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单元设计模板
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趣味导课,初步感受基本形。
触摸、猜谜和画画,趣味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一个装有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物体的纸盒或袋子,让一位学生上来摸一摸。
(2)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常见的基本形物体,并用简笔画的形式画出这些形状。
2.结合生活,深入观察,感受不同基本形的特征。
(1)让学生按小组观察实物的各种基本形,找出与实物相对应的基本形,并说说特征。
(2)说说有关基本形的有趣故事,让学生感受生活中更多的基本形及特征。
3.抓住特征,探究表现方法,激发撕画兴趣。
(1)让学生探讨如何画好生活中所观察到的各种基本形,通过分析,启发学生用弧线画圆、用三条直线画三角形、用四条直线画长方形等等。
(2)让学生分组在黑板上进行比赛,看哪一组画得多和抓住特征画得好,教师学生共同进行评价与修改。
(3)让学生在黑板上记忆想象添画基本形。
(4)进一步启发学生用撕纸的方法撕出基本形,探讨怎样用长方形或正方形彩纸撕出各种基本形,感受与绘画不同的审美情趣,并提示学生正确的用纸方法。
4.撕撕、画画喜爱的各种基本形,进行记忆想象。
5.趣味展示、评价。
6.拓展学习。
教师总结,欣赏擅长用基本形画画的艺术家的作品,开拓视野;布置下节课的准备工作。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1.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
请学生说说、画画和撕撕已认识的各种基本形,可用比赛形式比比哪位同学说、画、撕得又多又好。
2.摆摆玩玩,游戏导课。
(1)出示一副七巧板,让学生拼出各种有趣的物体。
(2)教师导入新课:生活中许多物体都是由各种基本形组合起来的。
3.观察感受,探究认知,启发想象。
(1)初步感受:用实物投影仪出示课本中的上海浦东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感受,说一说那些建筑物是由哪些基本形组成。
(2)深入感受、探究:生活中许多物体都是由各种基本形组合起来的。
教师利用课件、图片和实物,出示一些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物体,通过观察分析,得出结论。
(3)教师给出各种基本形,请学生任意组合成各种物体或图案,并让学生充分想象。
4.欣赏感受,激发尝试。
(1)欣赏儿童撕贴、绘画作品,从作品中感受各种基本形。
(2)欣赏大师撕画作品,进一步感受艺术作品中利用基本形进行创作表现的手法,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
5.小组合作,撕拼画练习。
(1)让学生分小组,把自己撕成的各种基本形在桌面上进行组合、想象练习。
(2)选择拼图画面,小组合作,把它添画完整。
(3)首先让学生选择自己擅长的表现手法,画画记忆或想象中的基本形,然后小组合作,最后把画组合在一起,最后拼成一张大作品。
6.展示、自评。
让学生展示作品,启发学生自取题目,自我评价作品,并说说撕贴的画与画的画有什么异同。
7.出示课题,拓展教学。
(1)教师总结,教师出示课题:《有形的世界》。
(2)让学生加上所感受到的词,如:“美丽的”有形世界、“缤纷的”有形世界、“多姿的”有形世界等等。
(3)布置回家作业:继续用基本形组合方法观察生活中的物体,并在自己的画册上画一画。
同时要求学生做好下节课的准备工作。
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认识色彩,认识世界。
(1)出示课件:播放录像《多彩的世界》。
指名要学生说说看到的色彩,说出自己最喜欢的颜色。
(2)揭示课题:《色彩魔方》。
引导学生欣赏书本中的作品。
提供欣赏的建议:注意作品的整体性和色彩的组成,以及对作品的感。
2.玩玩游戏,猜猜颜色。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对生活中的色彩的感受。
3.交流体会,画画色彩。
(1)把收集的色彩和书本中的色彩进行比较并分析差别。
(2)尝试练习:把记住的色彩用彩色水笔等作画工具画出来,并交流记住色彩的各种好方法。
4.创作作品,表现色彩。
(1)作业主题:画出自己心中的色彩组合,如教材中的《七色花》,还有生活中的日常用品、动物、人物等都可以。
(2)出示课件,提供创作建议:用蜡笔或彩色笔表现生活中的物品
5.拓展主题,寻找色彩。
(1)小结:生活中有很多美丽的色彩,我们要用心去发现、去探索,原来世界是这样的多姿多彩。
(2)提供拓展性的主题:结合四个季节,寻找自然界中美丽的色彩。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1.述说故事,发现色彩。
讨论故事中出现了几种颜色,你喜欢谁?
2.引申故事,表达色彩。
(1)教师根据同学讲的故事,选择其中一个,运用色彩来表现。
(2)学生分组讲故事,分组表演(表演的学生在胸前挂上画有色彩的小卡片)。
(3)师生共同小结,理出创作思路:
①讨论故事及表演的优点与缺点;
②进一步探讨色彩在表现情感变化上所具有的特点和作用
3.升华主题,创造色彩。
(1)提供创作主题:我心目中的四季(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其中一个季节,也可以把四季的景色都画出来)。
(2)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4.拓展教学,评价色彩。
(1)采用小组评、自评、集体评与教师评相结合的形式。
(2)评价的建议:
①作品的主题是否明确;
②作品是否熟练而准确地运用了自己所认识的色彩;
③作品是否体现了自己的情感和个性。
(3)教师小结,对创造性的色彩予以表扬。
(4)提供拓展性的主题:
①进一步探索色彩的秘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研究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色彩变化;
②记录一周的色彩心情日记,或者进行听音乐画色彩等有意义的色彩练习。
教学评价可评价的学习要素:1、画面构图;2、色彩与造型;3、想象力与创作力评价内容与形式:提问反馈、谈话与交流、创作与表现
评价方法:自评、互评、教师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