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各工种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

各工种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

目录一、砂浆、混凝土搅拌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 (2)二、砌筑作业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 (2)三、混凝土施工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 (3)四、抹灰作业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 (3)五、材料加工(金属、大理石、木制品、石膏制品、钢筋、木模板)人员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 (4)六、热熔型防水卷材作业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 (5)七、油漆涂装作业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 (6)八、焊接作业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 (7)九、沥青路面铺摊作业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 (8)十、机械操作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 (8)十一、隧道施工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 (9)十二、爆破作业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 (10)十三、架工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 (11)十四、高原作业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 (12)十五、沥青混凝土生产作业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 (13)十六、电工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 (14)十七、凿岩作业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 (14)十八、打桩作业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 (15)十九、防腐作业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 (16)二十、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驾驶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 (17)一、砂浆、混凝土搅拌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1、作业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应掌握本工种职业卫生安全知识和防护技能,对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卫生措施有基本了解。

2、操作人员在生产现场区域作业时,必须严格遵守劳动纪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防尘口罩、耳塞等劳动防护用品。

3、若现场搅拌砂浆、混凝土,应对搅拌站地面进行硬化。

搅拌棚应采用全封闭或半封闭,并在搅拌机上料上部设置喷淋设施。

贮存水泥和使用水泥应设置降尘措施。

4、砂、石材料堆放场地应设围挡维护、并应覆盖。

5、作业人员应尽量在上风口工作,并经常对现场进行增湿,防止粉尘飞扬,减少危害,保证粉尘浓度不超过国家卫生标准。

6、应定期检测工作场所危害职业健康的有毒有害因素,如有超标,应采取整改措施。

7、生产现场及所属设备、管道经常保持无积水、无油垢、无灰尘,不跑、冒、滴、漏,做到文明生产。

8、作业人员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健康体检。

二、砌筑作业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1、作业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应掌握本工种职业卫生安全知识和防护技能,对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卫生措施有基本了解。

2、操作人员在生产现场区域作业时,必须严格遵守劳动纪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防尘口罩、安全帽等劳动防护用品。

3、作业人员应尽量在上风口工作,并经常对施工现场进行增湿,防止粉尘飞扬,减少危害,保证粉尘浓度不超过国家卫生标准。

4、应定期检测工作场所危害职业健康的有毒有害因素,如有超标,应采取整改措施。

5、对生产现场经常性进行检查,及时消除跑、冒、滴、漏现象,做到文明、清洁生产,降低职业危害。

6、作业人员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健康体检。

三、混凝土施工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1、作业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应掌握本工种职业卫生安全知识和防护技能,对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卫生措施有基本了解。

2、操作人员在生产现场区域作业时,必须严格遵守劳动纪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防尘口罩、耳塞、安全帽等劳动防护用品。

3、作业人员应尽量在上风口工作,并经常对现场进行增湿,防止粉尘飞扬,减少危害,保证粉尘浓度不超过国家卫生标准。

4、应定期检测工作场所危害职业健康的有毒有害因素,如有超标,应采取整改措施。

5、对生产现场经常性进行检查,及时消除跑、冒、滴、漏现象,做到文明、清洁生产,降低职业危害。

6、作业人员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健康体检。

四、抹灰作业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1、作业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应掌握本工种职业卫生安全知识和防护技能,对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卫生措施有基本了解。

2、操作人员在生产现场区域作业时,必须严格遵守劳动纪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防尘口罩、安全带、安全帽等劳动防护用品。

3、作业人员应尽量在上风口工作,并经常对现场进行增湿,防止粉尘飞扬,减少危害,保证粉尘浓度不超过国家卫生标准。

4、应定期检测工作场所危害职业健康的有毒有害因素,如有超标,应采取整改措施。

5、从事外墙抹灰作业人员应进行严格的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有高血压、恐高症、癫痫、晕厥史、梅尼埃病、心脏病及心电图明显异常(心律失常)、四肢骨关节及运动功能障碍等职业禁忌症的从业人员禁止从事高处作业。

6、夏季高温环境下作业,应控制好作业时间,持续接触热后必要休息时间不应少于15min。

休息时应脱离高温作业环境。

当气温高于37°C时,作业人员一般情况应停止施工作业,也可以降低劳动强度,采取轮流作业的方式,增加工间休息次数。

同时,作业者应准备含盐饮料(含盐量为0.1%~0.2%)7、对生产现场经常性进行检查,及时消除跑、冒、滴、漏现象,做到文明、清洁生产,降低职业危害。

8、作业人员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健康体检。

五、材料加工(金属、大理石、木制品、石膏制品、钢筋、木模板)人员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1、作业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应掌握本工种职业卫生安全知识和防护技能,对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卫生措施有基本了解。

2、操作人员在生产现场区域作业时,必须严格遵守劳动纪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防尘口罩、耳塞等劳动防护用品。

3、现场加工材料,应设置专用的加工区,保证加工区域通风良好。

4、作业人员应尽量在上风口工作,并经常对现场进行增湿,防止粉尘飞扬,减少危害,保证粉尘浓度不超过国家卫生标准。

5、应定期检测工作场所危害职业健康的有毒有害因素,如有超标,应采取整改措施。

6、生产现场及所属设备、管道经常保持无积水、无油垢、无灰尘,不跑、冒、滴、漏,做到文明生产。

7、从事金属、大理石、木制品、石膏制品加工的作业人员每周作业时间尽量不超过5天,每天作业时间尽量不超过8小时。

并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健康体检。

六、热熔型防水卷材作业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1、作业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应掌握本工种职业卫生安全知识和防护技能,对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卫生措施有基本了解。

2、进入岗位操作前必须按照不同岗位,正确佩戴防毒口罩(面具)、手套、防护服等劳动防护用品并掌握基本的有毒有害气体自救措施。

3、生产现场应保持通风良好,工作时尽量站在上风侧,减少吸入有毒有害气体的几率。

封闭空间必须要确保送风良好方可施工。

4、施工现场应设置有毒气体的警示标志。

严禁劳动者在施工现场进食和吸烟,饭前班后应及时洗手和更换衣服。

5、严格按照岗位工艺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因违反操作规程而引发安全事故,对未严格按工艺操作规程作业的人员,一经发现要严肃处理。

6、高温环境下作业,应控制好作业时间,持续接触热后必要休息时间不应少于15min。

休息时应脱离高温作业环境。

当气温高于37°C时,一般情况应停止施工作业。

同时,作业者应准备含盐饮料(含盐量为0.1%~0.2%)。

7、应定期检测工作场所危害职业健康的有毒有害因素,如有超标,应采取整改措施。

8、对生产现场经常性进行检查,及时消除跑、冒、滴、漏现象,做到文明、清洁生产,降低职业危害。

9、作业人员应至少每年进行一次职业健康体检。

七、油漆涂装作业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1、作业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应掌握本工种职业卫生安全知识和防护技能,对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卫生措施有基本了解。

2、进入岗位操作前必须按照不同岗位,正确佩戴防毒口罩(面具)、手套、防护服等劳动防护用品并掌握基本的有毒有害气体自救措施。

3、生产现场应保持通风良好,工作时尽量站在上风侧,减少吸入有毒有害气体的几率。

封闭空间必须要确保送风良好方可施工。

4、使用的油漆及稀释剂等有毒有害物品应是正规厂家生产,并附有合格的化学品安全标签和安全使用说明书。

5、油漆及稀释剂等有毒有害物品应存放于专用仓库。

专用仓库应阴凉干燥且通风良好,并且应建立严格的领、发料制度,按计划发放材料,施工现场存放的油漆和稀释剂用量不应超过当班用量。

6、施工现场应设置有毒气体的警示标志。

严禁劳动者在施工现场进食和吸烟,饭前班后应及时洗手和更换衣服。

油漆溅到皮肤上时,不应用汽油或其他有机溶剂擦洗。

7、严格按照岗位工艺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因违反操作规程而引发安全事故,对未严格按工艺操作规程作业的人员,一经发现要严肃处理。

8、离开岗位后,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要对身体及衣服上粘附的污染物进行彻底清理,并及时清洗身体接触有毒有害气体的各个部位,避免污染物进入体内。

9、应定期检测工作场所危害职业健康的有毒有害因素,如有超标,应采取整改措施。

10、对生产现场经常性进行检查,及时消除跑、冒、滴、漏现象,做到文明、清洁生产,降低职业危害。

11、劳动者一旦感觉不适,应停止作业,立即就诊,并向医护人员出示有关化学品标签。

劳动者若刚接触油漆作业,前两年每半年进行一次职业健康体检,两年后每一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

八、焊接作业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1、作业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培训考试合格并取得特种作业证后方可上岗。

应掌握本工种职业卫生安全知识和防护技能。

2、施工作业前,应正确佩戴防毒口罩(面具)、手套、防护服、护目镜等劳动防护用品,并掌握基本的有毒有害气体自救措施。

3、生产现场应保持通风良好,工作时尽量站在上风侧,减少吸入有毒有害气体的几率。

封闭空间必须要确保送风良好方可施工。

条件允许的,应采用焊烟吸尘器进行工程防护。

4、施工前清理作业现场易燃易爆物,备好灭火器材,切断或关闭所切割或焊接设备的电源、水源、风源等,并挂好安全警示牌和职业健康警示牌。

5、严禁劳动者在施工现场进食和吸烟,饭前班后应及时洗手和更换衣服。

6、严格按照岗位工艺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因违反操作规程而引发安全事故,对未严格按工艺操作规程作业的人员,一经发现要严肃处理。

7、高温环境下作业,应控制好作业时间,持续接触热后必要休息时间不应少于15min。

休息时应脱离高温作业环境。

当气温高于37°C时,一般情况应停止施工作业。

同时,作业者应准备含盐饮料(含盐量为0.1%~0.2%)。

8、施工现场固定的焊接场所应尽量使用不透明或半透明的挡板将该区域与其他施工区域分隔,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操作区域,避免紫外线对其他人员的影响。

9、应定期检测工作场所危害职业健康的有毒有害因素,如有超标,应采取整改措施。

10、对生产现场经常性进行检查,及时消除跑、冒、滴、漏现象,做到文明、清洁生产,降低职业危害。

11、劳动者一旦感觉不适,应停止作业,立即就诊。

劳动者应至少每年进行一次职业健康体检。

九、沥青路面铺摊作业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1、作业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培训考试合格并取得操作证后方可上岗。

应掌握本工种职业卫生安全知识和防护技能,对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卫生措施有基本了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