦;联结好给水泵与电动机的靠背轮,装好联轴器的罩壳。

按本作业指导书第6.3条及6.4条、6.5条进行检查。

7.2.2向除氧器水箱内进水到水箱容积的3/4左右(关闭水箱溢放水阀)。

7.2.3设专人持对讲机在除氧器处监视除氧水箱水位,防止水箱溢水或缺水。

主给水冲洗管道出口处及给泵处和集控室均应设专人并配备对讲机保持通讯联络。

给泵电机事故按钮设专人监护。

7.2.4暂时关闭给水泵出口压力表,打开泵入口阀向泵内充水,微开泵出口阀,以便放尽泵内空气。

调整好给泵的密封冷却水水量及水压,检查给水泵轴承油位是否适中。

7.2.5从给水泵出口到冲洗水排放口,沿途所有阀门应预先打开(给泵处的出口阀门可暂时
关闭留作控制用),管道系统中其他阀门应关闭隔离;
7.2.6用对讲机联系开启给水泵。

水泵启动后应检查电机启动电流不应超过标准,泵体内部用听棒倾听应无机械磨擦异常声音。

7.2.7给泵启动约3~5秒后,应缓缓打开水泵出口阀向外供水,阀门开度以不超过电机规定电流为宜。

检查管道系统应无异常振动和水冲击,系统应无泄漏,发现情况应报指挥负责人,必要时应按事故按钮停泵处理。

7.2.8定期检查给泵及电机的轴承振动及轴瓦温度不应超过规定。

定期检查轴承回油量,检查润滑油压力,定期检查清理润滑油滤网及给水泵入口滤网。

除氧器水箱水位不够时应及时进行补水以保证给水泵的连续运行用水。

7.2.9管道冲洗干净后可以打开给泵再循环阀门,关闭给泵出口主阀门进行闭式循环运行。

运行达4小时后可按规定停泵。

停泵后应测量记录转子的惰走时间,水泵转子的转速应缓慢下降,不应突然停止,否则应查明原因。

8. 运行阶段泵的启停
8.1泵的启动。

8.1.1暖泵:可采用正暖或反暖,采用正暖泵即进口水来暖泵,由泵内压力表管放水,另外在进水段下部也放水,第二种,采用反暖泵,由出口母管来水进节流进入泵内,由出口管返回除氧器,另外在进水管段下部也放水,暖泵要求为:
A 壳体上下温差≤15℃
B 壳体上部温度与给水温度≤8℃~10℃
C 泵与电机联轴器上下偏差0.05mm
三者以联轴器上下偏差规定值为主,暖泵温升速度为1℃~2℃/分。

8.1.2检查冷却水压力及温升。

8.1.3检查泵进水的压力和温度,进水压力不低于该温度下饱和压力的1.13倍。

8.1.4电气部分全部完工,各种仪表全部装好,油位正常。

8.1.5启动给水泵额定转速后迅速停泵,记录惰走时间
8.1.6如果惰走时间不小于50秒,可正式启动给水泵,并迅速使其满负荷运转,运转工况必须大于泵允许的最小流量60米3/小时。

8.2运行当中要检查的注意事项
8.2.1检查当水温度及进水压力.
8.2.2检查平衡盘压力(一般不高于进水压力0.3Mpa)。

8.2.3检查轴承温度不超过70℃。

8.2.4检查冷却水进水口和排水温度之差不大于10℃。

8.2.5测量泵、电机、轴承振动,轴承处转子的垂直方向,振动值不大于0.06毫米,水平方向振动值不大于0.08毫米。

8.3停泵
8.3.1关闭泵出口门,关闭时应保证最小流量,系统在最小时给水能起作用。

8.3.2辅助油泵应确保能自动启动。

9.作业结果的检查和验收质量标准
10.技术记录要求:技术记录必须真实可靠,分部试运应有下列记录:
10.1给泵解体记录。

10.2电机解体检查记录。

10.3给泵和电机的安装记录。

11.安全措施及文明施工
11.1对给水泵、电机转动裸露部分要设有保护罩。

11.2试转之前要熟悉系统,对系统全面检查,该隔离的及时隔离。

11.3酒后严禁作业,进入施工现场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带。

11.4位置较高的阀门,操作时须防止跌落,必要时系安全带,且一定要系在牢固可靠处。

11.5现场孔洞盖板要盖好,扶梯及栏杆要齐全。

11.6现场要备好充足的照明,现场道路要畅通、清洁,油系统区域应具备必要的消防器材。

11.7设备检修及给泵入口滤网清理需办理安全作业票。

11.8开停泵要统一协调,有专人指挥。

11.9现场清理干净,文明施工道路畅通。

11.10所用到的表计要校验合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