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9课 民国初年的社会与政局

第19课 民国初年的社会与政局

——莫理循:《缠足的陋习》,《泰晤士报》(1910年3月7日)
禁缠足
至缠足一事,残毁肢体,阻阏血脉……一体劝禁, 其有故违禁令者,予其家属以相当之罚。
——《临时大总统关于劝禁缠足致内务部令》(1912年3月)
女子裹脚从此解放了,已裹的放掉,已经裹小的也放 大,社会上很自然地一致认定,民国纪年以后生下的女 儿,一概不裹脚。
应当对这个国家的 未来充满信心,观察家 应当意识到,认为中国 行将出现内争和分裂是 多么可笑。
——《泰晤士报》(1912年8月23日)
莫理循任袁世凯政治顾问时, 与其他外国顾问合影
1912.3 1913.3
袁 任 临
暗 杀
时 大 总
宋 教
统仁
1913.10 国 会 “ 选 举 ” 袁 为 大 总 统
1914.5 公( 布大 《总 中统 华总 民揽 国统 约治 法权 》)
1914.12 颁( 布连 《任 修无 正限 大制 总) 统 选 举 法 》
1915.5 签 订 二 十 一 条
1915.12
洪 宪 帝 制





邀请莫理循出席1916年元旦的“朝贺典礼”礼节单
二次 革命
护国 运动
1912.3 1913.3











莫理循
1897—1912年 《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 1912—1920年 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
第19课 民国初年的社会与政局
—— 一个澳大利亚人眼里的中国
莫理循在游历途中拍摄的照片
裹小脚,嫁秀才; 裹大脚,嫁瞎子。
我遇到的妇女,无论老幼,都是缠足 的……脚被裹成难看的锥子形状,是一种 丑陋的畸形。
唐继尧 滇系 陆荣廷 桂系
张作霖 奉系 冯国璋 直系 段祺瑞 皖系
材料一 莫理循给伦敦的库寿龄写信:
我实在不知道谁在代表政府。整个 国家因为两败俱伤的争斗而分裂。
——《清末民初政情内幕—莫理循书信集》
材料二
沈泊尘:《南北之争》(1918年)
新文化运动
我们要诚心巩固 共和国体,非将这班 反对共和的伦理文学 等旧思想,完全洗刷 得干干净净不可。
——《北京的莫理循》
材料二
“莫理循博士反对新的帝 制活动,认为现在做此 事是失策的。”
莫理循把《大陆报》的消息贴在日记里
从材料中发现莫理循对袁世凯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1916年2月7日莫理循面见袁世凯,直率地告诉他:
不满情绪十分广泛,我遇到的人 没有一个不反对帝制的。 ……北洋的 中坚力量冯国璋并不赞成帝制运动。
——黄炎培:《我亲身经历的辛亥革命事实》
改 称 谓
清外务部给莫理循的函件信封
蔡锷给莫理循的便笺信封
剪 发 辫 、 易 服 饰
画坛领袖金城送给莫理循的照片
材料一 1911年12月8日蔡廷干给莫理循写信:
唐绍仪已于昨晚在火车的4号卧铺车厢 里剪了辫子,梁士诒和其他一些人大概也 在那里剪掉了辫子。
——《北京的莫理循》
——陈独秀:《旧思想与国体问题》
C 1、“见面齐声道恭喜,脱帽行礼一鞠
躬……祝罢再把新年贺,两手深深打
一恭。”这些习俗最早可能出现于
A 明朝后期
B 清朝中期
C 民国初年
D 新中国时期
C 2、下列民国初年发生的重要历史事
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护国运动 ②二次革命 ③袁世凯称帝 ④宋教仁遇刺
材料二 1912年元宵节……城门口军警站立, 进城卖菜的老头被剪了辫子,痛哭流涕, 没脸回家,村里人知道了,都不敢进城卖 菜了……
——夏衍回忆录:《懒寻旧梦录》
两则材料对剪辫的态度一样吗?反映了民国社会习俗变迁的什么状况?
寄给莫理循的明信片:大清邮票上盖着中华民国邮戳
袁世凯和北洋将领在北京的就任宣誓仪式上 1912年3月
——莫理循文件,REEL840/备忘录,1916年2月7日
莫理循在备忘录里写到:
1912年我满怀希望开始 为这个政府服务,现在我的 失望和当时的希望一样大。
——《北京的莫理循》
莫理循在日记中写道:
袁世凯想穿龙袍的疯狂 野心,毁了他自己的前途, 也严重地连累了他的国家。
——《清末民初政情内幕—莫理循书信集》
二 次 革 命 形 势 图

国 运
莫理循对袁世凯说:
我接到的每一 个报告都是如此,

无论中外,都赞同
他。
—《莫理循与清末民初的中国》
蔡锷(1882—1916)
材料一 莫理循在接受《生活》杂志采访时说:
“二次革命”(莫理循委婉地说成“最近在南京的骚乱”) 完全是由多年来从事革命和造反活动的职业煽动分子鼓动起 来的……
袁 任 临
暗 杀
时 大 总
宋 教
统仁
1913.10 国 会 “ 选 举 ” 袁 为 大 总 统
1914.5 公( 布大 《总 中统 华总 民揽 国统 约治 法权 》)
1914.12 颁( 布连 《任 修无 正限 大制 总) 统 选 举 法 》
1915.5 签 订 二 十 一 条
1915.①③④ D、③①②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