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撰写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课题申报书

如何撰写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课题申报书


3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虽为部 级,但实际评价和申报难度仅稍逊于国 家项目,也是各高校比拼的重要项目, 资助力度大,竞争激烈。其类别也和国 家人文社科项目大体相同。 省部级项目,包括国家各部委、省 级各类项目等。其中省级哲社规划项目 较为权威。
4
为什么要讲申报书这个问题?
5

从实践经验来看提高教育部哲 学社会科学课题申请的立项可能性: 撰写好申请书是申请成功的关键! 无论是青年基金项目还是一般 基金项目的评审实质上只是对基金 申请书的质量的评审!! 因此有人这样总结:“总的来 讲,形式大于内容”.
15
5. 申请课题的参加者或推荐人必须征 得本人同意,否则视为违规申报。 6.越来越重视前期相关研究成果积累和 条件保障,以及实际承担课题研究的能 力。
16
17
18
19
20
为此我们必须:慎重填学科,查代码, 一般应填3级学科;
21
项目属性应当明确
22
基础研究Know Why or what(Discovery)
41
选题的具体操作要求:
1、做好选题 。在选题方面,应该做到“三 个关注”和“两个结合” 。 “三个关注” ,即关注党和国家提出的 重大理论、出台的大政方针政策;关注国家 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焦点、难点 问题;关注学科知识体系研究 发展的动态。 “两个结合” ,即结合当年项目选题指 南;结合项目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研 究领域、 方向、优势特色。
26
开发研究
开发研究:利用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实 际经验所获得的现有知识,为产生新的产品、 材料和装臵,建立新的工艺、设计、流程和 系统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特点:研究所需 经费较多,并受生产或试用条件的制约。成 果形式是专利、专有技术、原始样机等。
27
选题问题
1. 选题前一定要仔细阅读当年的指南。 (课题指南) 是在研究方向和范围上指导各学 科项目申报的具有权威性和指导性的文件,也是 课题评审委员会评议立项的重要依据。因此,申 报者在确定选题时,要注意将自己的研究优势与 《课题指南)完美结合,使自己的研究优势得以充 分发挥。在此基础上,好的选题应具备以下特征: 一是有吸引力, 二是能激发共鸣, 三是有可研性。“吸引力”主要体现在创新, 如在理论问题上有系统的或重大的创新、突破, 在学科建设上有新的建树,在应用对策性问题
29
总之:选题不但要符合课题指南的范围、方 向和重点,又要紧密结合自身前期研究成果, 彰显个性特色;不能大而空,也不能只集中 在一个点,要能体现出XX项目的厚重份量。 要着重突出问题意识,关注社会热点和理论 前沿,提高课题论证的创新度。 案例: “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国际化内涵及实施战 略的研究” (教育部2012年人文社科课题 12YJA880017 ) 谈谈我之所以想到这个课题的原因
28

上有新的、好的思路,等等。有了创新才能 激发评委的共鸣,“兴奋”评委的思考兴趣。 可研性是指选题不能太窄太偏,缺乏普 遍性,同时也不能太广太泛,无法深入研究。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具备以 上特征且能使自己的研究优势与《课题指南》 完美结合的选题将为成功申请打下良好的基 础。
8
怎样写好一份好的申请书?
9
做好项目申请前的准备工作
掌握信息:
研读科研项目的申请通告和项目指南:
明确申报要求(类型、领域、重点、资 格、条件) 明确某些项目的特殊要求和规定; 熟悉科研项目的管理规定和办法;
查阅国内外文献。
10


了解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申请书的基本 内容: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申请书一般包括如 下内容: 申请人信息; 课题组主要成员情况及签名 ; 以上成员近三年来与本课题有关的主要研究 成果,注明刊物的年、期或出版社、出版日 期(限800字) ;
42
因此我们必须坚持的选题原则是:
需要性原则: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的需要,本学科和本职工作中需要解决的关 键问题,科研者本人需要提高学术地位和申 报职称的需要 创新性原则:前人或他人未曾研究过, 或有研究尚未解决,或出现新问题需解决, 或原有的不能满足新需求要进一步提高的 先进性原则:起点高、选题新、方法先 进、技术现代化
43

科学性原则:以事实为依据,不要 主观臆想;要有独特见解,一般不能与 科学规律相矛盾;具体反映申报者科研 思路的清晰度和深刻性 可行性原则:申报者资历与科研能 力;有一定的前期工作;课题组成员组 合合理;工作条件和时间有保证;在研 课题不超过2项 效益性原则:具有经济或社会效益 的可预见性成果
31
3.一个好的课题标题极为重要。 要选择新颖巧妙的理论切入点,避免人 云亦云的平庸阐述。标题要确切、醒目、明 了,尽量用最简短的语言回答“要做什么、 对象为何、用什么方法、解决什么问题”。
32
确定一个好的课题名称 ---独特、新颖、真实的题目
课题名称不能用口号式、结论式、疑问 式句型,应以陈述式句型表述; 课题名称表述不能含糊笼统,应尽可能 突出课题的研究内容、研究对象、核心概念; 课题名称不能太长,不能出现并列式、 对仗式词组,能不要的字尽量不要,最长不 应该超过26个字,一般在20个字以内。
创新点以不多于3个为宜!
39
5.跨学科申报课题。可从边缘和其他专业 的视角来研究本专业的问题,往往会产生 边际效应。必须熟悉拟申报学科的研究思 维、学术话语,不能讲“外行话”,争取 得到评审专家的认可,同时又能展现跨学 科思维和方法的亮点、特色。 6.体现点面结合、个性与共性、特殊性与 普遍性的统一。
40
新教师上报的课题存在问题 : 1. 课题大、空、泛,不会选题; 2.即使选好了研究方向,不会确定课题名称; 3.课题名称混同于论文题目,不会规范表述; 4.不注意研究近几年人家已经立项的课题; 5.动不动就用“创新性”这三个字,科学研 究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无需特别说明, 让人看了是故弄玄虚。如果是研究同样的问 题,一般用“再研究”或者“进一步研究”。
基础研究:为获得关于现象和可以观察事实 基本理论的新知识而进行的实验性或理论性 研究。特点:未知因素多,探索性强,研究 周期长,对研究手段要求比较高。其成果以 科学论文为主要形式,常成为普遍的原则、 理论和定律
23
目标与内容: 科学问题是什么? 科学本质为什么? 发现新的科学现象! 研究方案: 如何解决科学问题? 如何探索科学本质? 怎样发现新的现象!
24

应用研究
应用研究:为确定基础研究成果可能的用途 而采取新方法的研究,即把基础技术理论知 识物化为生产技术的可能。特点:研究周期 一般较基础研究短,成功率比较高。其成果 形式以科学论文、专著、原理性模型或发明 专利为主
25
应用研究
问题是什么?
采用哪些方法、手段?
解决问题、实施的效果?
如何撰写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课题申报书
1
人文社科领域的国家项目有: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归全国哲 学社会科学规划办负责,隶属于中宣部;全 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归全国教育科学规划 办负责,隶属于教育部。全国艺术科学规划 办负责,隶属于文化部。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 浙江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规划项目 省市社科联项目及学院项目

2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又分 为重点项目、招标项目、国家哲学社会 科学攻关项目、基地项目、一般项目、 青年项目、后期项目等类。 其中的重点项目、招标项目、基地 项目、攻关项目,通常由基础雄厚、拥 有大师级学者的全国著名学科申报、一 般人很难获得。 拥有一定的学术研究经历和前期成 果的,可考虑申报一般项目,许多青年 学者认为一般项目难拿,青年项目可能 容易些,又容易造成扎堆现象。
12
13
为此申报工作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首先是申报者资格的审查:
1. 申报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的课题负责人 同年度只能申报一个项目。 2. 在研的教育部社科基金和(以结项证书 标注日期为准)课题负责人不能申报新项 目。
14
3. 申请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者,须具 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相当 于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4. 申请青年项目者,只要具有中级职 称(讲师/助理研究员)凡年龄不超过 40周岁(1971年1月1日以后出生), 无论是否具有博士学位,均可申报青 年基金项目。青年基金项目课题组成 员没有年龄及专业技术职务限制。
6
学术水平高不等于申请被批准,体现了
申请书撰写技巧的重要性! 一个必须反驳的问题:把希望、注意力 和工作重点寄托在熟人、关系或大树上。
7
一份好的申请书撰写应当体现出:
创新(科学性)
——给评审专家的内行人看;
规范(技巧) ——给评审专家中的外行人; 一般而言,评审专家中有相当人 数并不从事相关研究方向。
第二种: 背景+限制+问题+方法(一般用于课题研 究) ,如下所示: 1.基于XX环境下(高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研 究; 2.浙江省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政策体系研究 (徐如浓);
35
第三种:手段+目标(一般用于论文写作) , 如下所示: 1.改革国际贸易专业实训评估培养模式, 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 2.积极大禹文化世界遗产,促进绍兴旅游产 业发展; 1.形式上以“研究”等字眼为特征; 2.内容上要包含研究范围、研究途径、研究 结果、研究状态等,或其中部分内容; 3.用词上要要讲究科学严谨。不用感性的不 确定词语。 看看下面的案例: 36



一是可行性原则,可行性主要看所选课题对 于研究者来说有无研究能力,有无资料、经费及相 应的研究条件,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 <1>人力。主要包括课题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的 研究兴趣、知识和能力水平、特长等因素。 <2>财力。主要包括实验经费、资料收集所需经 费、调研经费等研究经费。 <3>物力。包括学校现有的实验设备和校外能利 用的实验设备、研究的地方和场所、学校的图书资 料和校外图书资料、因特网资源以及实验用药品等。 <4>时间。课题研究的时间大致可分为预研究时 间、实验和收集资料的时间、讨论交流的时间、撰 写报告的时间和鉴定结项时间。 47 <5>信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