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二物理教案功 (1)

初二物理教案功 (1)

(5)人提前水桶沿水平地面前进时,提力有没有做功,为什么?
三、课堂小结
1、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会判断力是否做功。
2、功的计算公式、单位。
四、作业:课本64页1、2、3题
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完成各题,巩固知识
学生试进行总结
学生试回答
学生思考回答:有力而没有距离,有距离没有力,或力和距离不在一条直线上。
学生进行理解
学生根据功的两个必要因素进行判断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那么功的大小与力和距离有关吗?功的大小如何计算?
2、功的计算:
(1)功的计算公式
功=力×距离;用W表示功,用F表示力,s表示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则功的公式可写成:W=FS=Gh变形公式F=W/S S=W/F
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4、说明①使用W=F·s,要
二是物体在力方向上移动的距离.注意单位的统一。
3、不做功的情况:②做功的多少只由W=F·s
(1)有力无距离.决定,跟物体是做匀速直线
(2)有距离无力.运动还是做变速运动无关。
(3)力和通过的距离方向不同.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引入新课
教具
课件

书Hale Waihona Puke 设计11-1功
一、功二、功的计算:
1、定义:如果力作用在物体上,1、功等于作用力与物体沿力并使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了一段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距离,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2、公式:W=Fs
了机械功,简称为功。3、单位:牛顿·米、焦耳(焦)
2、功的两个必要的因素:——J.1焦=1牛顿·米.
(3)力和通过的距离方向不同.
练习1:判断下列情况是否做功:
(1)起重机把砖块从地面吊到楼顶.
(2)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
(3)人提着水桶上到七楼.
学生回答:小孩的拉力对小狗做了功,叉车的举力对货物做了功,锤子的锤力对钉子做了功,
学生讨论后回答都有力作用在物体上,都使物体在力的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力都对物体做了功。
2、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功的计算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有克服困难的信心,能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教学
重点
理解功的概念,功的两个必要的因素。
主要
教法
讲授法、观察实验法、
讨论法、归纳法
教学
难点
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以及做功的计算。
学法指导
通过分析物理现象归纳简单结论
例1重为10N的物体沿这长为2m,高为1m的光滑斜面自顶端滑下,求重力做功。
分析:已知箱子在10牛的重力的作用下,下降1米,根据公式即可求力对物体的做功。
W1=G·h=10牛×1米=10焦
教师对解题格式进行规范。
例2:某同学要把重为60N的水桶缓慢匀速的提起0.5m的高度,他需要做多少功?
学生做笔记
请同学们解释一下,“功”这个字有哪些含义?
力学里的功是什么意思呢?
怎样才算是做功?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功的知识。
二、进行新课
1、功的概念
课件展示做功的实例:小孩拉小狗移动了一段距离,叉车将货物升高了一段距离,用力敲锤子钉子移动了一段距离。提问学生在什么力作用下,(这个力的方向是怎样?)沿什么方向移动通过了一段距离?什么力对物体做了功?
(2)功的计算公式是W=,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
(3)用1N的水平拉力拉着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移动了1m,则拉力所做的功为J;把重为2N的物体向上拉高了0.5m,则拉力所做的功为J;质量为1kg的物体在重力的作用下,下落了1m,则重力所做的功为J。
(4)某人提着5kg的物体沿水平方向行走了10m,则该人对物体做的功为J;如果他把这个物体提到10m高的楼上,他对物体做的功为_______J。
初二物理教案
课题
11-1功
课型
新授课
授课时间
月日(星期)
第1课时(共1课时)




知识与技能:1、结合实例认识功的概念,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能判定在什么情况做功,在什么情况下不做功。2、理解功的计算公式,并能进行有关计算,知道功的单位。
过程与方法:1、使学生学会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简单的物理规律。
学生试写变形公式
F=W/S,S=W/F
学生回答力的国际单位是牛顿(N),距离的国际单位是米(m),
学生试回答: 1.重力10N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1米,则力对物体做功10焦。
学生审题
试进行计算
学生审题并进行计算,一个同学进行板演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3、课堂检测:
(1)1物理学里的“功”所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是①,②。
强调:“两个必要因素”的含义是指“缺一不可”。只有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而没有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即如果物体仍静止不动,这个力就没有对物体做功。如果物体靠惯性做匀速直线运动,虽然在水平方向上通过了距离,但并没有水平方向的力作用于它,也没有力做功。
教师总结:不做功的情况:
(1)有力无距离.
(2)有距离无力.
(2)功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距离的单位是米(m),功的单位是牛顿·米,它有一个专用名称叫焦耳,简称焦(J)。
1焦=1牛·米
1焦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几点说明
①使用W=F·s,要注意单位的统一。
②做功的多少只由W=F·s决定,跟物体是做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做变速运动无关。
(3)讲解与练习
如果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使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机械功,简称为功。
力学里的功包括哪两个必要因素?
力学里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那么在生活中有没有不做功的情况呢?
课件展示:不做功的实例:人举一物体于头顶而没有推动,物体在光滑的平面上做匀速直线滑行,运动员踢足球,球离开脚后飞出10米远,人抬着物体在水平面上行走,人的支持力是否做功?为什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