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银川房地产市场分析

银川房地产市场分析

银川房地产市场分析
近年来,银川市围绕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总体目标,加快城市化进程,在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投入、规模都是前所未有的,城市框架已经确定,“大银川”规模初步呈现。

新区建设全面展开,行政中心加快建设,重点开工和建成了50里北京路等横贯银川东西的六条大通道,目前银川市已有大型广场10个,大型公园15个,中小公园13个,大中小公园、广场共计38个,加上环城的“五湖四海”和银新景观水道,大银川的框架基本形成,塞上湖城的特色已经初步展现。

2006年银川经济指标数据
2006年银川房地产指标数据
一、经济发展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五”以来,银川市国民经济整体实力明显增强。

2002-200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3% ,全市人均GDP在2005年达到2万元,是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为“十一五”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近年来,全市大力实施“兴工强市”战略,加大了工业投入,积极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同时,还打造新建了一批工业园区,带动第二产业进一步加速发展。

第三产业发展稳步推进。

服务业整体水平提升,成为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力量。

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

第一、二、三次产业比例由2001年的10.4:41.3:48.3调整到2006年的6.6:46.1:47.3,第二产业提高了4.8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提高了7.9个百分点,这表明银川市兴工强市战略初显成效。

二、房地产市场主要数据指标
(一)房地产开发建设情况
房地产开发投资保持增长势头,对全市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

2006年全市完
成房地产开发投资57.7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24.8%,其中市辖三区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的93.65%,占市辖区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43.1%。

(二)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
(1)房地产市场供给情况
房屋施工面积和新开工面积略有增长,房屋供应结构更趋合理。

2006年房屋施工建筑面积和新开工面积中,住宅的建设面积分别占71.9%和77.3%,比去年同期增加4个百分点和1.7个百分点;办公写字楼所占比例分别为5.7%和3.8%,与上年同期也有增长;而商业营业用房的施工面积和新开工面积分别为142.6万平方米和62.2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分别下降17.1%和16.1%。

商业营业用房过度开发的局面开始扭转,房地产开发企业对市场形势的判断更加准确。

(2)房地产市场需求情况
房地产投资与消费更趋理性,2006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占当年竣工房屋面积的70.4%,比2005年提高了6.4个百分点。

虽然市场供给与需求双双下降,但需求下降的幅度小于供给下降的幅度,因此,降低了房屋空置面积。

经过“十五”期间银川市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面对市场中存在的问题和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房地产开发企业投资更加理性。

而消费者对市场中90平方米以下中小户型住房供应量的增加,以及对不同户型可能采取的不同税收政策,也逐渐转变了住房消费观念,量力而行、适度消费和梯度消费的住房消费观念逐步被认可。

银川市房地产市场进入理性调整阶段。

(3)房地产市场价格
商品住房平均销售价格维持小幅上涨。

2006年市辖区办公写字楼和商业营业用房的平均销售价格下降幅度较大,带动商品房平均售价同比下降9.5%。

但是,商品住宅平均售价2243元/M2,同比上升6.4%。

办公写字楼、商业营业用房平均售价下降主要是供大于求的因
素导致。

对住房而言,品质优、区位好与其价格相适应的产品仍然有较旺盛的需求。

(4)房地产市场风险
(5)竞争楼盘比较
银川市主要楼盘销售价格比较单位:元
(6)目标客户分析
1)住宅类产品:当地有购房需求的工薪或白领;宁夏其他地区及西北地区有一定支付能力的客户,该部分客户大多倾向于在银川改善居住条件或投资。

2)写字楼产品:当地、本省或西北有一定规模的大中型公司,该部分客户多为自用和投资。

3)商业产品:当地商业产品不多,主要为当地、本省及西北的投资客户。

(7)消费者心理
根据银川市统计信息网2006年市场调查问卷结果,61.5%的人选择销售价格为1000-1500元/平方米的住房;选择1500-2000元/平方米占31.1%;选择2000-2500元/平方米占5.7%;选择2500-3000元/平方米占1.2%;选择3000元/平方米以上的仅占0.5%。

销售价格在2000元/平方米以下的住房的空置量均小于销售量,从这两组数据可以反映出,当前银川市住房消费群体的经济实力较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