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测量施工技术方案

测量施工技术方案

测量施工方案编制:复核:审核:目录一、编制依据 (2)二、工程概况 (2)三、施工准备 (2)1. 人员配备 (3)2. 测量设备的配备 (3)3. 了解设计意图,认真熟悉与审核图纸 (4)四、施工控制测量 (4)五、大桥高程控制测量 (4)六、桥梁施工放样 (5)1. 孔桩定位测量 (5)2. 承台测量控制 (5)3. 墩身测量控制 (6)4. 盖梁测量控制 (6)5. 桥梁支座及支座垫石施工定位放线 (6)6. 支座垫石及支座顶面标高控制 (6)七、何家坪特大桥主墩施工定位测量 (6)1.承台基坑开挖放样 (6)2. 主塔施工测量 (7)3. 主梁施工测量控制 (7)4. 主梁中轴线测量控制 (8)5. 现浇段施工测量控制 (8)八、主桥桥塔施工过程中的变形测量 (9)九、路基施工测量控制 (10)十、竣工测量 (11)十一、施工测量的质量保证措施 (12)巫奉高速A10合同段施工测量实施方案一、编制依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 F80/1-200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二、工程概况本合同段是国家重点公路杭州至兰州线重庆巫山至奉节段中的一段,本合同段路线总体走向由东向西,起点位于重庆巫山县两坪乡溪沟村何家坪附近,经枞树坪、老屋里、丁家咀,止于重庆巫山县龙井乡桂花村岳家岭隧道进口附近,起讫桩号为K22+500~YK24+907(ZK24+924),路线全长2.407km。

其中桥梁共5座(特大桥1座,大桥4座)总长1865.52m。

路基主线左线路基分四段,总长846.86m;右线路基分五段,总长549.48m;本合同段平曲线有2个,竖曲线有3个。

主线整体式路基宽度24.5m,行车道宽2×(2×3.75m),中间带宽3.0 m。

主线分离式路基宽度12.25m,行车道宽2×3.75m。

本合同段中何家坪特大桥主桥为(58+84+180)m三跨一联独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边主梁斜拉桥。

桥址区属构造溶蚀、剥蚀深切谷地斜坡地貌区,地表为缓陡相间的折线型斜坡。

主塔为花瓶型,由塔座、塔墩、下塔柱、中塔柱、上塔柱、上横梁、中横梁、下横梁组成,塔顶高程为481.214m,承台以上塔柱总高151.2m塔柱采用空心矩形截面,顺桥向全宽6.5m,横桥向最宽处为4m,下塔柱顺桥向全宽由6.5m向底部加宽到8.54m,塔墩横向宽10.2m。

主塔与主梁连接触固结,横梁均设有预应力钢绞线。

引桥采用预应力混凝土30米T梁先简支后结构连续。

枞树坪1号大桥、枞树坪2号大桥、老屋里大桥和丁家咀大桥上部构造均采用装配式预制T梁,有20、30、50m三种跨径,均采用连续—刚构混合体系;下部构造桥墩墩高小于50m采用双柱式墩,墩高大于50m采用薄壁空心墩,墩高最高为66.2m。

根据其桥跨结构设计特点,为实现业主期望,达到设计意图,保证桥梁平面几何尺寸的准确性,确保该项工程施工生产顺利进行,我部拟订以下大桥测量控制实施方案。

三、施工准备1.人员配备我部设专职测量组,其主要人员由测量工程师、测量员及测量工构成。

均挂牌上岗,以便明确职责,负责该项目施工全过程的测量放样控制与内业资料审核工作。

2.测量设备的配备:为满足施工测量需要,确保测量控制及放线的质量,我部配备:注:全站仪.水准仪鉴定资料附后。

3、了解设计意图,认真熟悉与审核图纸人员通过对总平面图和设计说明的学习,了解工程总体布局,工程特点,周围环境,建筑物的位置及坐标,其次了解现场测量坐标与建筑物的关系,水准点的位置和高程以及首层±0.000的绝对标高。

在了解总图后认真学习建筑施工图,及时校对建筑物的平面、立面、剖面的尺寸、形状、构造,它是整个工程放线的依据,在熟悉图纸时,着重掌握轴线的尺寸、层高,对比基础,楼层平面,建筑、结构几者之间轴线的尺寸,查看其相关之间的轴线及标高是否吻合,有勿矛盾存在。

四.施工控制网测量本合同段平面控制网是由中交第二勘测设计院施测,重庆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渝东建设分公司(业主方)直接交付我部使用的全线平面控制网。

其成果资料上报监理部批准后,我部直接运用于全线平面施工测量中。

根据施工需要如需增补点,我部将及时上报监理部,在专业监理工程师的指导下,布网时遵循“从整体到局部“的原则,按四等闭合导线控制测量,加密布设满足施工需要的大桥控制桩,为使勘测与施工两个阶段的成果和图件统一,网中使用勘测阶段的点组成一个整体,经内业计算平差满足施工规范精度要求后,报监理部批复。

五.大桥高程控制测量1.该桥高程控制网是由交第二勘测设计院施测,重庆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渝东建设分公司(业主方)直接交付我部使用的大桥高程控制网。

其成果资料上报监理部批准后,我部直接运用于大桥施工测量中。

以后在施工中,根据施工需要如需增补点,我部将及时上报监理部,在专业监理工程师的指导下,采用DSZ2型水准仪配以双面塔尺,按四等水准闭合路线布设足够施工需要的水准点,成果资料经专业监理工程师签认后,上报监理部批准。

2.大桥高程控制网应随工程进度的推进,按四等水准测量方法。

进行定期复核,以确保施工全过程的高程控制准确性。

六、桥梁施工放样1.孔桩定位测量挖孔桩位坐标经计算复核无误后,方可用于施工放样。

根据已布设并经专业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满足施工规范精度要求的大桥平面控制网,我部拟采用全站仪按极坐标法放样待放桩位的中心桩坐标,并设置十字交叉护桩,控制孔桩施工过程中的平面尺寸的准确性及桩位偏差,达到设计图与施工规范要求。

2、承台测量控制因本合同段承台为矩形承台,在孔桩施工完成(即封孔)后,先开挖出承台的位置至承台底标高,再用砂浆将其地面抹平,然后用全站仪按极坐标法精确放样出承台底平面四角坐标,配以钢卷尺丈量四边尺寸,并布设护桩,以便及时复核承台平面位置的准确性,并在承台模板施工完成后,再次采用全站仪对承台的平面位置进行校核,确保承台的平面位置及尺寸,在每一施工断面处采用同一方法精确定位,直至承台施工完毕,施工放样报验单与施工放样记录按规定表格报送专业监理工程师签认。

3.墩身测量控制因本合同段桥墩为矩形墩,在承台施工完成后,用全站仪按极坐标法精确放样出墩底平面四角坐标,配以钢卷尺丈量四边尺寸,并用墨线盒弹出墩身边线,并在墩身模板施工完成后,再次采用全站仪对墩身的平面位置进行校核,确保墩身的平面位置及尺寸,在每一施工断面处采用同一方法精确定位,直至墩身施工完毕,施工放样报验单与施工放样记录按规定表格报送专业监理工程师签认。

4.盖梁测量控制在墩身浇注完成后,采用全站仪极坐标法放样出墩身的中心位置,配以钢卷尺及角尺放出盖梁边线,并铺设底模。

待钢筋绑扎完成后再立侧模,用全站仪对盖梁的角点及中点进行校核,确保盖梁的平面位置及尺寸,在每一施工断面处采用同一方法精确定位,直至盖梁施工完毕,施工放样报验单与施工放样记录按规定表格报送专业监理工程师签认。

5.桥梁支座及支座垫石施工定位放线:依据施工设计图的墩顶帽上的平面位置几何尺寸,计算各个支座的中心点坐标,全站仪按极坐标法测设支座中心于顶帽面,将其切.法线方向线用墨线标定,以此满足支座垫石安装.施工的设计要求。

6.支座垫石及支座顶面标高控制:所有支座安装就位后其顶面标高与设计标高一致,其误差不大于设计、规范要求。

七.何家坪特大桥主墩施工定位测量:1.承台基坑开挖放样该桥主墩承台为矩形承台,其平面尺寸为33*20米,根据设计图纸的平面几何尺寸,计算出承台四角的平面坐标,用全站仪按极坐标法精确放样出承台定位坐标。

依据以布设并报经监理部认可的水准基点引测高程至承台周围适当一处,其往返测量闭合差满足规范之允许值后,在承台开挖的同时,及时进行坑底标高测量,以保证主墩承台在施工的各个环节上高程控制的准确、及时性。

2.主塔施工测量本桥为独塔双索面三跨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主塔塔高为151.2m(自承台顶至塔顶),桥面以上部分高96.2米,自上而下分为上、中、下塔柱。

中、下塔柱为倾斜塔柱,下塔柱倾斜度1:3.8648,中塔柱倾斜度1:3.8235。

其中桥面以下为下塔柱(高25.5m)。

桥面以上为中塔柱(高39m),单箱单室截面,外形尺寸顺桥向为6.5m、横桥向为4m,下塔柱顺桥向全宽由6.5m向底部加宽到8.54m,塔墩横向宽10.2m。

中塔柱壁厚为80cm,下塔柱壁厚为100cm。

塔身施工时,首先,我们根据施工设计图所给定的线性几何尺寸,计算出两塔身底平面定位坐标,根据已布设好的大桥控制网,采用全站仪按极坐标法精确放样出其中心坐标。

待塔身施工一定高度(每一施工断面)处后,根据其高度和塔身的倾斜率,计算并放样出塔身施工断面处的中心坐标,同时采用经纬仪三角高程法.全站仪悬高测量法与悬挂钢尺法,精确引测高程至每一塔身施工断面处。

沿用此法直至塔身施工完毕。

3.主梁施工测量控制该桥主梁的基本断面形式是边主梁,截面顶全宽27.5m,截面端面高2.3m,中心高2.575m:主梁顶板厚0.32m。

待主墩标高至设计墩顶后,我们以悬挂钢尺以及经纬仪三角高程法精确引测标高至墩顶设计高程,以保证主梁0#块高程达到设计要求。

待0#段浇注成型后,同样以悬挂钢尺以及经纬仪三角高程法精确引测标高至0#块中心一固定水准桩志上,其高差闭合差满足规范要求后,经专业监理工程师签认后,及作为主梁施工的高程控制点。

4.主梁中轴线测量控制待0#块结构成型后,采用极坐标法在大桥南北两端沿主梁中轴线各精确放样一中轴线控制桩,采用穿线放线法精确定向后,沿视线方向定出主梁中轴线,于梁顶.梁底各定一中线点,待主梁一号段滑移.安装并浇注成型后,同样采用上述方法盘左盘右观测于1#段顶板和主梁底板根据梁段长度,用红油漆点沿视线方向定出中轴线控制点。

直至箱梁合拢段同样采用上述方法盘左盘右观测,红油漆点沿视线方向定出中轴线控制点。

5.现浇段施工测量控制:在现浇段支架施工前,首先用全站仪放样出其主线走向,现浇段底板模行就位后,我们根据设计图所给定的曲线要素中已知数据,计算并复核其中心及两侧平面坐标,每隔2.0米放样出其平面坐标(弹出墨线以保证其结构的准确性),同时采用水准仪配以5米铝合金塔尺以监理部批复后的水准基点引测高程,根据竖曲线要素计算出其每段高程,根据设计高程与视线高测量出其每一断面处的设计高程,用红油漆将其位置标注于底板侧模两边,以保证其线形顺畅,满足结构的设计要求。

6.各测量项目允许偏差八.主桥桥塔施工过程中的变形测量1.本工程变形测量的主体是主梁标高及主塔位移。

2.变形观测采用经复测合格的施工区水准基点为依据。

3.技术要求及观测方法(1).水平位置观测:待主墩承台浇注完成,主塔基础成型后,沿两主塔塔座方向,前后各打两个控制桩,采用拨角放线法,在其垂直于桥轴线方向上沿置镜点前后各打两个控制桩,该桩即作为主墩桥塔施工过程中的水平位移观测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