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 ppt课件
10
我国医疗体系现状
强基层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我国优质医疗资源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 分布不均衡,特别是仍面临基层人才缺乏的短板,已成为保障人民健康和深 化医改的重要制约
资源总量不足 结构不合理 分布不均衡 基层人才缺乏
11
即便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已然建成 仍无法扭转居民“倒金字塔”就医现 象
原因为何?
增加效益 实时指导
……
扩充资源利用度 增加效益
成立医联体 …..
远程医疗服务
医生
患者
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 提升个人水平 ……
便捷的就医体验 节省就医时间 降低就医费用 获取高端诊疗资源
……
远程医疗服务
医联体远程医疗平台
爱加健康
远程会诊、双向转诊、远程预约、视频会议、远程专科诊断、远程教育、远程数字资源共享 离线、交互 专家预约、检查预约、检验预约 影像、病理、心电、动态心电、动态血压、手术/超声/内镜、监护
畅的转诊机制
6
医联体建设分两个阶段推进
第二阶段:2020年
形成较为完善的医联体政策体系
• 所有二级公立医院和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参与医联体 • 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间建立目标明确、权责清晰、公平
有效的分工协作机制 • 建立责权一致的引导机制 • 使医联体成为服务、责任、利益、管理共同体 • 区域内医疗资源有效共享 • 基层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有力推动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
扬大附属医院医联体主要做法
建立医院对社区 专家资源支持
落实医院对社区 技术培训
实行医联体责任 单位共管机制
主要做法
建立双向转诊 绿色通道
实现医联体内部检验、 影像资源共享
通过远程医疗服务 解决医联体时间及空间的难题
医师/医务人员
通过远程会诊,提高自身诊断能力 与业内专家加强交流 学习和培训新的医技
5
医联体建设分两个阶段推进
第一阶段:2017年底
主要是建立制度框架
• 全面启动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建设试点 • 三级公立医院要全部参与并发挥引领作用 • 综合医改试点省份每个地市以及分级诊疗试点城市至少建成
一个有明显成效的医联体 • 探索对纵向合作的医联体等分工协作模式实行医保总额付费
等多种方式 • 引导医联体内部初步形成较为科学的分工协作机制和较为顺
•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在引用新技术,互联网创新方面始终秉承 着积极探索的态度。2016年下半年通过引入第三方移动互联 网医疗平台“爱加问诊”为扬大附医疗联合体搭建了全新的 移动远程问诊平台。
• 平台搭建完成后,医联体内的任何一名医生都可在移动端向 扬大附医内的任意专家发起问诊任务,专家可进行初诊筛查, 真正有需要的病源可转诊至本院就诊,常见病和慢性病进行 指导后让患者留在基层治疗。
沉
上
技术帮扶、人才培养等有
效手段,让集中在大城市
的医疗资源更多下沉到基
层医疗机构
9
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下沉
充分发挥牵头单位技术辐射作 用,有效下沉优质医疗资源
提升
通过专科共建、临床带教、业务指导、教学查房、科 研和项目协作等多种方式,针对区域内疾病谱和重点 疾病诊疗需求,提升基层医疗机构薄弱专业服务能力
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
7
医联体建设基本原则
政府主导 统筹规划
坚持公益 创新机制
资源下沉 提升能力
便民惠民 群众受益
8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基本
资源下沉,能力提升
原则
• 鼓励医联体内统一管理模
式,发挥集约优势
• 推进区域医疗资源共享
• 发挥科技引领与支撑作用
• 提高医疗服务体系整体能
下
升
力与绩效
通过组建医联体,利用
互联网在医联体建设中的实践
医联体建设和发展工作意见制定依据
1 《“十三五”期间卫生与健康规划》
2 《“十三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
3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4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 建设的指导意见》
医联体建设
yī lián tǐ jiàn shè
• 是深化医改的重要步骤和制度创新 • 有利于调整优化医疗资源结构布局 • 促进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 • 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 有利于医疗资源上下贯通 • 提升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能 • 更好实施分级诊疗和满足群众健康需求
医疗管理部门
平衡区域间医疗资源 提高医疗人员的水平 健全区域医疗体系
协助医院完成病人护理 个人健康管理 特殊人群的看护
护理人员
医疗服务
专家会诊 在家就诊或者看护 获得便捷的医疗服务 提供去高端医院就诊的绿色通道
病人
临床医生在医联体建设中互联网应用之需求分析
移动互联网5F思维
移动互联网5F思维 碎片·粉丝·焦点·快一步·第一
移动端
功能优点:
快速联系院内外医生,专业的医生好友, 区分生活和工作圈,提高院内沟通效率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移动问诊平台
实时在线会诊
医联体内部在出现疑难杂症的时候,能够通过在线选择 专科医生进行咨询,及时获得专业的就医指导。实现病 人资料跨系统传输,移动端/PC端查阅,为科内会诊, 院内MDT会诊提供平台。
院内外会诊工具应用
文字/图片/语音进行交流
医生
发起任务 完善病例
爱加问诊
推送任务 诊疗意见
影像科主任
病理科教授
随时完善检验检查数据
移动问诊平台
适用场景1
医联体内 双向转诊
业务流程描述:
1. 基层医院医生发起院内会诊或协同问诊 → 主导医生发布结论时 选择转诊(须选择转诊的上级医院和科室) → 基层医 院管理处后台审核转诊请求 → 上级医院管理处后台审核转诊(审核通过须选择转到本院的那个医生,也可继续转诊到上 级院) → 上级医院医生收到转诊请求(须选择病人上转的时间) 2.上级医院医生估计转诊病人的诊断结果 → 发起转回基层医院康复 → 上级医院管理处审核下转请求 → 基层医院管理处 审核下转请求(审核通过须选择本院接受医生) → 基层医院医生收到下转请求(须选择病人下转时间)
• 遇到棘手的疑难杂症,可依托“爱加问诊”专家库资源链接 北京、上海的医疗专家进行咨询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 移动问诊平台
• 与此同时扬州大学附属医院通过爱加问诊平台与基层医疗机 构搭建影像会诊中心
适用场景1 P
医疗工作远程移动实时沟通
PC端
实时沟通特点:
即时医疗数据传输,基于医疗数据的工 作沟通,类微信式的聊天方式,轻松上 手,PC端和手机端同步聊天记录
在医联体建设中互联网医疗应用
临床应用 放射应用 远程会诊 移动诊断 医生协同 双向转诊 科研教学中心 区域医疗诊断 中心
牵头三甲级医院,二级医院,
社区及乡镇医院
安全
协同
查询
放射
数据中心
先进影像
调阅
临床
应用技术
CDR
移动
集中诊断
远程
医联体医疗服务总体视图
互联网医疗
基层医院
高端医院
提高医院知名度 提高医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