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DNA测序仪的原理及应用

DNA测序仪的原理及应用

• 荧光标记的DNA链按从小 到大的顺序被毛细管电泳 分离。
• 激光诱导的荧光终止剂被 检测器识别,直接阅读DNA 的核苷酸序列
DTCS Kits
…(Store at –20 °C )
Standard Kit
– Sequencing Reaction Buffer – dNTP Mix – ddUTP, ddGTP, ddCTP, ddATP Dye Terminators – Polymerase Enzyme – Sample Loading Soln (SLS)
仪器性能
• CEQ 基因分析系统是一个全自动的系统,能够测定经过 Beckman Coulter 染料标记试剂处理的DNA样品的碱基序列和 片段长度。 四色染料标记终止反应试剂盒用于对样品进行碱基 序列分析。染料标记引物则用于对样品产生的片段长度进行分析。 • CEQ8000 可一次接受 1个 96 孔板。包括标记 DNA 片段的每 排 8 个样品(样品设置)自动变性,接着被毛细管电泳分离。 每次分离之后,在 8 根毛细管中的可替换媒介(分离胶)都被 自动替换。分离胶是由一个容易替换的胶管供给的,它能有效的 供应 1 块96孔板。 • 检测是在四个光谱信号中由激光诱导的荧光决定的。分离之后, 8 根毛细管中的每根产生的原始数据信号都自动处理产生高质量 的碱基序列或片段序列。原始数据和分析数据储存在数据库里, 都能够以与普通分析应用程序兼容的格式输出。
测序过程: DNA Sequencing with GenomeLabTM
1. 分离纯化模板DNA* 2. DNA模板定量分析* 3. 测序反应* 4. 测序反应后纯化* 5. On-line变性* 6. 毛细管电泳和检测* 7. 数据分析*
分离纯化模板DNA
• 1) 应用质粒提取试剂盒或者切胶纯化的方法得到 相应的质粒模板或者PCR产物; • 2) 将DNA储存在灭菌水里如ddH2O, 18.2M ΩH2O超纯水; 注意:不要使用DEPC处理的水,水中不能有 EDTA,否则将抑制测序反应 • 3) 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定量DNA模板,DNA模 板的浓度应该> 0.1ug/ul; • 4) 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查DNA模板的质量。
经典的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法 测序技术的改进
电泳方法的改进:电泳方法的改进主要采用毛细
管电泳法。毛细管电泳是被分离物质在毛细管中 的电泳。1992年,Matnies等首先提出陈列毛细管 电泳法,采用激光聚焦荧光扫描检测装置。25只 毛细管并列电泳,每只毛细管在1.5小时内可读出 350bp。DNA序列分析效率可达6000bp/h 。
准确定量DNA模板是测序反应中十分重要的一步
测序反应
测序反应后纯化
去掉反应产物中的dNTP,ddNTP和盐分 • 乙醇沉淀 (利用96孔板离心机)
A
Mg++ Mg++
T
Mg++
T
G
T
Mg++
A
G C
A T
C
A
Mg++
C G
A
Mg++
T
测序反应后纯化
纯化得到 DNA 测序反应产物
DNA测序仪检测
DNA测序仪的原理及应用
上海交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侯敬丽
内容
• DNA测序原理 • CEQ8000 DNA测序仪 • 基因测序系统的应用

– – – – – 基因组DNA: 染 色体 质粒DNA: 细菌 细胞 线粒体DNA:胞浆 人工染色体DNA: BAC YAC cDNA
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法
1977年,Sanger等人发展建立起来的一种DNA 测序方法。 基本原理: 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法通过使用链终止剂—类似 于正常dNTP的2’,3’-双脱氧核苷三磷酸(ddNTP),将 延伸的DNA链特异性地终止。其反应体系也包括单 链模板、引物、4种dNTP和DNA聚合酶。共分四 组,每组按一定比例加入一种 (ddNTP),它能随机 渗入合成的DNA链,一旦渗入合成即终止,于是各 种不同大小片段的末端核苷酸必定为该种核苷酸, 可以从放射自显影带上直接阅读DNA的核苷酸序列。
G
A T C
CCCAACTTAATCGCCTTGCAGCACATCCCCC
CEQ8000 DNA测序仪
CEQ8000DNA测序仪硬件预览
Capillary Array
PMT
Filter wheel
Detection window
Diode lasers
Automated Sample Denaturation and Injection
经典的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法 测序技术的改进
标记物方面的改进:由于放射性同位素对人
体的危害,许多实验室开始利用非放射性物质 来取代放射性同位素。如生物素、地高辛、银 染法、荧光标记物等化学发光物。在双脱氧法 测序时,它们作为标记物,示踪测序反应的产 物,最后通过酶显色反应或者荧光信号显示出 测序的结果。这些方法比传统的放射性同位素 方法检测容易、安全、快速、费用也低。
DNA测序仪测序原理
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法测序基本原理示意
Sanger DNA测序仪的发展历程
1977: Sanger DNA法测序概念被提出
1986: Hood and Smith 荧光标记ddNTP被用于电泳 1987: 第一台自动测序仪产生 1990: 毛细管电泳被应用在DNA测序上 2003: 人类基因组测序工作完成
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法测序基本原理示意
双不仅具有化学测序法的 优点,而且更适用于大规模的测序。但它要求有 一个纯净的单链DNA模板和一个合成反应所需的特 异性的引物。因此,早期的工作仅局限于单链噬 菌体为模板,若干个不同的特定限制性内切酶酶 解片段为引物,在模板链的不同部位引导合成, 从而确定出噬菌体DNA的核酸序列。然而,对于大 量存在着的天然双链DNA分子,因没有良好的制备 产量和质量高的分离链的技术,而限制了双脱氧 链末端终止法的应用程度。
+
Gel Cartridge
Beckman CEQ8000 Start menu
View a SEQ Result
Alignment Analyzed Data Quality Parameters Base Sequence Raw Data Current Voltage
质粒和PCR产物测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