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田国际行政办公大楼测量技术方案一、工程概述盐田国际行政办公大楼位于明珠立交道路系统南侧,东临进港大道,南为盐田三期码头检查场,西面为保税区货场,本工程地下两层,地上主楼25层,副楼5层,总用地面积24050.51平方米,其中,主楼建筑面积为33292.9平方米,副楼建筑面积为12747.88平方米的矩形框筒结构建筑。
二、现场情况经现场实地踏勘,施工现场大型深基坑开挖形成,边坡进行了喷锚支护技术处理,现场四周通视良好,为施工方便,将平面及高程控制点布置在现场附近位置,并对控制点位每月定期进行观测,以防止位移影响测量精度。
三、编制依据1.执行技术标准a.《盐田国际行政办公大楼》施工图纸;b.业主提供的测量原始点位报告;c.《技术条件书》;d.《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e.《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9)。
2.施工测量流程3.施工测量基本要求施工测量的基本要求是按设计图纸的要求,把建筑物的平面和高程置放到施工场地上去,施工测量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是质量控制和技术指导有效手段。
四、测量所采用的仪器设备1.SET230R、SET2110、SET2110II型全站仪3台,标准精度为(2″);2.DSZ2、DS05型精密水准仪2台;3.DZJ2型激光垂准仪1台,标准精度为(2″)。
五、工程坐标及高程应用应业主要求,本工程平面坐标系统统一采用盐田港施工坐标和行政大楼相对标高盐田理论深度基准面高程系统。
1.深圳独立坐标系与盐田港施工坐标系的换算公式为:A=X*cosa+Y*sina-116971.665B=X*sina+Y*cosa-69332.579其中a=50.00084079A、B坐标系为盐田港施工坐标系2高程系统统一采用盐田理论深度基准面,与黄海高程的换算关系为:盐田理论深度基准面高程=黄海高程+0.58M。
下表为业主提供的平面控制点和水准高程六、平面控制测量1.根据业主提供该测区已有等级控制点水产所、YT02、鱼头山作为本次平面控制的起算数据,对提供坐标按规范要求进行方向值,边长等各项要素检测,对检测成果数据进行精度分析,成果符合规范要求后,再按施工现场的条件情况布设一条以YT02点为起点,水产所为后视,鱼头山为方向检查的一级闭合导线。
2.导线布设的原则:我公司在布设导线时严格遵循从整体到局部,由高级到低级、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
3.导线点选取和布设:导线点应选在稳定,安全,通视条件良好,易于保护,长期保存,便于使用的地方,根据以上原则和施工现场情况,我公司选取了办公大楼基坑四方,共布设6点的一级闭合导线。
导线路线图如下:导线点的埋设是在各控制点选好之后,用电钻在水泥路面和钢筋砼结构井盖钻孔,将不锈钢钉嵌入钻孔内作标心,用水泥填实后作为控制点,做好控制点标志布设点之记,以便查找控制点的位置。
4.导线测量控制点布设好之后,按一级闭合导线进行导线测量,根据本工程的施工精度要求和相关规定,为了保证导线的施测精度,我公司采用了精度较高2″级SET230R型全站仪,对所设导线进行了控制测量,导线边长的观测采用SET230R的往返观测,每次观测二次读数,每条边往返共观测四次读数,考虑到仪器本身的误差,外界环镜的影响以及仪器操作者误差等因素,我公司采用以下措施来提高测量精度,顺时针转动仪器对方向,仪器按时送检。
导线水平角观测,使用SET230R型全站仪,采用方向观测法,按一级导线的测角精度进行角度测量,观测时,将全站仪安置于控制点上严格对中整平,同时,在相邻控制点上安置设带有觇板的反射棱镜,并严格对中整平后,用正倒镜按方向观测法测定两个测回,每一测回的起始度盘配置读数由下式确定。
δ=180/nδ为起始配度盘读数,n为测回数5.一级导线精度及限差: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方向观测法的各项限差垂直角观测的测回数与限差6.导线测量内业计算外业结束后,我公司对外业测量成果进行了计算整理,首先对边长进行了温度气压和加常数及投影面、斜距的改正然后开始平差计算,导线平差采用严密平差软件进行平差,经计算导线平面精度良好,完全满足施工的要求,具体精度见表:一级导线精度统计表七、高程控制测量1.高程系统采用行政大楼相对标高盐田理论深度基准面,与黄海高程的换算关系为:盐田理论深度基准面高程=黄海高程+0.58米。
2.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原则为保证办公大楼建筑的高程控制和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施工场区内建立高程控制网,以此作为保证施工高程控制的首要条件。
根据业主提供的水准点,按四等水准精度要求施测,点位沿用一级导线点位,编号沿用一级导线点编号。
3.高程控制网的施测技术要求按四等水准的观测要求。
四等水准测量的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视线高度要求四等水准测量的测站观测限差4.水准测量我公司于2005年4月21日进行了水准测量,首先用IV-91对盐港10进行了检查,符合规范要求后,以盐港10为起算点,依次经I-1至I-6,然后闭合到盐港10,组成了一个水准闭合环线,按四等水准测量要求用DSZ2自动安平水准仪实施了水准测量。
观测顺序为后-前-前-后。
水准路线图如下:5.水准测量内业计算水准测量的内业计算采用严密平差软件进行平差,经计算高程闭合差为:5.5mm 允许±25.3mm,全长为1.6km ,精度良好,完全满足施工要求。
八、重要分项施工测量实施方案1.±0以下实施方法:(1)建立矩形控制网由于施工现场场地较为平坦,为准确确定办公大楼主副楼位置,保证精度,同时避开施工对柱、墙、板的影响,又能保证进度,拟采用建筑大楼基坑平台上做矩形控制网的方法进行施工测量,定位前必须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总平面设计图》上的红线点坐标,对各控制点距离和角度进行复核,确保各点的准确性,再根据《总平面设计图》上各建筑物角点坐标以及建筑物轴线基础图提供的建筑物各轴线之间的尺寸计算出建筑大楼基坑矩形控制网纵轴2-1、2-5、2-8、1-4、1-10和横轴线2-L、1-E、1-B、2-A0各控制点的坐标,然后根据导线点及建筑物基坑平台矩形控制网上各控制点的坐标换算出各控制轴线的放样数据,作好轴线数据标注。
经过反复计算、复核、确认以上数据无误后,在控制点I-1设站,后视I-2,检查I-4,采用极坐标法进行施放各点,测出矩形控制网上各控制点坐标,再将仪器置在控制点上进行相关点的距离和角度校核,待各点的精度在达到定位要求后,埋设轴线固定标桩,用标桩将位置确定,建立建筑物基坑平台控制网,经自检、复核,再经甲方监理复核认可后,再根据定位图,采用直角坐标法定出各主轴及细部轴线,作为施工放样依据。
(2)高程基准点采用高程传递法,施测方法是先从地面水准点向坑内引测三个基准水准点,具体做法在坑边埋一吊杆,从杆顶挂下一根钢尺,在钢尺下段吊一重锤,重锤的重量与检定钢尺所用拉力相同,先在地面安置水准仪,读出水准控制点I-4上立的水准尺的读数a和钢尺上的读数b,然后搬仪器到坑内,用同样的方法读出钢尺读数。
c和±0以下所设基准点上的水准尺读数d基准点的高程计算: H基准=H1-4+a-(c-b)-d(钢尺头0m读数在上)(3)测设基槽轴线交点位置把全站仪安置在基坑平台矩形控制网上任何一轴线点上,对准对面相应轴线点上,然后将目镜看基坑底定出该轴线点,钉上木桩,两边木桩作标记,依此方法定出其余所有轴线,各轴线相交用木桩做出标记,此标记要经常用仪器复核,以便以后施工校准。
(4)撒出基槽开挖边界白灰线在轴线两端,根据木桩上标定出的基槽,在开挖边界标志上拉通线,并沿此线撒白灰线。
(5)基槽开挖深度的控制根据基轴线测设出墙边宽度线,并根据已知土质情况和设计开挖深度确定挖土放坡,基础开挖放坡线是根据土质资料,施工形式而定,人工挖土和机械挖土放坡不同深度在5m以内的基槽和管沟边的允许最大见下表:a基槽开挖前要严格按照图纸的实际尺寸,根据已经投引过的轴线用钢尺量出尺寸并撒上白灰线,并要专职的技术人员检验后方可开挖。
b在基槽开挖的整个过程中安排专职的测工现场跟踪,以便及时的补撒灰线,确保开挖的质量。
C在基槽开挖的整个过程中要随时安排人员随开挖的进度,随时用水准仪控制开挖的标高,要请甲方监理检验复查,并做详细的原始数据记录,以便归档。
(6)基础垫层标高的控制和弹线a 弹水平控制线用木桩或钢筋打入已经压实的土质基础上,用红色标记来控制垫层标高。
b在垫层上弹线根据木桩或仪器所投放的点等标志,在垫层上用线弹出墙边线或基础边线。
C当用机械开挖时,为防机械碰撞控制点,应把控制点尽量的投引到机械不易碰撞的位置,同时四周要用红白油漆的钢筋围护。
(7)柱墙、梁板定位根据前面所设控制网轴线,用全站仪标出此轴线,然后用钢尺分出其它轴线和墙柱边线,根据主轴线和墙柱边线就可依据图上尺寸,实行梁板定位,定位之后要请专职的测量人员复检,严禁一次成形,同时要上报甲方、监理给于检验,并做详细的记录。
2.±0以上实施方法(1)首层竖向传递定位a.竖向传递点位布置图b.竖向传递预留孔大样图(2)基线控制点的布设主楼是根据轴线(1-E、1-B、1-9、1-2)四条轴相距1米处设(I-1′、I-2′、I-3′、I-4′)等四个控制点。
(3)竖向传递点的精度要求a.光学垂准仪的技术指标及其特点:本工程采用垂准精度为1/30000-1/40000的垂准仪向“天顶”投点,此种垂准仪具有精度高以外,而且使用方便快捷,而操作起来又简易,适合于高层测量施工。
b. 竖向传递点的方法和步骤○1在基准点上安放专用标分划板;○2对基准点进行光学对中和整平;○3进行竖向投点将基准点传递到施工所需测量或控制垂直度的平面上。
○4接收点位用度划分板,投点完后,且固定不移动。
以便后面仪器架设使用。
c.根据前面向上传递出的基准线控制点,我们安置全站仪,测出所需控制基线,据此基线和轴线的关系,用钢尺分出轴线和边线,且用墨线弹上,以固定梁、板具体位置。
(4)高程标高控制我们选用几个基准水准点向上用检验过的钢尺传递水平标高,至少四个点,此水平基点必须用该建筑物以处一个稳定的水准点校核,方可向上传递作标记,并要安置水准仪在几个基准点的中间对几个基准点的复测、检验。
以每层混凝土浇筑完毕,据此标记测出每层的施工标高,并且要把该施工标高点准确的投影到建筑物内部各个墙或柱,并且做明显的标记,以便准确控制各楼层的标高。
3.变形观测及塔吊基座的沉降观测(1)布设变形观测网及塔吊基座的沉降观测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结合平面高程控制网,选取若干个控制点设于柱或墙靠光线明亮的一方,一般根据实际情况埋设高度在设计标高+0.05m且在一条轴线或中心线上。
如下图所示,利用20-25mm的钢筋,一端弯成90゜角,顶部加工呈球状,另一端制成燕尾形或弯成钩状埋入墙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