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战略重心东移对中国的影响日前,闹得沸沸扬扬的“中菲南海对峙”事件牵动着中国和东南亚各国敏感的神经。
然而,这看似是中菲之间的领土纷争实则是美国战略重心东移的表现。
奥巴马入主白宫后,加大了推动战略重心东移的力度,也加快了推进战略重心东移的速度。
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2011年10月在《外交政策》杂志发表的题为《美国的太平洋世纪》一文,是对美战略重心东移和未来十年亚太战略的重要阐述和全面宣示。
无论从政策原则还是实际运作来看,美国战略重心东移的意图已基本清晰,即“主导亚太、应对中国、重振美国、维持霸权”。
一、美国战略重心东移的意图(一)、在亚太建立美国控制的“北约版”组织,以主导亚太事务。
与美国优越的地缘政治环境相比,中国的地缘政治环境可以说是强敌环伺,如履薄冰。
所以,温和、谨慎而坚定的外交就成为中国地缘政治环境的长期要求。
而今,美国战略重心东移,必然会对我国的地缘政治环境产生影响。
奥巴马上台以来,美国强化与盟国的关系,调整在亚太的军事部署,插手南海纠纷,在我过周边搅混水,尤其是奥巴马光临东亚峰会等等一系列举动,目的就是为了控制亚太事务的主导权。
然而,主导权的意志惟有通过某种机构更易
于体现和通行,而亚洲缺少的就是其主导的区域性组织,因此美急于将“北约版”组织移植亚洲地区。
希拉里在上述文中明确点出了这一点:“我们现在的挑战是建立跨太平洋的伙伴关系和机构网,使之与我们的跨大西洋网络一样持久,并与美国的利益和价值观一致”。
这是美国第一次把在亚太地区建立类似“北约版”组织的底牌亮了出来,并试图利用《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作为其推动亚太战略的一个重要抓手,借TPP之壳,行在亚太地区建立类似“北约版”组织之实。
希拉里还进一步指出,美国在亚太的成功与否,TPP是一个“试金石”。
(二)应对中国崛起。
美国将亚洲作为应对中国崛起的主攻方向。
美国较为普遍的看法是,中国利用美集中精力和资源打击恐怖主义的间隙,抓住十年战略机遇期发展壮大了自己,尤其大幅提升了在亚洲的影响力,试图在亚洲追求主导地位,将美国挤出这一地区取而代之。
实际上,从小布什政府的第二个任期起,美国就已经提出如何应对中国崛起的对策了。
奥巴马上台后不过是加大了对中国防范的力度。
TPP是美制衡中国的又一新招。
当然,我周边国家对我实力提升后的疑虑加深,也为美制衡中国提供了机会。
(三)“重振美国”,维持霸权。
“重振美国和领导世界”的战略,是奥巴马上任后在他提交的第一份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明确提出的。
报告指出,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应着眼于重振美国的领导地位,使我们能够在21世纪更有效地推进美国利益。
”
但是,重振美国得靠实力,而实力提升的基础则源自经济发展。
2008年发生金融危机至今,美经济仍复苏乏力。
在欧美经济面临困境的情况下,能够吸引美国眼球的也惟有亚洲了。
亚洲仍是当今世界经济最活跃、发展最强劲的地区,囊括世界第二和第三大经济体的中国和日本,还有印度、韩国、印尼等新兴经济体。
因此,希拉里把亚洲视为美“经济和战略利益的核心”。
她说,“在21世纪,世界战略和经济重心将是亚太地区”、“利用亚洲的增长和活力是美国的经济和战略利益的核心。
”从这个角度看,亚洲为美国重振提供了重要支点。
二、中国如何应对
美国将战略重心聚焦于亚洲地区,无疑对我国产生了显而易见的挑战和压力。
面对美国的战略重心东移,我国该怎样面对呢?
(一)面对挑战,首先我国应以“两手对两手”。
既要看到发展中美关系的艰巨性复杂性,更要看到推动中美关系向前发展仍是美国政府和社会的主流这个大“势”,而且这个主流还在发展,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
因为推动中美关系平稳
健康发展,符合中美两国利益。
但同时必须对美战略重心东移的意图保持高度警惕,要有防范应对之策。
必须看到,美对华方略受冷战思维支配,反映在政策层面上就是“两面下注”的“两手政策”,也就是“接触”与“遏制”的结果。
美“两面下注”政策,导致其对华政策两面性更显突出,双边关系像跷跷板那样起起伏伏,摇摆不定。
这仍将会是一个常态。
(二)进一步推动两国战略互信的建立。
中美间的最大问题是缺乏战略互信。
由于历史的、政治的原因,中美两国之间严重缺乏战略互信,因而猜忌总是相当一部分人观察对方战略意图的首选。
战略互信的缺失易造成实力错判或误判。
美国的错判易将其对华政策引向视中国为敌的方向,而我们的错判则使一些人盲目自大。
中国崛起并不意味美国的衰落。
赞同这一观点:中美关系不是“零和”关系,中美走向对抗只是一个选项,而不是必然。
以零和视角看待中美关系是有害的,不利于双边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
当然,两国战略互信的建立需要时间,需要双方共同努力,不可能一蹴而就。
(三)要大张旗鼓地宣传中国和平发展的战略意图。
中国和平发展的战略意图一直受到西方国家的质疑,认为我国发展后必将会挑战美国,并利用周边一些国家的疑虑进行挑唆。
戴秉国在其《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一文中明确指出:“中国的战略意图就是4个字:和平发展,即对内求和谐、求
发展,对外求和平、求合作。
”“最大的战略意图就是使自己的日子一天比一天、一年比一年过得好些”,“除此别无他图”。
戴秉国在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联合记者会上还说,“中方强调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也无意挑战美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