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画在“永字八法”称为“努”。
清代包世臣称:“直为努者,谓作直画,必笔管逆向上,笔尖亦逆向上,平锋着纸,尽力下行,有引弩两端向背之势,故名努也。
”
竖画又可分为垂露竖与悬针竖两种,垂露竖下端呈圆形,形似露珠垂挂,故名“垂露竖”;悬针竖上端稍粗下端稍细,形似针状,故名“悬针竖”。
其运笔方法又有不同,垂露竖先向右下顿笔,稍微回笔后向下运笔,到最后顿笔,笔尖儿往上收;悬针竖先向右下顿笔,稍微回笔后向下运笔,到后边逐渐加快速度出尖儿。
从笔势上来讲,垂露竖紧收,而悬针竖放纵。
汉字书写要遵循左收右放的原则,即左右结构的字,左边的竖画用垂露,右用悬针。
姜夔•续书谱中说,“意尽则用悬针,意未尽须再生笔意,不若用垂露耳。
”所以,如果一字中最后一画是竖画,用悬针。
(这里论述的是规范字,不谈论书法作品中的追求变化与艺术性)。
此理推之,以耳刀旁为部首的字,耳刀在左边,其竖用垂露,在右用悬针,据我统计,在这7000通用字中,以耳刀旁为部首的字共有153个,其中耳刀旁在左的字有72个,它们是:队阡阢阱阮阵阳阪阶阴防泐际陆阿陇陈阽阻阼附坠陀陂陉陋陌陕降陔限荫院陧陨除险陛陟陡啊屙陵陬陲陴陶陷陪婀锕萨随隅隈隍隗隆隐隋堕滁隔骘隙隘障隧隰窿癃瘾;耳刀旁在右的字有81个,它们是:邗邓邛邝邙邦邢邪邬邡祁那邯邴邳邶邺邮邱邻邹邸邵邰耶郁郅邾郐郄郇郊郑郏郜郓挪郝郦郢郧哪娜郎郗郛郡郴绑都梆郫郭揶郸郯部掷郾鄄鄂啷铘廊筇椰榔椭鄢鄞嘟鄙廓鄣螂鄯鄱踯鄹酃酆;耳刀旁在右却用了悬针竖的有
6个,邪邮邻耶鄙郦;
释智果•心成颂中说,变换垂缩,谓两竖画一垂一缩。
再看其它部件的字中混用的一些例子,
1.带“亓”部件的字,亓畀用垂露竖,而淠箅鼻用了悬针竖;
2.带“并”部件的字,并拼摒屏胼饼用了垂露竖,姘骈用了悬针;
3.带“开”部件的字,开研岍用悬针,妍笄用了垂露竖;
4. 带“聿”部件的字,聿津肆肇用悬针,肄用了垂露竖;
5. 带“弟”部件的字,根据姜夔•续书谱中的说法应该用垂露竖,睇娣睇悌娣绨鹈梯剃锑用了垂露竖,而弟却用了悬针;
6.带“干”部件的字,干犴汗旰旱肝杆旰轩赶奸矸酐用悬针,竿罕用了垂露竖;竿罕旱同为上下结构的字,竿罕用垂露,而旱却用了悬针竖;7.带“介”部件的字,疥价用悬针,介阶芥蚧用了垂露竖;
8. 带“弗”部件的字,弗佛沸拂用悬针,狒绋怫用了垂露竖;
9.带“井”部件的字,井用悬针,肼阱讲进用了垂露竖;
10.带“韦”部件的字,韦伟违纬玮炜讳帏用悬针,苇用了垂露竖;
11.乖字用了悬针,而乘秉字用垂露,我认为,“乖”用垂露竖更合适一些,因为竖不是最后一笔,和木禾用垂露竖的道理一样,显得庄重而扎实。
12.看以走之旁为部首的字,因为先写走之旁里面得部件再写走之旁,所以,如果里面部件的最后一笔是竖画,用垂露竖更合适一些,如原来的“井”字最后一笔悬针在写成“进”得时候改用了垂露竖,而违迁近连迎没有作任何改变。
另外,我再举带“乍”部件的字来说明一下,“乍”这一竖,按说是既可以用悬针竖也可以用垂露竖的,但在这7000个通用规范字中,所有带这一部件的楷体字共有12个,它们是乍昨作炸咋诈怍柞蚱胙痄榨,全部使用了垂露竖,这样就显得很规范,也有利于教学。
当然,我们不能因为规范字有点儿瑕疵,就全盘否定了它,因为任何事物的完善都需要一个过程。
作为书法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做的是使规范字理论更加完善,使我们的书法文化在越来越受到世界亲睐的前景下流光溢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