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6s管理实务教材(PPT 81页)

6s管理实务教材(PPT 81页)

6s管理实务
编制: 2008年10月8日
编者语
为了贯彻和学习6S的管理体系,便于广 大员工的学习和掌握6S管理的基本知识,我 部门根据工作的实际情况,特编写了该管理 实务(幻灯片),以与大家相互交流共同搞 好生产现场和办公室的环境卫生。由于水平 有限,难免有不妥之处,敬请批评和指正, 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与完善。
定位不同。
3、中日企业现场管理之差距 可用天壤之别来形容。
国内许多企业管理者将整洁、清爽认为是卫生问题,与生产是两回事。既然是两回事,
自然工作忙时可以放在一边。或者当有上级领导来检查工作时临时来一次全面的大扫 除,做给别人看。而日本企业管理者认为6S是现场管理之基石,6S做不好的企业不可 能成为优秀的企业,因此将坚持6S管理作为重要的经营原则。
4、 6S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的素质
海尔总裁张瑞敏关于人的品质有一段精彩的论述:“如果训 练一个日本人,让他每天擦六遍桌子,他一定会这样做;而一个 中国人开始会擦六遍,慢慢觉得五遍、四遍也可以,最后索性不 擦了”,“中国人做事的最大毛病是不认真,做事不到位,每天 工作欠缺一点,天长日久就成为落后的顽症”。
安全办 2008年10月8日
6s管理实务
1. 6S概念 2. 为什么要实施6S 3. 办公室6S管理 4. 生产现场6S管理 5. 6S管理的推进工具 6. 6S持续的保障与 案例分析 7. 6S实施的口号
一、6S概念
整理SEIRIOrganization定期处置不用的物品 整顿SEITONNeatness金牌标准:30秒内就可找
日本式企业将6S运动作为管理工作的基础,推行各种品质的 管理手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产品品质得以迅速地提升,奠 定了经济大国的地位,而在丰田公司的倡导推行下,6S对于塑 造企业的形象、降低成本、准时交货、安全生产、高度的标准 化、创造令人心旷神怡的工作场所、现场改善等方面发挥了巨 大作用,逐渐被各国的管理界所认识。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 6S已经成为工厂管理的一股新潮流。
1.2、工厂中的不良现象及八大浪费
——机器设备摆放不当
a 作业流程不顺畅 b 增加搬运距离 c 虚耗工时增多
1.3、工厂中的不良现象及八大浪费
Hale Waihona Puke ——机器设备保养不良a 不整洁的机器,就如同开或坐一部脏乱的汽车, 开车及坐车的人均不舒服,影响工作士气。 b 机器设备保养不讲究,对产品的品质就随着不 讲究。机器设备保养不良,使用寿命及机器精度 直接影响生产效率及品质无法提升。故障多,减 少开机时间及增加修理成本。
1、 企业中的不良现象及八大浪费 2 、6S的起源与发展 3 、推行6S的错误观念及中日企业的差距 4 、实施6S的目的和好处
整理的目的
整顿的目的
1 、 工厂中的不良现象及八大浪费
——仪容不整或穿着不整的工作人员
a 有碍观瞻,影响工作场所气氛。 b 缺乏一致性,不易塑造团结神。 c 看起来懒散,影响工作士气 d 易发生危险。 e 不易识别,妨碍沟通协调。
1.8、工厂中的不良现象及八大浪费
——八大浪费
种种不良现象,可以把它综合起来,不良的现象所产生 的均会造成浪费,这些浪费包括:
资金的浪费。 场所的浪费。 人力的浪费。 周转的浪费。 形象的浪费。 效率的浪费。 品质的浪费。 成本的浪费。
2 、 6S的起源和发展
6S起源于日本,是指在生产现场对人员、机器、材料、方
方法不同。
国内许多企业热衷于口号、标语、文件的宣传及短暂的活动(运动),似乎相信在厂 区多树立一些诸如“员工十大守则”就能改变一个人,提升人的品质。实际上根本就 不能指望天天在一个没有行为约束、在工作细节上可以随心所欲、脏乱的现场环境中 工作的人,能具有认真对待每一件小事的优良的工作作风。这种没有结合日常工作的 空洞口号、运动,对提升人的品质几乎没有任何帮助。反观世界优秀企业,把6S看做 现场管理必须具备的基础管理技术。6S明确具体做法,什么物品放在哪里、如何放置、 数量多少合适、如何标识等等,简单有效,且融入到日常工作中。6S既是一种管理文 化,同时也是现场科学管理的基础。每天都在一个“对”、“错”一目了然的环境中 工作,使得每个人必须约束自己的行为,久而久之就能实实在在地提升人的品质。
到所需物品 清扫SEISOCleaning自己的区域自己负责清扫 清洁SEIKETSUStandardization明确每天的6S时
间 素养SHITSUKEDiscipline andTraining严守规定、
团队精神、文明礼仪 安全SAFETYSafety严格按照规章、流程作业
二、为什么要实施6S
法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管理,这是日本企业独特的一种管理办 法。
1955年,日本的6S的宣传口号为“安全始于整理,终于整理 整顿”。当时只推行了前两个S,其目的仅为了确保作业空间 和安全。后因生产和品质控制的需要而又逐步提出了3S,也就 是清扫、清洁、修养,从而使应用空间及适用范围进一步拓展, 到了1986年,日本的5S的著作逐渐问世,从而对整个现场管理 模式起到了冲击的作用,并由此掀起了6S的热潮。
3.1、对6S的错误认识
•得不到高层领导的支持 •中层管理者的热情不高 •基层员工不积极参与,积极应付 •推进者对6S理解不深,缺少经验。 •没有计划和明确的目标,停留于形式。 (客人拜访前提前通知各部门) •未开展各项宣传和竞赛活动来持续维护。 •评价不公,员工失去信心。 •工作忙放手松懈,有空再做。 •自我感觉不错,不进则退。
1.4、 工厂中的不良现象及八大浪费
——原料、半成品、成品、整修品、报废品随意摆放
a 容易混料——品质问题。 b 要花时间去找要用的东西——效率问题。 c 管理人员看不出物品到底有多少——管理问题 d 增加人员走动的时间——秩序与效率问题。 e 易造成堆积——浪费场所与资金。
1.5、工厂中的不良现象及八大浪费
——工具乱摆放
a 增加寻找时间——效率损失。 b 增加人员走动——工作场所秩序。
1.6、工厂中的不良现象及八大浪费
——运料通道不当
a 工作场所不流畅。 b 增加搬运时间。 c 易生危险。
1.7、 工厂中的不良现象及八大浪费
——机器工作人员座位或坐姿不当
a 易生疲劳——降低生产效及增 加品质变质之机遇。 b 有碍观瞻,影响作业场所士气。 c 易产生工作场所秩序问题。 d 工时增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