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法学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

浅析法学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

2012年第27卷 第11期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高等教育收稿日期:2012-10-20作者简介:谭化容(1969-),女,四川遂宁人,副教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宪法学方向的研究。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是中国发展的世纪。

中国法学教育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而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法学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但长期以来,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法学本科教育没有一个确定的目标。

在新的历史时期,法学教育肩负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依法治国”方略的双重历史使命,不仅要为立法、司法、法律服务和法律监督等法律部门服务,而且要面向全社会培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所需要的各类高层次、高素质的法律人才[1]。

我国的法学教育层次较多,不仅有法学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基本层次的学历和学位教育,而且还有法学大专、中专教育和法学成人教育。

而法学本科教育是我国法学教育的重点。

因此,我们有必要明确法学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合理安排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使我们培养的人才更适应社会的要求和需要。

笔者就此谈谈我国法学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 。

一、具有以法学专业知识为主体的多元知识结构专业知识是法学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向未来法律职业领域发展的基石。

它是指法学本科生在法学学科上所应达到的学术水平。

本科法学教育既为法学硕士教育打基础,又为法律实践打基础。

这种教育的地位和性质决定了要建立系统而完整的法学基础知识体系,体现基础性、理论性和应用性的特点。

[2]专业知识教育是法学教育的基础,着力加强以全国法学指导委员会提出的14门核心课为主体的基础理论教育对学生进行基础理论知识的系统化的培训,以期形成开放的、具有极强的法学理论知识接受和再生能力的法学专业自身的理论体系,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法学创新人才必须要具有扎实的法学专业功底,才能适应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进程。

法律人才不仅要具有扎实的法学专业功底,而且需要对社会经济生活以及一些专门领域知识有所了解。

正如肖扬(当时任司法部部长)在1996年全国法学教育工作会议指出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与之相适应的法律制度的建立,随着经济活动、社会活动日益走上法制轨道,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已经呈现新的时代特征,法律人才不仅为政法部门和其他法律部门所必需,而且日益成为全社会急需的通用人才,成为管理国家和各项事物的主干人才。

”这就说明社会管理型的通才要求,在客观上增加了法学教育中的非专业教育的成分。

在四年本科法学教育中,学生不仅要精通法律和法学原理,而且要掌握人文科学、经济学、自然科学知识,并能熟练掌握外语。

因为法律不是社会生活中能够被封闭起来或者可以与人类努力探索的其他领域而可以独立的领域,而是社会生活的一个“交换指南”。

面对客观要求,学校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必须要改革。

要改变传统法学教学知识面过窄,信息量不足的局面,必须拓宽专业口径 、拓宽学生视野、学习内容 ,加强法学相关学科或多学科的有机联系。

二、具有从事法律职业的实践能力在社会科学中,法学是一门理论性与社会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

但是,长期以来我国传统本科法学教育注重书本、课堂理论教学,疏忽实践能力的培养,法律教育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在校期间的基本知识学习阶段,局限于知识传授和使学生取得良好的成绩,不够重视培养和训练学生掌握从事实际工作的技能,较少顾及学生今后个人的发展与工作需求,造成学生“知晓”过于“能做”。

专业划分过于狭窄和细化,学生强于具体的专业知识,弱于现实社会环境中有效运用和发挥专长的能力。

二是法律教育缺乏司法研修这一重要的阶段。

[3]自从2002年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制度以来,我国法学教育界以其职业的敏感性,十分关注司法考试这一重大举措对我国法学教育和法学人才培养势必产生的影响。

法学界的主流观点认为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应有机地结合起来。

虽然法学教育人才并不一定都从事法律职业工作,但接受法律教育应是从事法律职业的必经之路。

面对法学教育的实际和统一司法考试对法学教育提出的要求,在本科法学教育中,我们应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不但要培养学生具有逻辑严密、功底扎实的文字表达能力;雄辩的口才和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具有准确陈述法律事实、寻找甄别法律证据、适用法律的实际能力。

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借鉴国外的一些经验。

比如在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的法学院普遍兴起的“临床法学教育”课程建设,这种教育的出发点是仿效医学院利用诊所实习培养医生的形式,通过知道学生参与实际的法律应用过程来培养学生的法律实践的基本能力。

在法学教育中适当提高实践性的教学内容,大力开展案例教学、模拟法庭、模拟仲裁庭、法律诊所等活动。

另外还应该着力加强学生的实习管理工作,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事求是、忠于法律、刚正不阿、秉公办案的业务能力;分析案情、解决案件中疑难问题的能力;运用语言和注重文字表达的能力。

三、具有较强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在以往的法学教育中,我们一直强调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分析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我们却不太注重对学生的合作精神进行有意识的引导和培养。

然而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却是未来社会法律人才的必备品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6届大会的研究报告《学会生存——教育的今天和明天》中就提出“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培养感情方面的品质,特别是在人与人的关系中的感情品质。

系统的训练有助于人们学会彼此浅析法学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谭化容(内江师范学院政法与历史学院 四川内江 641112)摘 要:法学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中,承担着培养法律人才,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的重要任务。

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法学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具有以法学专业知识为主体的多元知识结构、从事法律职业的实践能力和较强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是新世纪法学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法学教育;本科;培养目标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757(2012)11-0042-01(下转第54页)2012年第27卷 第11期沈义军:自我赋权视角下的成教生学习策略引导探究学习主动性。

首先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开设一些专业选修科目,让成教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学习内容进行学习。

其次,在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对学生学习的目标进行层次化划分。

让成教生在某些兴趣点上达成较高的目标,而在一般学习内容上只要达成合格的学习目标即可。

多元化学习内容加上层次化学习目标,构成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体系,既可以节省学生的学习时间,又发挥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内容内化的能力。

(二)给予学生话语权,拓展学生学习效果表达的渠道。

话语权实际上是指在个体专业范围内发表见解的权利。

成教生是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成年人,他们相较于普通教育的学生具有更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工作经验。

由于成教生在课堂上缺少话语权,学生要求自我表达的诉求得不到满足,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

成教生话语权的缺失间接导致了学生理论的实际运用能力的下降。

给予学生话语权,就是验证学生学习效果的体现。

就是从组织的层面引导学生的自我赋权,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首先要增加学生在课堂上与教师交流的机会。

学生以对实际工作的经验性认识寻求教师的理论指导,既是学生理论修养的养成,也是教师了解当前专业实践现状的过程。

其次要增加学生间交流的机会。

以座谈会的形式开展同行交流,既是工作、学习经验的交流,同时也是深化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三)给予学生创生权,增强学生学习成果的转化效能。

创生权在这里主要是指知识的创生权,也是就将学习内容转化为公开发表的成果的一种表现。

成教的学生学习普遍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缺乏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培养成教生的知识创生权,不但可以提高成教生绩效,同样可以提高学生团队影响力和专业影响力。

成教生团队或专业影响力提升后,不仅可以提高学生本身自我赋权的积极性,同时也带动整个团队自我赋权积极性的提升,最终对整个社会成员的自我赋权产生影响。

给予学生知识创生权实际上是让学生提高研究能力,有利于培养研究性人才,也是从整个团体或社会引导学生自我赋权。

首先要组建教师与学生的研究型团队。

公布教师的研究领域和方向让学生根据兴趣自主选择,组建团队,并通过各种信息渠道保持长期的联系,这样学生可以长期接受指导。

其次要鼓励成教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公开发表学习成果。

总之,成教生学习自我赋权的过程是学生内在转换的过程,外部力量主要起着引导作用。

自我赋权使得成教生获得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这个过程是从个体的赋权带动群体的赋权,最终引领整个社会成员的赋权。

成人教育学生的自我赋权是提高成人教育质量的内在动力,最终将引领整个成人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1] Rappaport, Julian; Edward Seidman. Handbook of CommunityPsychology. Kluwer Academic/Plenum Publishers. 2000. [2]吴玉萍.基于动机视角的高校成人教育教学管理改革探索[J].成人教育,2012(06).[3] 成人教育[EB/OL].百度百科./view/119001.htm.2012-09-08.Learning strategies guidance of adult education stud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elf-empowermentShen Yi-jun(Continuing Education Institute of Yangzhou Polytechnic College, Yangzhou Jiangsu, 225002, China)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increasingly enlargement of the scale of adult education, how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adult education has become one of the urgent needs to solve the problem. Students of adult education lack of learning motivation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fluence the quality of adult education. Self-empowerment theory from individuals, organizations, community three levels to put forward the path to guide the adult students' learning enthusiasm. Through the necessity of self-empowerment, ultimately based on self-empowerment perspective to propose three strategies guidance of adult education students.Key words: self-empowerment; adult education; active learning; strategy guidance[责任编辑:邓 乐]如何交往,如何在共同的任务中彼此合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