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词两首》ppt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2.《声声慢》
结束
《声声慢》写了女词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里的生活感受,
此时,丈夫已故,他们精心收集的金石书画都已散失,词人漂
泊江南,由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成为流落凄苦、形
影相吊的寡妇。国破家亡,使这位女词人的心里点燃了爱国思
想的火花。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二)常识整理
结束
第7课
李清照词两首
结束
(一)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山东济南)人。 她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精通经史,长于散文,母亲王氏也 生 知书能文。李清照对诗、词、散文、书法、绘画、音乐,无不通 平 晓,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李清照十八岁时,在汴京与太学生、 经 丞相赵挺之子赵明诚结婚。婚后,夫妻感情笃深,常投诗报词。 历 公元1127年,北方金国攻破汴京,徽宗、钦宗父子被俘,高宗仓 皇南逃。李清照夫妇也先后渡江南去,第二年,赵明诚死于建康 (南京),李清照独身漂泊江南,在孤苦凄凉中度过了晚年。
(2)上元节
正月十五,亦称元宵、元夕、元夜。古代习俗在上元夜张
灯为戏,所以又称灯节。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结束
(3)社日 农家祭土地神的日子。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开始有秋 社。春社在春分前后,秋社在秋分前后。社日这一天,乡邻们 在土地庙集会,准备酒肉祭神,然后宴饮。 (4)寒食 清明前二日,即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有时是一百零六天。 相传起源于晋文公悼念介之推,介之推在绵上山中隐居,晋文 公为逼他下山放火,他抱树而死。晋文公便下令这一天禁火寒 食,以后演变为寒食节。每逢寒食节,人们要禁火三日。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 李 清 照 词 两首》 ppt54
《 李 清 照 词 两首》 ppt54
结束
5.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 6. 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 晚来风急! 7.雁过也,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 。 8.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9.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 怎一个 愁字了得 !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 李 清 照 词 两首》 ppt54
结束
(4)流水 水在我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多传达人生 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 (5)杜鹃鸟 古代神话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 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化为杜鹃鸟,暮春啼鸣,至于口 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于是古诗中的杜鹃就成为 凄凉、哀伤的象征。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结束
作品
前期有《一剪梅》《醉花阴》《如梦 令》,后期有《声声慢》《永遇乐》《武 陵春》《念奴娇》。
评价
宋代杰出女词人,婉约词宗。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结束
(一)背景链接 1.《醉花阴》 这首词是李清照前期的怀人之作。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 便“负笈远游”。深闺寂寞,她深深思念着远行的丈夫。这年, 时届重九,人逢佳节倍思亲,李清照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 通过悲秋伤别来抒写寂寞与相思情怀。
Ⅰ.文学常识
婉约派
婉约派为中国古代宋词流派,与豪放派相对应。婉约,即
婉转含蓄。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李煜、柳永、晏殊、欧阳修、
秦观、周邦彦、李清照(宋代最著名的女词人)等。婉约派由五
代的“花间词派”逐步发展形成,因明人张蜒有“少游多婉
约,子瞻多豪放”之说而得名。婉约词派的特点,主要侧重儿
女风情,内容比较窄狭。结构形式上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
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Ⅱ.文化常识
结束
1.古代节日称谓
(1)佳节又重.阳. 重阳:又称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
九”,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
还有重九节、菊花节等说法。由于“九九”谐音是“久久”,
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
《 李 清 照 词 两首》 ppt54
结束
醉花阴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 李 清 照 词 两首》 ppt54
《 李 清 照 词 两首》 ppt54
声声慢
结束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 李 清 照 词 两首》 ppt54
《 李 清 照 词 两首》 ppt54
结束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 李 清 照 词 两首》 ppt54
生同死,且梧桐枝干挺拔、根深叶茂,在诗人的笔下,成了忠
贞爱情的象征。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结束
(2)杨柳 “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 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以至许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 等情思。 (3)鸿雁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 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5)端午
结束
五月初五,又称“端阳”“重五”,“端”是“初”的意
思。据说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江,人们争渡去救屈原,后来演变
成划龙舟的传统。人们还投粽子到江里,以保护屈原的遗体,
又有了吃粽子的传统。
2.古代常见意象
(1)梧.桐.更兼细雨 梧桐:古代传说梧是雄树,桐是雌树,梧桐同长同老、同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 李 清 照 词 两首》 ppt54
《 李 清 照 词 两首》 ppt54
结束
(一)读准字音
1.纱厨.(chú ) 3.寻觅.(m ì) 5.堆.积( duī)
2.东篱.( lí ) 4.乍.暖(zhà) 6.梧桐.(tón g )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Hale Waihona Puke 末页《 李 清 照 词 两首》 ppt54
《 李 清 照 词 两首》 ppt54
(三)词语解释 1.永昼: 漫长的白天。 2.瑞脑: 一种香料,又称龙脑。 3.玉枕: 瓷枕的美称。 4.暗香: 清淡的香气。 5.销魂: 形容极度愁苦。 6.帘卷西风:“西风卷帘”的倒文。 7.戚戚: 悲愁、哀伤的样子。 8.将息: 调养,保养。 9.敌: 对付,抵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 李 清 照 词 两首》 ppt54
结束
末页
《 李 清 照 词 两首》 ppt54
结束
10.损: 极,表示程度高,这里相当于“煞”。 11.怎生: 怎么、怎样。 12.次第: 光景,状况。 (四)名句默写 1.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销金兽 。 2.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3.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4.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