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吞吐量统计指标

吞吐量统计指标


一、港口计划管理体系
按业务范围和计划内容划分 按时间划分
港口生产计划
基本建设计划 劳动工资计划 物资供应计划 成本计划
长远计划
年度计划 季度计划安排 生产作业计划
财务计划
设备修理、更新计划 科研、技术革新和改造计划 职工教育、培训计划
一、港口计划管理体系
一、按业务范围和计划内容划分 港口生产计划:是港口计划的主体和核心,是编制港口其他计划的依据和 基础。 基本建设计划: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手段,它规定了计划期内新企业的建 设、现有企业的扩建和技术改造的规模和速度等。 劳动工资计划:规定了完成生产建设计划所需要的各类人员数、工资总额 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程度、劳动定额等。 物资供应计划:规定了计划期内主要原材料、燃料、机电设备等主要物资 的需要量和库存量等。 成本计划:反映了企业为完成生产计划需要支出的费用,并规定了装卸总 成本、单位成本和成本增减率等。 财务计划:规定了企业在计划期内的全部财务支出和收入,所需的流动资 金及其周转速度,企业的利润和节约等。 设备修理、更新计划。 科研、技术革新和改造计划。 职工教育、培训计划。
一、港口计划管理体系
二、按时间划分 长远计划 年度计划 季度计划安排 生产作业计划
二、港口生产计划
(一)港口货物吞吐量计划 海运港口货物吞吐量是指计划期经由水运运进、 运出港区并经过装卸的货物数量。它是衡量港口 生产任务大小的主要数量指标,也是计算港口劳 动生产率、财务收入的主要依据。 (二)年度装卸工作计划 根据港口货物吞吐量计划,对港口装卸作业进行 合理安排,确定企业为保证港口吞吐量计划的完 成,各方面工作应达到的水平。
港口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一个多方面相互联系的综合体,它的发 展变化也是相互联系的。因此要反映经营活动的全貌,就需要从不 同侧面反映港口生产活动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指标,这就是一个指 标体系。 统计指标的分类: 1、按说明问题的性质可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数量指标反映港口生产经营活动的规模和能力的水平,它们通常用 绝对数表示,如吞吐量、操作量、机械起运量、泊位数等。 质量指标反映港口生产经营活动的效果和质量的水平,它们通常用 相对数、平均数和比全例、比值、百分比等表示,如操作系数、船 舶平均每千吨货在港停时、泊位占用率、库场容量运用率、装卸机 械利用率等。 2、按其计量单位的不同,可以分为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
港口生产调度
三、港口生产调度的工作制度 值班制度。做到生产不停,调度不停。 会议制度。包括生产总结会、计划布置和 平衡会(确定各方面能力的协调平衡,布 置各有关部门做好准备工作)和生产布置 会。 汇报制度。 调度统计和分析。调度分析常有日常分析、 定期分析和专题分析。
第三节 港口生产统计指标
第二节 港口生产调度
一、港口生产调度工作的职责 应在局长(或经理)的领导下,负责全港 日常装卸生产的组织工作。
第二节 港口生产调度
二、港口生产调度工作的要求 总的要求是依据生产调度计划,根据港区内外各种情况的变化,科 学合理地调节配置各生产要素,使港区生产持续均衡地进行。 为做好调度工作,必须要掌握好调度工作的几个特性 1、计划性。编制好计划,并督促和检查计划的执行,灵活机动地搞好调度 工作。 2、集中性。调度工作是对港区生产经营活动统一领导和正常进行的保证。 凡港区领导对生产的领导对生产的指示和调度会的决定,均由调度 部门集中统一布置下达,也统一由调度部门组织实施。 3、及时性。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注意信息反馈,出现问题尽快解决。 4、经常性。港口装卸生产是一项昼夜连续不停的生产活动,则调度工作也 应是经常性的对生产的变化进行协调和平衡。 5、预见性。调度工作应对可能的问题有所预见,考虑好有效的应急措施, 当问题发生时能及时有效地予以解决。
港口生产作业计划
(二)港口昼夜分班作业计划 港口生产部门根据船舶到港的具体计划和 时间表,即各船舶代理公司汇总并报送港 务局生产调度部门的“五日船期表”,按 各港区作业分工和生产情况,编制船舶分 码头的靠泊计划。 (三)单船作业计划 港口装卸生产计划的基础是单船作业计划。
第二节 港口生产调度
三、港口生产作业计划


港口生产作业计划是港口企业生产计划的具体化, 是为了保证年度生产计划的完成而制定的。主要 包括港口企业的月度、旬度、昼夜计划和班计划。 生产作业计划是指导企业组织日常生产活动的具 体行动计划。通过作业计划,把港口的生产计划 落实到装卸公司、装卸他、直至装卸组和工人, 使企业的每一环节、每一队组、每日每班都有明 确的目标,有利于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便于 对生产进行组织、协调和控制。


港口生产调度是保证企业作业计划实现而 进行的一系列检查和督促,联系和协调, 指挥和部署工作的总称。 生产调度和生产控制是现代化大生产发展 的客观要求,是实现港口企业与港口有关 单位的联系、持续均衡生产、协调各生产 环节的有力保证,是组织实现物流生产作 业计划的重要手段,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的有效组织技术措施。
第三章 港口生产计划与调度
要求了解港口生产计划管理体系及其内容,掌握 港口生产统计指标种类及指标含义等。
第一节 港口生产计划与作业计划


港口的计划管理体系 所谓计划管理就是通过对计划的编制、执行和控制, 来组织、协调港口的生产经营活动,以保证完成企业 的生产任务,从而获得自身的良好的经济效益,实现 企业的经营方针和经营目标。 港口生产的计划管理是通过港口的计划管理体系来实 现的,一个港口的计划管理体系,是港口企业经营思 路、经营目标、经营决策、经营方针和策略的具体化, 是企业全体职工的行动纲领。
三、港口生产作业计划
(一)港口月度生产计划和旬度作业计划: 1、港口月度吞吐量计划:根据月度货物托运计划、月度外贸进出口 船货计划(外轮到港计划)、各航运单位的船舶运力材料, 以及港口码头、库场、机械设备、集疏运能力等资料,经综 合平衡后编制。 港口月度吞吐量计划的指标主要是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 量(即标准箱量)。 2、港口月度装卸工作计划:为保证完成月度吞吐量计划任务而对 港口装卸作业所作的计划安排,为确保企业吞吐量的完成, 要求各方面工作应达到的水平。 3、港口旬度作业计划:是月度生产计划的具体化。比月度计划更具 体,基本上确定了船舶的装卸货种、数量、流向及靠泊的码 头泊位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