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兵法班主任兵法3读后感(一)我记得谢老师跟我们说过:“读书是一个人成才的必经之路,也是学习他人经验很好的途径。
”我们一定要抽出时间逼自己看多点书,而《班主任兵法3》这本书是我在深圳学习期间买的,在读了《班主任兵法3》之后,我感触良多。
要想收获,确实得多看书。
《班主任兵法3》是一本教育反思集,是一位青年班主任的教育手记。
书中列举的大量真实生动的案例,无不充满智慧,充满心与心的交流。
书中的一幕幕校园喜剧,让我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万玮老师的“斗智斗勇”,让我感到耳目一新,不禁感慨:教育真是一门充满智慧的学问!看了这本书,我有以下几点感受:刚开始拿到这本书,看到这个书名,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想到《孙子兵法》,原来要做好班主任工作也要像打仗一样需要方法的。
兵书上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教师与学生交往,也是要学会“斗智斗勇”的。
是的现在的学生难教,因为他们不像以前那么“傻”了,他们的信息来源多,自我意识强,受传统的观念影响小,对老师的尊重也急剧减弱了,教师要继续维持以前的“师道尊严”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学生更多地把自己放在一个与教师平等的地位上,而许多教师却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还以为自己高高在上,因为自己是老师,学生或家长就必须尊重自己,如此思维,工作必将碰到麻烦。
“斗智斗勇”正是把教师放在和学生平等地位上的,学生虽然聪明,但是教师“智胜一筹”遇到问题,不是埋怨,不是发火,而是动脑筋,想办法,因地制宜,随机应变,相处最佳的方法来,最终圆满解决问题。
当好一名班主任,首先要学会用真心关爱学生。
万玮老师在《班主任兵法3》中提到“在学生工作中,如果说一定有什么东西是永恒的真理,那么爱学生应该是第一位吧。
”学生是敏感的,你爱不爱他们,他们一眼就看得出来,这是欺骗不了人的。
真心,爱,不是虚伪,假装,“谁人对我好,对我差,太清楚”!对于这个问题,我自己也有比较大的感触:我觉得只要你对别人好,别人自然会对你好!人都是感性的动物,凡是有点人性的人,都会懂得感恩。
即使是最捣蛋调皮的人,只要你坚持不懈地无条件对他好,他始终会感受得到,即使不能把他完全转换过来,起码他也会懂得尊重你,理解你。
我当班主任的理念就是:一个都不能少!我经常跟学生说:老师不会因为你们的成绩而对你们另眼相看,但是会因为你们的品德而对你刮目相看,我不会因为你们成绩不好而讨厌你们,反而会因为你们品德不好而感到心酸。
在爱学生的基础上,如果想把工作做得更好一点,那么研究学生的心理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教学要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德育要研究学生的行为心理,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不掌握学生的心理,学生已经非常反抗,你还批评他,就如同拿着蜡烛到堆满火药的房间去一间。
坦率地说,师生关系如果搞僵,教师再怎么努力,都是瞎折腾,什么招数都没有用了,结局已经注定了。
学生的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校时,还不免有头疼脑热,作为班主任,就要把关心学生的“小事”挂在心上,常跟他们谈谈心,那怕偶尔发现孩子走路的姿势不好,友好地提醒一下。
高中生在心理上一般都比较脆弱,特别当他们生病时,更需要我们的问候与关怀,当学生生病时,一方面我们应该耐心地去关心学生的情况,另一方面,我们更要试着开导他们应学着坚强。
这样一个鼓励的眼神,肯定的动作,学生会在心理心存感激,更能激起学生强大的动力,而当学生对老师心存感激时,班级管理难道还会不成功吗?其次,要因材施教,帮助每一位学生成长成才。
不得不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是客观的,表现是普遍的。
同时,个别差异的存在对教育工作有相当大的影响,我们应该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学生的“个性”。
万玮老师的《班主任兵法3》——“震撼教育36计”的名称:暴雨筛、苦肉计、平地雷、催笑弹、变形记、随形影、垂范员、“生死”关、紧箍咒、亲情剑、魔术炫……这些诱人的计策名称下,有简单的总述,有精彩的案例,有精辟的分析,还有“要诀”提炼。
可以说,读起来引人入胜,不觉疲累,令人拍案叫绝。
读了这36计,我理解到了在日常的学生管理中,要学会因人而异,不断变换管理策略;要学会因材施教,不断更新教育手段;还要学会因时因事,不断创新沟通技巧。
如此,方能让教育成为和谐的教育,方能让学生成为发展的学生,让教师成为幸福的教师。
这正如万玮在本书最后所说的一样:兵法三十六计,不是固定不变的,即使背得滚瓜烂熟,也不一定能打胜仗。
教育三十六计同样如此,别人的故事总是别人的精彩,自己的故事需要自己来书写。
只有接受变化,主动变化,每一个人才能创造属于自己的三十六计。
再次,巧用智慧,让学生从心底上信服你。
我所教的是高中生,同学都有一些青春的叛逆,甚至有些学生视老师为天敌。
这就是因为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交流,我们应了解学生中的思想和流行动,与学生交朋友。
向引用万玮的话:学生最佩服的教师是什么类型的?让学生服气可以依靠做事公正,让学生佩服只能依靠教师的智慧了。
师生是分属不同阵营的,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战”之中,如果能够智胜一筹,学生会甘愿做你的“手下败将”的!既然要以智取胜,我们就不能不依靠兵法,兵法中有大智慧。
例如,当学生犯错时,不要一味地指责学生,而是先从自身开始反省,针对不同的学生,我会采用不同的方法,比如我们班是重点班学生,学生一般都比较听话,所以每次学生做得不好时,我就会先跟他们说:或许你们没做好也不是你们的错,是我的问题,我当你们的班主任没能把你们教好,那是我的失职,是我做得不够好,我没能力教你们,要是你们的习惯还是改不了,那麻烦你们另某高就。
不过针对不同的情况我们采取的方式也要有所不同。
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
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把学生放在第一位。
总之,《班主任兵法3》这本书对于一个班主任管理班级有着不可忽视的指导作用。
但是,我们更应该与自己的实际联系起来,在平时的工作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学习、总结、积累。
如果我们能注重总结,我想,我也一定会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兵法”的。
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和班主任我想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班主任兵法3读后感(二)前段时间,学校组织各班主任老师参加了“惠民县中小学班主任培训”,并给每位老师发了《班主任兵法》一书。
它记述了作者在担任班主任期间与学生之间“斗智斗勇”的教育故事。
我读过之后,觉得许多做法操作性强,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使我很受启发。
这本书主要是用《孙子兵法》作为指导思想,来细细地分析班主任工作的点点滴滴。
一共分为引言、自保第一、攻心为上、战略战术、阵地战、运动战、游击战、谋攻篇、形篇、势篇、捭阖之术、手段与目的、掌握时机、虚实篇。
它的指导思想为:学校教育工作是复杂的,但我们常常一味地把问题简单化处理,要么对学生严加苛责,不留余地,要么民主宽容,给学生犯错误留下可乘之机,两者都收不到良好的效果。
使我们疲劳和痛苦的,不是学生,而是我们对教育规律的忽视。
书中列举的大量真实生动的案例,无不充满智慧,充满心与心的交流。
书中的一幕幕校园喜剧,让我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斗智斗勇”,让我感到耳目一新,不禁感慨:教育真是一门充满智慧的学问!一个个动人心魄的故事,为我们演绎了多种角色,展示了新生代教师的风采:一位武艺高超、临乱不惊的武术家;一位处事干练、善于应变的政治家;一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事家;一位细致入微、举重若轻的心理学家。
一位经验丰富、智勇双全的智谋家……我从中学到了许多经验,也得到了一些启示:一、努力把自己变成“反思型”教师美国的波斯纳提出过“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这样一个公式。
读过《班主任兵法》之后,觉得许多做法操作性强,具有十分重大的借鉴意义,使我很受启发。
读着读着,经常感叹,这个方法好,当时我怎么没想到,那个我也做过,我怎么不写下来呢?所以我在想:我们有很多老师无论在班主任工作中还是教学中,有很多好方法,何尝不能写下来,何尝不能相互学习呢?如果作者不把他的经历经验反思成文的话,我们也不知道他的那么多好主意。
所以,我感觉,做为老师,我们应该学会反思,在反思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在反思中成长起来。
经常写反思日记,总结不足与成功之处,使之不断进步,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二、做一名关心热爱学生的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关心学生,理解学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班主任只要心里装着学生,时常牵挂着学生,通过关心能形成师生之间一种情感的良性互动。
首先,要从思想上关心。
思想上的关心是最紧要的关心。
一个学生就是一个十分丰富、十分复杂的世界,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一根琴弦,教师要想拨动这根心弦,就必须设身处地,从学生外在表现探知学生的内心世界。
在教育学生时,应努力寻找学生的共同点,从而获得共同的语言。
“每个人都有一颗成为好人的心。
”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是成功者,都期待着收获肯定和赞誉。
这要求我们充分地尊重和相信学生,坚信学生是可以被教好的,关键是教师如何教。
这需要教师具有转化学生的责任感和自信心,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充分尊重学生、爱护学生,能激起学生心灵的涟漪,缓解他们的抵触情绪,从而达到转化引导之目的。
在平时,教师要做到“四多四少”:多民主,少强制;多激励,少批评;多引导,少说教;多用情,少用气。
方式有别,效果千差万别。
其次是生活上的关心。
学生的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现在独生子女居多,大多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在校时,还不免有头疼脑热,在常人看来的一些小事,却是他们的大事、难事。
作为班主任,就要把关心学生的“饱暖小事”挂在心上,常跟他们谈谈心,听听他们的想法,了解他们的需求,争取让他们无学习的后顾之忧。
每一个学生在学校的日子里都有快乐的时候,不快乐的时候,有顺心的日子,也有不顺心的日子,如果我们能及时帮助一把,学生就会心存感激与幸福,主观上会更努力表现。
试想一下,当学生对老师心存爱戴时,你这个班主任难道还会不成功吗?三是学习上的关心。
在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坚持“学会做人”的同时,针对学生学习差异性的实际,进行细致耐心地引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对于我一个踏上讲台没多少年的老师来说,富有的是满腔的热情和充沛的精力,缺乏的是宝贵的经验和有效的方法。
应做一个有心人,时刻关注学生的成长,用所学到的理论运用在教育教学管理上,用兵法里的精髓来诠释教育现象。
一扇门,你推不开的时候,可以尝试拉一下!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是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天气太恶劣,常常是我们抵抗力太弱;埋怨学生难教育,常常是我们自己方法少。
其中的道理只有细细的品味,慢慢的思量。
思量。
班主任兵法3读后感(三)在双休之余,我看了万玮老师写的《班主任兵法3》这本书,本书主要是介绍了万老师在担任一个短短28天的初三年级班主任这期间的故事,讲述了万老师与各任科老师及同学之间团结合作、奋发图强,最终使学生不但取得优异的成绩,而且综合素质不断的提高,为他们在日后进入高中阶段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