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论语孟子选读》名句精选20180604
1.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
2.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论语》)
3.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论语》)
4.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
5. 子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论语》)
6.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论语》)
7.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嘑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孟子》)
8.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论语》)
9. 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孟子》)
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孟子》)
10.孔子之谓集大成者。
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之也。
(《孟子》)
11. 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论语》)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论语》)
孟子曰:“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
(《孟子》)12.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
诗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则。
民之秉彝,好是懿德。
”(《孟子》)
13.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论语》)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论语》)
14.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
15.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
16.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
孟子曰:“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
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
(《孟子》)
17.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
……言必行,行必果。
(《论语》)
18.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
19.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
20. 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论语》)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论语》)
21.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论语》)
22. 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
无耻之耻,无耻矣。
”(《孟子》)
23.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24.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论语》)
25.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26.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
27. 司马牛问君子。
子曰:“君子不忧不惧。
”(《论语》)
28.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29. 孟子曰:"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閒,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
30.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
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元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其为气也,配义与道。
(《孟子》
31.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偏颇的言论,知道它不全面的地方;过激的言论,知道它陷入错误的地方;邪曲的言论,知道它背离正道的地方;躲闪的言论,知道它理屈辞穷的地方。
)(《孟子》)
32.万物皆备于我矣。
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