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性能试验测点清单
6
高厂变有功功率
试验时在备用PT\CT端子上安装试验专用功率表测量
除氧器进水温度
T55
除氧器出水温度1
T56
除氧器出水温度2
T57
除氧器出水温度3
T58
三号高加进水温度
T59
三号高加疏水温度
T60
二号高加进水温度
T61
二号高加疏水温度
T62
一号高加进水温度
T63
一号高加出水温度
T64
一号高加疏水温度
T65
最终给水温度1(机侧)
建议在给水旁路汇合点后加装
T66
最终给水温度2(机侧)
同T7
T21
#1小汽机进汽温度
T22
#2小汽机进汽温度
T23
中压缸排汽温度1
靠近中压缸排汽口
T24
中压缸排汽温度2
靠近中压缸排汽口
T25
A低压缸进汽温度
靠近低压缸进汽口
T26
B低压缸进汽温度
靠近低压缸进汽口
T27
五段抽汽温度
T28
五号低加进汽温度
同T7
T29
6段抽汽温度1
在分管上
T30
6段抽汽温度2
T10
高压缸排汽温度(右1)
T11
高压缸排汽温度(右2)
T12
二号高加进汽温度
同T7
T13
热再热蒸汽温度(左1)
/
T14
热再热蒸汽温度(左2)
T15
热再热蒸汽温度(右1)
/
T16
热再热蒸汽温度(右2)
T17
三段抽汽温度
同T6
T18
三号高加进汽温度
同T7
T19
四段抽汽温度
同T6
T20
四抽至除氧器进汽温度
P44
凝泵出水母管压力
P45
凝结水进除氧器处压力
P46
给水泵出口母管压力
P47
最终给水压力
P48
过热器减温水总管压力(机侧)
流量测点正压侧并三通
P49
再热器减温水总管压力(机侧)
流量测点正压侧并三通
P50
高压门杆漏汽至高排压力A
在加装的流量测点正压侧取压管上并三通,另接二次门、变送器接头,试验时安装临时仪表
在分管上
T31
6号低加进汽温度
同T7
T32
7段抽汽温度1
靠近抽汽口
T33
7段抽汽温度2
靠近抽汽口
T34
7号低加进汽温度1
靠近加热器进口
T35
7号低加进汽温度2
靠近加热器进口
T36
8段抽汽温度1
靠近抽汽口
T37
8段抽汽温度2
靠近抽汽口
T38
8号低加进汽温度1
靠近加热器进口
T39
8号低加进汽温度2
靠近加热器进口
需要孔板计算书
F2
过热器减温水
在机侧减温水总管上重新加装流量孔板,并安装阀门、变送器接头
需要孔板计算书
F3
再热器减温水流量
在机侧减温水总管上重新加装流量孔板,并安装阀门、变送器接头,试验时安装临时仪表
需要孔板计算书
F4
凝结水进除氧器流量差压1
在#5低加出口至除氧器的管道上安装旁路,试验时安装临时凝结水流量标准喷嘴,取两组信号,需要安装阀门、变送器接头,试验时安装临时仪表(差压变送器)
P51
高压缸后轴封漏(供)汽压力M
同上
P52
中压缸后轴封漏(供)汽压力P
同上
P53
高排至轴封供汽压力H
同上
P54
低压轴封供汽压力S
同上
P55
轴加进汽压力
P56
大气压力
1.3
编号
测点名称
现有测点情况
具体要求
位置
备注
F1
四抽至小汽机蒸汽流量
在原有变送器二次门前并三通,另接二次门、变送器接头,试验时安装临时仪表
P13
热再蒸汽母管压力(左1)
P14
热再蒸汽母管压力(左2)
P15
热再蒸汽母管压力(右1)
P16
热再蒸汽母管压力(右2)
P17
三段抽汽压力
P18
三号高加进汽压力
P19
四段抽汽压力
P20
除氧器进汽压力
P21
#1小汽机进汽压力
P22
#2小汽机进汽压力
P23
中压缸排汽压力1
在靠近中压缸排汽口处开孔
P24
中压缸排汽压力2
T40
热井出水温度
T41
凝结水泵出口母管温度
T42
轴加出水温度
T43
轴加进汽温度
T44
轴加疏水温度
T45
8号低加进水温度
T46
8号低加疏水温度
T47
7号低加出水温度
T48
7号低加疏水温度
T49
6号低加进水温度
T50
6号低加疏水温度
T51
5号低加进水温度
T52
5号低加出水温度
T53
5号低加疏水温度
T54
建议在给水旁路汇合点后加装
T67
过热器减温水温度(机侧)
加装
T68
再热器减温水温度(机侧)
加装
T69
高压门杆漏汽至高排温度A
加装
T70
高压缸后轴封漏(供)汽温度M
加装
T71
中压缸后轴封漏(供)汽温度P
加装
T72
高排至轴封供汽温度H
加装
T73
低压轴封供汽温度S
加装
1.2
编号
测点名称
现有测点情况
具体要求
同F6
需要孔板计算书
1.4
编号
测点名称
现有测点情况
具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求
备注
1
除氧水箱水位
已有变送器
从变送器上并接信号即可
2
热水井水位
已有变送器
从变送器上并接信号即可
3
补充水箱水位
已有变送器
从变送器上并接信号即可
4
发电机有功功率
试验时在备用PT\CT端子上安装试验专用功率表测量
5
功率因数
试验时在备用PT\CT端子上安装试验专用功率表测量
1
1.1
编号
测点名称
现有测点情况
具体要求
位置
备注
T1
自动主汽门前温度(左1)
T2
自动主汽门前温度(左2)
T3
自动主汽门前温度(右1)
T4
自动主汽门前温度(右2)
T5
调节级后蒸汽温度
DEH
T6
一段抽汽温度
在靠近抽汽口的管道处
T7
一号高加进汽温度
在靠近加热器的管道处
T8
高压缸排汽温度(左1)
T9
高压缸排汽温度(左2)
位置
备注
P1
自动主汽门前压力(左1)
P2
自动主汽门前压力(左2)
P3
自动主汽门前压力(右1)
P4
自动主汽门前压力(右2)
P5
调节级后蒸汽压力
P6
一段抽汽压力
P7
一号高加进汽压力
P8
高压缸排汽压力(左1)
P9
高压缸排汽压力(左2)
P10
高压缸排汽压力(右1)
P11
高压缸排汽压力(右2)
P12
二号高加进汽压力
P36
七号低加进汽压力1
P37
七号低加进汽压力2
P38
八号低加进汽压力1
P39
八号低加进汽压力2
P40
低压缸排汽压力1
在每个低压缸排汽口安装2个网笼探头,并将表管引至低压缸外适当位置,安装一次门、表管、二次门、变送器接头,试验时接临时仪表
P41
低压缸排汽压力2
P42
低压缸排汽压力3
P43
低压缸排汽压力4
F5
凝结水进除氧器流量差压2
F6
高压门杆漏汽至高排流量A
采购并安装孔板,需要安装阀门、变送器接头,试验时安装临时仪表(差压变送器)
需要孔板计算书
F7
高压缸后轴封漏(供)汽流量M
同F6
需要孔板计算书
F8
中压缸后轴封漏(供)汽流量P
同F6
需要孔板计算书
F9
高排至轴封供汽流量H
同F6
需要孔板计算书
F10
低压轴封供汽流量S
同上
P25
A低压缸进汽压力
在靠近低压缸进汽口处开孔
P26
B低压缸进汽压力
同上
P27
五段抽汽压力
靠低压缸分管上加装
P28
五号低加进汽压力
P29
六段抽汽压力1
靠低压缸分管上加装
P30
六段抽汽压力2
靠低压缸分管上加装
P31
六号低加进汽压力
P32
七段抽汽压力1
P33
七段抽汽压力2
P34
八段抽汽压力1
P35
八段抽汽压力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