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
Ezra Pound
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
Petals on a wet, black bough.
大家的翻译:
1颜芳芳: 地铁站里茫茫人海魅影见,沉沉黑枝雨打花瓣残。
2张梦璐: 在那个地铁站,拥挤的面目恍若幽灵,湿润的花瓣,黑色的枝条
3张秋香Just: 在一个地铁车站,在人群中这些脸庞的幻影,花瓣在潮湿的黑树枝
4高达: 地铁站的一瞬间那几张面孔在人群中如幻影般浮现雨水打湿的黑树枝也飘过花瓣一片又一片
5刘珈珞Rayecho: 地铁站里,人群中那些幻影般匆匆而过的面庞,如打湿的花瓣模糊在黑色的枝条的间隙
6申刘潇翔: 地下铁中,人群的容颜飘闪,如黑色枝条般的甬道里开出潮润的花.
7胡晶静: 车站掠影人群之中这些面孔幽灵般的显现,雨水浸湿的黑树枝飘过花瓣片片。
8陆君洋: 人海中浮現的臉龐亦如樹枝上濕透的花瓣
9谷晓莹Annie: 在火车站台,人群中出现这些幻影。
花瓣在潮湿的黑树枝上
10伊尔盼江: 在巴黎地铁的站台上,拥挤的人群中这些幻影的脸庞,湿漉漉的花瓣,黑色的树枝,悲怆!
11张心夏: 在一个地铁站,人群中这些面庞的幻影,花瓣在潮湿的漆黑的树枝上
12刘霁遥Dyesebel:A 地下铁倩女幽魂末路狂花B地铁站内一瞬间我瞥见了熙攘人群中你冶魅般的面庞恍若那黯然枝桠上缀着的点点红花撩拨着我炽热的心
13张超Joe: 在一个地铁站/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般显现/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
14王诗韵: 人群中出现的那些脸庞潮湿黝黑树枝上的花瓣
15姚璐.Yvonne: 站台上行走的人们步履飘忽面无表情如黑色树枝上饮露的花瓣摇摇欲坠
16魏伟强Albert: 地下铁熙攘的脸若隐若现,仿似沾湿了的黑色枝桠上的花瓣。
17戴夢曉♥まいみ: 在伦敦地下铁道里。
在人群中涌现着诡异不安的脸庞;片片的花瓣浸挂在黑色潮湿的枝丫上。
18韩泽: 伦敦地下铁人海中漂浮的幽灵魅影潮湿黝黑的树枝上凋零的花瓣
19徐昊然: 辙印斑驳,人影散乱。
日倚杆桅,芳残飘零。
憔悴枝头,霜露是泪。
点评:
看完了大家的翻译,我真的觉得这个主页的亲们卧虎藏龙,个个都是高手。
上面的翻译各有千秋。
著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严复提出翻译有三大准则:“信达雅”即翻译作品内容忠实于原文谓信,文辞畅达谓达,有文采谓雅。
(语出严复《天演论》)。
我们选出四个翻译作品对比一下:
A颜芳芳: 地铁站里茫茫人海魅影见,沉沉黑枝雨打花瓣残。
B高达: 地铁站的一瞬间那几张面孔在人群中如幻影般浮现雨水打湿的黑树枝也飘过花瓣一片又一片
C伊尔盼江: 在巴黎地铁的站台上,拥挤的人群中这些幻影的脸庞,湿漉漉的花瓣,黑色的树枝,悲怆!
D刘霁遥Dyesebel: 地下铁倩女幽魂末路狂花
在“信”上,颜芳芳,高达,伊尔盼江三位同学势均力敌,不分上下。
而刘霁遥Dyesebel同学,翻译虽雅,但是离文甚远,在“信”上有所欠缺。
拿“倩女幽魂”这句翻译举例,原文中却是“apparition”(幻象、幽灵),这正是作者运用的比喻手法,匆匆走过的人的脸如灵魂一般闪现,但它本身并不是幽灵,况且原文没说这些apparition是男是女,怎么就出来一个“倩女”呢?这一点值得再推敲一下。
在“达”上,高达同学略胜一筹。
他在句与句之间的衔接上下了很大功夫,让语言非常流畅,没有很强的晦涩感。
在“雅“上,无疑是刘霁遥Dyesebel同学最好。
但四位同学均有些小问题:
A颜芳芳: 地铁站里茫茫人海魅影见,沉沉黑枝雨打花瓣残。
(树湿了一定是下雨了吗?花瓣为什么“残”呢?)
B高达: 地铁站的一瞬间那几张面孔在人群中如幻影般浮现雨水打湿的黑树枝也飘过花瓣一片又一片(和上一位同学一样,树湿了一定是下雨了吗?Petals on a wet, black bough.
“on”能等于飘过吗?)
C伊尔盼江: 在巴黎地铁的站台上,拥挤的人群中这些幻影的脸庞,湿漉漉的花瓣,黑色的树枝,悲怆!(虽然作者在用美和丑对比,但是,作者面对美和丑是不是悲呢?我们实在不得而知)
D刘霁遥Dyesebel: 地下铁倩女幽魂末路狂花(上文已经分析过了)
在综合本文中心:
正如美丽的面孔幽灵般显现又飞逝一样,现实生活中的美好现象和人的美好感觉稍纵即逝;正如美丽的面孔只显现给留心体察的人们一样,现实生活中的美需要人们用欣赏的眼光来发现;正如花瓣长在粗鄙丑陋的枝条上一样,现实生活中的美往往生长在丑与恶的土壤上,美与丑恶对比鲜明,它们贴得太近,甚至彼此互为依存;正如花瓣给人欣喜、亲和的感觉,湿漉漉的黑色枝条给人恶心、厌烦的感觉一样,现代社会给予人的是强烈的感觉冲击,而且感觉是正面负面的落差是极大的。
因此我们说,“一个地铁车站”是一个特殊环境,是现代社会的一个缩影,它集中地呈现了现代社会的种种事象,但在大诗人庞德的眼里被提纯了,他只看到两个字:“美”和“丑”。
我认为,本次优胜者是:魏伟强Albert:
地下铁
熙攘的脸若隐若现,
仿似沾湿了的黑色枝桠上的花瓣。
(原文信息充分展现,语句通顺流畅有自己的风格且切合原文意境,文字文采飞扬,句句押韵)
他将成为主页君的好友!
附名家翻译:
在一个地铁车站
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一般显现;
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杜运燮)
人群里这些脸忽然闪现;
花丛在一条湿黑的树枝。
(流沙河)
人群中,这些面孔的鬼影;
潮湿的黑树枝上的花瓣。
(余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