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 综合题答题技巧10--人口变化和发展类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 综合题答题技巧10--人口变化和发展类

降龙十八掌10龙战于野---人口变化与发展类
北京市顺义区第一中学杨开鸿
人口迁移的影响的答题要点:
①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对迁入地:
有利影响——为迁入地提供了大量廉价的劳动力,促进了迁入地商品流通和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迁入地第三产业的发展。

不利影响——大量人口迁入,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尤其在住房、交通、卫生、教育、城市环境等方面产生巨大压力。

对迁出地:
有利影响——加强了迁出地和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文化等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迁出可缓解当地人地矛盾;可以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不利影响——人口迁出导致当地人才外流,劳动力不足,从而影响迁出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②人口迁移对城市化的影响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为城市注入了活力,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城市的用地规模也不断扩大,城市功能区布局也随之发生变化,郊区不断出现住宅小区,促进了郊区城市化的进程。

③人口迁移对就业结构的影响伴随人口迁移,会不断出现新的职业。

如学龄儿童迁移人口增多,则迁入地应增加或加强中小幼教师的师资力量。

现阶段我国主要的人口问题:
1.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我国人口出生率降低,导致老年人口比重上升,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实施“全面二孩”政策)
2.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居高不下,人口性别比失调,部分地区已经成为重要社会问题之一。

(严格计划生育政策,转变人口生育观念)
3.我国劳动力数量在2013年达到峰值后,已经趋于缓慢下降,劳动力素质亟待提高,特别是技术型产业工人比例较低,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4.人口流动规模大,空巢老人、留守儿童。

(积极发展交通,积极发展经济,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发展社会保障事业,增加就地就业岗位和机会等)
5.人口地区分布不平衡。

(加强经济建设,提高和改善落后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
例题1【2020石景山期末】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义乌位于浙江中部山区,20世纪70年代末在全国率先建立小商品市场,经过40多年的发展,已建成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制造中心。

“义新欧”国际班列、“义南舟”出海通道、“义乌购”电商平台等举措为义乌发展再添新动力。

义乌外来人口占总人口的37%,印度人是义乌外国人中最大的群体。

说明义乌吸引大量印度人流入的主要原因。

(3分)
参考答案:
义乌有较高的经济收入;较好的生活条件;印度人口多,小商品市场广阔,(贸易额大)等。

(每点1分)
例题2:近年来,我国东北三省和长江三角洲等地区“候鸟老人”组团“迁徙”的现象日渐普遍。

结合图,说出产生该现象的主要因素,并说明该现象对“迁入地”地理环境的影响。

(6分)
参考答案:
气候和经济因素。

带动当地旅游业、房地产业、商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就业
机会;加强区域间文化、信息等交流。

增加交通压力、冲击当地正常的社会秩序;当地资源、环境的压力增大。

例题3: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近些年,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务工的外来人员约30%来自安徽省。

(1)请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吸引大量安徽人前来务工的主要原因。

(3分)
参考答案
就业机会多(劳动力需求量大),收入水平高(经济发展水平高);距离安徽近(交通成本低;地理环境相近)。

长三角和川渝地区是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

随着老龄化不断发展,该地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强,养老产业发展的潜力巨大。

(2)任选一个地区,简述其发展养老产业的有利条件。

(3分)
参考答案:
长三角:老年人口数量多,市场需求大;经济水平高,消费能力强;基础设施完善。

川渝:老年人口数量多,市场需求大;养老产业基础薄弱,发展空间大;劳动力成本低、地价低。

例题4.图为芬兰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问题。

说出芬兰人口分布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

(4分)
参考答案:
分布特点:芬兰人口分布不均匀;90%的人口分布于南部温带地区;沿海与河湖附近人口集中。

影响因素:气温(气候),地形,水源。

例题5.[2019北京西城期末,44(1)]读“美国沿37°N地形剖面图(局部)”和“美国本土人口密度图”,回答下题。

与中国的胡焕庸人口线不同,美国本土的人口密度分割线呈“U”形。

在甲、乙两地中任选其一,概括该地人口密度特点并说明原因。

(5分)
答案甲:人口稠密。

(1分)地处沿海,气候温和湿润,地处平原(地形平缓),交通较便利,开发较早。

(4分)
乙:人口稀疏。

(1分)深居内陆,气候干燥,地形复杂(海拔较高),交通较不便,开发较晚。

(4分)例题6.[2019北京海淀期末,21(1)(2)]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8分)
长三角和川渝地区人口数量及年龄结构
抚养比是指在某一地区的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15—59岁)人口数之比,用以反映该地区劳动人口抚养负担的大小。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少儿抚养比最低的区域之一。

(1)分析长三角地区少儿抚养比低的原因。

(5分)
长三角和川渝地区是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

随着老龄化不断发展,
该地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强,养老产业发展的潜力巨大。

(2)任选一个地区,简述其发展养老产业的有利条件。

(3分)
答案(1)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人们受教育年限长,婚育年龄提高;生活水平高,养育子女的成本高;社会福利完善,养儿防老观念发生变化;生育愿望降低,出生率低,少儿比重较小。

该地区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生活条件好;青壮年劳动人口迁入多,劳动人口比重较大。

(2)长三角:老年人口数量多,市场需求大;经济水平高,消费能力强;基础设施完善。

川渝:老年人口数量多,市场需求大;养老产业基础薄弱,发展空间大;劳动力成本低、地价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