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1.血痹病如何辨证论治。
血痹的病因病机为气血不足,感受外邪,血行凝滞,痹于肌肤。
临床以肌肤麻木不仁或轻微疼痛为主症。
血痹轻证仅见肌肤轻微麻木不仁,治以针刺引动阳气。
重者除肌肤麻木不仁外,甚则可见轻微疼痛,治以黄芪桂枝五物汤益气通阳,和营行痹。
2.酸枣仁汤证与《伤寒论》栀子豉汤证均有“虚烦不得眠”,如何区别对待?
酸枣仁汤证由肝阴不足,虚热内生,上扰神明,心神不安而致“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养阴清热,宁心安神。
方中重用酸枣仁养肝阴,安神明;知母养阴清热;川芎理血疏肝;茯苓宁心宁神;甘草清热缓急,调和诸药。
栀子豉汤证为伤寒汗、吐、下后,余热未尽,内扰胸中而致,其症状亦为虚烦不得眠。
栀子豉汤中栀子苦寒泻火,泄热除烦;豆豉透邪散表。
二药合用清热透邪而除烦,使余邪尽而虚烦自除。
3.何谓“缓中补虚”?
“缓中补虚”即缓消淤血,淤血去,新血生,寓有补虚之意。
是虚劳干血的治法。
原文:“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劳伤、经络营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
缓中补虚,大黄蛰
虫丸主之。
”虚劳日久不愈,营卫气血运行损伤,淤血内停,日久而成“干血”淤血不去则新血不生,肌肤失养,故证见“肌肤甲错,两目黯黑”。
此证由虚致瘀,治当攻补兼施,方用大黄蛰虫丸祛瘀生新,峻药丸服,扶正而不留瘀,祛瘀而不伤正,即“缓中补虚”之意。
4.简述虚劳失精的证治。
虚劳失精病机是阴阳两虚,阳虚失其固摄,阴虚不能内守。
主证可见梦遗,滑精,目眩发落,阴头寒冷,少腹弦急,梦交等症。
方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调和阴阳,潜镇摄纳,桂枝汤调和阴阳,加龙骨牡蛎潜镇摄纳,阳能固摄,阴能内守,则精不致外泄。
5.试述薯蓣丸的适应证和组方意义。
薯蓣丸主治“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之证。
即由于气血阴阳俱虚,抵抗力弱,外邪容易侵犯人体致病。
治疗时既不能单纯地补虚,亦不能单纯祛邪,而应扶正祛邪。
薯蓣丸调补脾胃,则气血生化有源。
方中重用薯蓣补脾胃;辅以人参、茯苓、白术、甘草、干姜、大枣益气温中,当归、川芎、芍药、地黄、麦冬、阿胶养血滋阴,再以桂枝、防风、柴胡疏散外邪,桔梗、杏仁、白敛调理气机,豆卷、神曲化湿调中,诸药合用,扶正祛邪,补中寓散。
6.大黄蛰虫丸与薯蓣丸同治虚劳,二者在治法上有何特色?
大黄庶虫丸是治疗虚劳干血的主方。
治以缓中补虚,即缓消瘀血,瘀血去,新血生,寓有补虚之意。
治以祛瘀生新,峻药丸服,以防伤
正。
薯蓣丸是治疗虚劳风气百疾的主方。
由于虚劳气血阴阳俱虚,易受外邪侵犯致病。
治疗不宜单纯祛邪,应寓祛邪于扶正之中,达到扶正祛邪,标本兼顾。
7.小建中汤为什么能治阴阳两虚的虚劳病?
阴阳本是相互维系的,虚劳病日久,阴损及阳、阳损及阴而造成阴阳两虚,阴虚生热,阳虚生寒,故可见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等寒热错杂证。
正如《心典》所言“欲求阴阳之和者,必于中气,求中气之立者,必以建中也”。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若脾胃健运,气血生化有源,则寒热错杂之证渐平,阴阳恢复平衡。
《灵枢》篇言:“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泻阴则阳脱,如是者可将以甘药”,小建中汤正是依此立法处方。
小建中汤由桂枝汤倍芍药加饴糖组成,功能建立中气,甘温与酸甘合用,甘温助阳,酸甘化阴,故又能调和阴阳。
但小建中汤毕竟偏于甘温辨证当以阴阳两虚偏于阳虚者为宜。
8.小建中汤与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均治虚劳病之阴阳两虚证,二者有何异同点。
相同点:小建中汤和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病机均属于阴阳两虚证。
不同点:小建中汤主治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疼,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等症,病位在脾,为阳损及阴的阴阳两虚证。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治虚劳失精“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男子失精,女子梦交”等症,病位在肾,为阴损及阳的阴阳两虚证。
在方药上,小建中汤为桂枝汤倍芍药加饴糖组成,甘温建中,调和阴阳。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为桂枝汤加龙骨牡蛎,调和阴阳,潜镇摄纳。
9.试述《金匮》治虚劳为什么重视脾肾,为何侧重甘温扶阳法?
这是因肾为先天之本,真阳真阴所寄之处,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营卫生化之源,五脏六腑皆赖以充养。
而虚劳病后期,无不关系到脾肾,故治虚劳要重视脾肾。
虚劳病证情较复杂,阴虚之甚可以损及阳、阳虚之甚可以损及阴,最终常可致阴阳两虚的复杂证候。
但对于以阳气虚损为主症者,治疗上偏重甘温扶阳之法。
如小建中汤、肾气丸均治阴阳两虚偏于阳虚者。
10.试述肾气丸的组方特点及适应证。
肾气丸主治虚劳腰痛,主症为少腹拘急,小便不利。
肾气丸的组方特点,其一是以滋阴药为主,地黄、山萸肉、山药并补肾、肝、脾之阴。
其二是配以少许附、桂,“意不在补火,而在微微生火,即生肾气也”。
其三是佐以茯苓、泽泻、丹皮三泄使滋而不腻,温而不燥。
所以全方应是阴阳平补而略偏于温的调补剂。
后世以肾气丸为单纯补阳药则失之偏颇。
故而肾气丸适宜肾阴
阳两虚偏于阳虚证。
11.张仲景论治虚劳病的特点是什么?试以方证为例说明。
仲景论述虚劳特点有五:一是以五脏气血阴阳虚损的发病机理为立论依据;二是辩证上以脉为纲,脉症合参;三是其症型包括气虚、血虚、阴虚、阳虚、阴阳两虚以及虚中夹实等类型,病情上尤其重视;四是治疗上重视脾
肾。
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薯蓣丸重在补脾益气,肾气丸、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天雄散重在补肾;五是治疗上侧重甘温扶阳,并善用调补。
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肾气丸均属于甘温扶阳的范畴。
12.酸枣仁汤证在病机、主症、治法、方药上有何特点?
虚劳失眠病机是肝阴不足,虚热上扰心神。
主症是虚烦不得眠,舌红脉细数等。
治宜养阴清热、宁心安神。
方中重用酸枣仁养肝阴,知母养阴清热,川芎理血疏肝,茯苓宁心安神,甘草清热缓急,调和诸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