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语文必修4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含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4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含答案)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第 7 课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课标定向】学习目标: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把握其诗风的变化。

2.了解词的意象,体味词的意境,把握诗歌情感。

3..鉴赏诗歌关键词语,体会诗歌情感。

提示与建议:反复朗读词,理清思路,把握词人的思想情怀,感受李清照不同时期词风的变化。

【互动探究】§背景知识扫瞄关于李清照(前期)李清照出身名门世家,父亲李格非师从苏轼,著名经史学家;母亲王氏也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能诗能文;李清照从小耳濡目染,也聪明伶俐,善于音律,能诗作词。

18岁嫁给门当户对的太学士赵明诚为妻。

两人情趣相投,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夫妻感情笃厚,家庭美满。

(后期)1125年金入侵宋朝,两年后(1127年)北宋灭亡。

李一家被迫南迁避难,两年后,其夫赵在去赴官的途中不幸染病身亡,留下李孤苦伶仃,生活一直不如意,经历了珍藏多年的金石书画丢失事件、再婚离婚等不幸的遭遇。

中晚年的李尝尽了颠沛流离之苦、亡夫之痛和亡国之恨。

纵观李清照的一生: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

李清照词前期多写大家闺秀的生活情趣、闺怨离愁;后期的词一改前期清新明快的词风而充满了哀婉凄凉,多写其悼亡之悲、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

著有《漱玉集》。

§基础知识积累1.给下面加点的词注音薄.()雾重.()阳东篱.()把.()酒寻觅.()戚戚..()乍.()暖还.寒()将.()息堆.()积憔悴..()堪.()摘2.解释下列词语(1)暗香盈.袖(2)莫道不销魂..(3)凄凄惨惨戚戚..(4)乍暖还寒....时候(5)最难将息..(6)怎生..得黑(7)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3.名句默写(1)莫道不销魂,(2)寻寻觅觅,冷冷清清,(3) ,到黄昏、点点滴滴,,?§文本精要探究一、朗读两首词1.诵读指导:读《醉花阴》时语速要缓慢,要读出深沉忧郁的情感、叠字的节奏,表情感的词重音要读出,断句要注意,如“有暗香”放在一起读,不能断开,特别要注意读出“寻寻(阳平)/觅觅(去声),冷冷(上声)/清清(阴平),凄凄(阴平)/惨惨(上声)/戚戚(阴平)”音调的节奏,读出起伏跌宕。

读到“这次第”,时语速加快,语调上扬,“愁”要重读强调,然后稍作停顿,“了得”二字,语速放慢,轻声传出,如在喉咽。

2.结合诵读指导,听录音或教师范读。

3.自主朗读两首词,注意把握读音、停顿和感情.二、把握意象,体会意境,把握情感1.读《醉花阴》,思考,这首词作于什么时节?作者通过哪些意象来突出节令特点的?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读《声声慢》中“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一句,“雁”有什么特定内涵?为什么作者看到过雁会“正伤心”?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3.《声声慢》下片“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写的“憔悴”指菊花憔悴还是人憔悴,或者是两者兼而有之?4.“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梧桐”这个意象在古诗中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呢?再加上“细雨”又给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三、鉴赏关键语句1.“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三句中哪句是重点?这句中哪个字是重点?这样的比喻有什么丰富的内涵?2.仔细品味《声声慢》的意境,说明开头三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所抒发的感情的不同层次。

“寻寻觅觅”写作者“冷冷清清”描写了“凄凄惨惨戚戚”则是四、比较阅读,体会不同词情1.两首词表达的情感有什么异同?2.两首词选取的意象有什么异同?3.两首词的意境有什么异同?4.两首词表达感情的方法有什么异同?[自我测评]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每对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 刀把./把.酒憔悴./猝.发重.彩/重.阳B. 销.魂/红绡.单薄./薄.雾戚.戚/蹙.额C. 还.报/还.要乍.起/欺诈.将.息/将.进酒D. 瑞.脑/开端.更.改/更.加难堪./勘.察2.下面的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李清照在经济条件优裕、文学氛围浓郁的家庭环境中长大,加上她勤奋好学,善长诗、文、词,兼善于书法、绘画、音乐 ,才高学博,堪称一代才女。B.“簿雾浓云愁永昼”即写天气和季节导致人们身体的凉意,也含蓄地表达作者因为思夫而不能相见的痛苦导致内心的“愁”和“凉”。C.作者写《声声慢》时已是孤身飘零,生活从幸福的峰颠跌入痛苦的深渊,这让作者的身心一时都难以承受,只有借酒浇愁而已。

D.作者的哀愁不是闺怨闲愁,是在国土沦丧、人民流离失所、朝政腐败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这就使词的感情色彩有了时代依托,有了社会意义。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参加保险,虽不能使人化险为夷,但却能在灾祸不期而至时,使投保者得到一笔赔偿,尽量减轻损失。

B.我班班长李玲同学,不仅学习成绩突出,而且乐于助人,她做的好事真是擢发难数。

C.雷锋一生很短暂,但所做的好事却极多,简直罄竹难书。

D.云就像天气的“招牌”,看云可以识天气;但必须有丰富的经验,因为云的变化是扑朔迷离的。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我国水墨画的主要成分是墨,加以清水,在宣纸上浸染,互渗,通过不同浓淡反映不同审美趣味,被国人称为“墨宝”。

B.一名韩国官员透露,有关成员国已达成一致意见,同意建立该项基金,以防止1997年那样的金融危机不要再次发生。

C.由于环境污染,常继发厌氧细菌的严重感染,极易发生破伤风,致使在当地或运送外地途中救治不及而死亡。

D.世界卫生组织这份一年一度的报告,提供了儿童与成人的死亡率、疾病谱以及吸烟饮酒等健康风险因素啬的最新资料。

5.与下面对联所吟咏的对象相对应的一项是()①铜板铁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②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柳深处,金石录里漱玉词中文采有后主遗风。

A. 苏轼李清照B. 辛弃疾柳永C. 苏轼李煜D. 辛弃疾李清照6.对李清照的《声声慢》,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前三句用一连串叠词,委婉细致地表达了作者在遭受深创巨痛后的愁苦之情。

是词人向苍天的悲惨呼告,也是词人后期凄凉悲惨生活的真实写照。

B.“雁过也”写北雁南飞,暗示作者也是北人,避难南下,作者见“雁过”似乎有“旧时相识”之感,因而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

C.“梧桐更兼细雨”两句写桐叶簌簌,秋雨滴滴,可见草木凋零的秋意,可闻撩人相思的凄音,营造了寂静的环境,以渲染作者的悲苦心情。

D.词作用一个“愁”字收笔,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全词用象征手法,把国破家亡的身世寓于景物描写之中,表现了词作者忧国忧民的心理。

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8、9两题清平乐(李清照)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

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注]挼,读ruó,“揉搓”之意。

8.这首词处处跳动着词人生活的脉搏。

词人对“赏梅”的感受因生活阶段不同而不同,请结合词句说明写了哪几个阶段的怎样感受?9.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来表现赏梅的不同感受。

请选择其中一种手法来说明。

三、语言运用10. 老刘想与某保险公司签订合同,可合同中有一项很长的条款。

请你帮他解读,告诉他被保险人出险时需同时具备哪五个条件才能获得赔付。

被保险人于本合同有效期内,以乘客身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因遭遇外来的、突发的、非疾病所导致的意外事故,并以此意外事故为直接且单独原因导致其身体伤害、残疾或事故的可获得赔付。

11.仿照下面提供的文字,续写后面的文字,注意意思上要正反对举。

白天对懒惰者等于黑夜,____________________。

聪明的人能将他人的教训变成自己的经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拓展迁移]§荐读妙悟夏日绝句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注释】①人杰:人中的豪杰。

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②鬼雄:鬼中的英雄。

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③江东:项羽当初随叔父项梁起兵的地方。

【译文】活着的时候当作人中的豪杰,死了也应是鬼中的英雄。

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

§采英撷趣沉默世界的代言人——李清照如梦令(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菊花代陶渊明诉说隐逸心语,莲花给周敦颐低语高洁情怀,牡丹为大唐吐放繁荣气象。

海棠啊,你的花语呢?你是娇媚而艳丽的美人花,难怪唐明皇将醉后被扶起的贵妃称为春天未睡足的海棠。

李清照却还要说,你是多愁善感的代名词,在她的心中你就是人们常说的解语花。

为春光难再而愁,孟浩然借落红愁过,他说:“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为春意阑珊而愁,李后主借落红愁过,他说:“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大宋的才女李清照啊,你为何还要在那么多伤春悼春的诗行中添上一曲呢?一剪梅(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世界上总有些东西是无法挽留的,正如世界上总有些异国的港湾你一辈子也无法到达。

诗人李商隐有一位经典的诗句——“留得残荷听雨声”,世人说那表达了李义山的旷达。

曹雪芹笔下的《红楼》女子,那个恒河岸边三生石旁转世的愁情女子林黛玉却自诗句中读到了人生的苍凉。

你李易安才情盖世,岂能悟不透人生的三味!你是诗人,你不但有一双敏锐的明眸,而且你的每一寸肌肤都如含羞草般多愁与善感。

夏日盛开的莲花毕竟敌不过肃杀的秋气,红莲的缕缕香魂也随秋风渐渐飘远,你怅然若失,伴着一声叹息,你从窗外收回了目光。

但秋意却弥漫在空气中的每一个角落,连枕席也透着它逼人的清凉。

你本想从雕花的窗口转身挥一挥衣袖,拂去只剩枯枝败叶的荷塘带给你的怅惘,但夜半枕席的丝丝清凉却不停地侵入你的肌肤和你的心,一如午夜的更点时时敲在你的心头。

孤独是需要排遣的,排遣的方法千万种。

那个日子,你登上小舟,本想抖落一身的忧愁,但荷塘的碧波只有你一人憔悴的倒影,于是反而勾起了你更多的相思。

明诚远离家门有些时日了,男人还有属于他的世界,岂能朝朝暮暮与自己长相厮守。

寄一封锦书,道一份祝福,祈祷一声平安吧!长空雁过,消失在遥远的天际,却不见你借大雁传来的家书。

鸿雁传书,那是苏武的一个动人传奇,现在已经成了寄托相思的代名词了。

不时地等待、守望,于是也成了你的一种功课,一如你的思念。

但思念与牵挂的翅膀却不愿停止飞翔。

这相思楼头的明月与枕席的秋凉又怂恿思念与牵挂振起了欲飞的翅膀。

都是明月与秋凉惹的祸吗?唉!思念才下眉头,牵挂又上了心头。

第七课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参考答案基础知识积累【友情提示】这部分内容可以作为学生自主学习时使用,只须在课堂上让学生用读或写的方式展示自己的识记效果即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