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报告
2019-2020学年第1学期
课设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课程设计题目
AM调幅系统的调制与解调
二、课程设计目的
本次课程设计,我组以AM波的调制和解调为课题,利用Multisim14仿真软件进行仿真验证,以完成AM波的调制与解调。
以正弦波振荡器产生的1.25MHZ高频正弦信号为载波,对2KHZ的正弦波为低频信号,利用高电平调幅的基极调幅方法实现调幅,经过包络检波电路以及RC滤波,最终检出低频正弦信号。
三、系统原理框图及单元电路设计与原理分析
系统原理框图如下图所示:
可见总电路分为三部分,分别为:振荡电路,调制电路,检波与滤波电路。
分别分析各单元电路。
(一)振荡电路:
振荡电路采用西勒振荡电路,它是由放大器和反馈网络组成的一个闭合环路,由放大器和反馈网络两大部分组成。
放大器通常以某种选频网络(如振荡回路)作负载, 是一种调谐放大器;反馈网络一般是由无源器件组成的线性网络。
1.理论分析
振荡电流是一种大小和方向都随周期发生变化的电流,能产生振荡电流的电路就叫做振荡电路。
振荡器起振条件要求AF>1,振荡器平衡条件为AF=1,它说
明在平衡状态时其闭环增益等于1。
在起振时A>1/F,当振幅达到一定程度后,由于晶体管工作状态由放大区进入饱和区,放大倍数A迅速下降,直至AF=1,此时开始产生谐振。
假设由于某种因素使AF<1,此时振幅就会自动衰减,使A与1/F逐渐相等。
本设计中振荡器采用并联改进型电容反馈振荡器。
由于反馈主要是通过电容,所以可以削弱高次谐波的反馈,使振荡产生的波形得到改善,且频率稳定度高,又适于高频段工作。
2.选择元器件
2N2222A小功率通用高频放大管、电容、电感、电阻、直流电源
3.电路原理图
振荡电路电路原理图
(二)调制电路
1.理论分析
基极调幅,就是用调制信号电压来改变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基极偏压,以实现调幅。
低频调制信号电压与直流偏压相串联。
放大器的有效偏压等于这两个电压之和,它随调制信号波形而变化。
在欠压状态下,集电极电流的基波分量随基极电压成正比变化。
因此,集电极的回路输出高频电压振幅将随调制信号的波形而变化,于是得到调幅波输出。
2.选择元器件
2N2222A小功率通用高频放大管、直流电源VBB、Vc(偏执电压)、交流电源(调制Vw和载波Vb各一个)、电感、电容、电阻
3.电路原理图
基极调幅电路原理图
由于基极调幅要使晶体管工作在欠压状态,亦即使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要满足发射极正偏,集电极反偏。
e
e BEQ BQ EQ R R U U I 7
.06-=
-=
)
(e c CQ CC CEQ BQ
CQ R R I V U I I +-=≈
V
U V U k R BC BE 12,15.1则1令e =-=Ω
=
因为2N2222A 为NPN 结,所以上述运算证明发射极正偏,集电极为反偏。
由于通过振荡器得到的载波振幅为6V ,故设置VCC=12V ,Re=1K 设置滤波器的频率f =1/2π(LC)1/2,取C=100pF ,变压器两端的电感取L=100uH
(三)解调电路
二极管检波原理为调幅波信号是二极管检波电路的输入,因为二极管只允许单向导电,所以,如果使用的是硅管,则只有电压高于0.7V 的部分可以通过二极管。
同时,由于二极管的输出端连接了一个电容,这个电容与电阻配合对二极管输出中的高频信号对地短路,使得输出信号基本上就是信号包络线。
调幅波解调方法有二极管包络检波器、同步检波器。
应用最广的是同步检波器,不论哪种振幅调制信号,都可采用相乘器和低通滤波器组成的同步检波电路进行解调。
但是,普通调幅信号来说,它的载波分量没有被抑制掉,可以直接利用非线性器件实现相乘作用,得到所需的解调电压,而不必另加同步信号,所以使用包络检波。
1.理论分析
该电路设置了两个二极管,其中D1用于检正半周期的波,D2用于检负半周期的波。
电路原理图如图所示 2.选择元器件
二极管1N6096、电阻、电容 3.电路原理图
D1
包络检波电路原理图
4.参数计算:
78
.149
.049.0157.15.010*25*2*10*10*10RC nF 37.610*10*25*21
1nF 37.610*10*25*21
r 1C 500490kHz 25k 1,49.0m 2
3
9
-3
3
33
3=-<
===Ω≈=Ω<<≈=Ω>>Ω
<Ω=>>=ΩΩ=ΩΩΩΩ
ππππ③惰性失真:
②频率失真:
取则又因为则①负峰切割失真:,取R C R R R R R m R
R R iz c ma a a 失真分析: 1. 惰性失真
根据前面计算,可得
714
.05.875.8715000max =-=-=V V V m a
98
.0178.02252
max =-≤=⨯=Ωa
a
m m RC RC π
2. 负峰切割失真
因为调幅指数未达到0.8-0.9,调幅指数过小时耦合电容 上的电压不至于影响二极管的工作,所以波形未出现失真
3. 频率失真
R
C
>>⨯⨯⨯⨯=
Ω-9
3
max 10
50210251
1
π
四、单元电路设计及仿真分析
(一)振荡电路
1.电路仿真结果:
仿真波形如图1所示:
图1振荡电路输出波形图频谱图如图2所示:
图2振荡电路输出频谱图
2.仿真结果分析:高频载波频率设置为1.25MHZ,理论周期为0.8us,从波形看出,时间差大概为0.82us,基本符合要求,输出波形近似为正弦波形。
(二)基极调幅电路
1.电路仿真结果:
调制输出波形与调制信号波形如图3所示:
图3基极调幅电路输出波形图
频谱图如图4所示:
图4基极调幅电路输出频谱图
2.仿真结果分析
基极调制过程中由于各级单位电路的影响,波形有了一定的改变,信号幅度明显减少,调幅指数在0.7左右,虽未完成完全调幅,但是功率损耗不大。
波形与理想相似,虽然有毛刺存在,但是不影响观测。
同时基极调幅所需调制功率小。
(三)包络检波原理电路
1.电路仿真结果:
检波输出波形如图5所示:
图5包络检波电路输出波形图
频谱图如图6所示:
图6包络检波电路输出频谱图
RC滤波电路输出波形如图7所示:
图7 RC滤波电路输出波形图
2.仿真结果分析:初始波形不稳定,有较大上移,但是一周期后趋于稳定,检测波形未出现明显失真,较为完好。
放大倍数为A=1/(fp/1+fa),放大倍数过大时波形不明显,由于输入远小于1.25MHz,所以波形差别较大,但并不影响观测。
五、总电路图
六、总结
(一)优点
AM调制电路简单,易设计,可靠性高,并且所需调制功率很小,适合整机小型化模块之间采用电感耦合相连,减小后级回路对前级回路的影响外,同时耦合振荡回路的频率特性曲线更加接近于理想矩形曲线。
(二)不足
振荡波形有些许倾斜,可以改用改进型电路;RC常数不够精确,检波电路的波形初始不稳定,需等波形稳定后再选取波形;解调波形出现延时,应该添加消除延时的模块,同时解调波形幅度过小,按需求可以添加电压放大电路。
(三)设计用元器件
(四)检波电路设计上的问题
1、在包络检波时产生的惰性失真应该如何减小?
答:为了防止惰性失真,只要适当的选取RC的数值,使得电容的放电加快,让它跟上高频信号电压包络就好了。
2、为什么包络检波部分要使用两个二极管?
答:因为正弦波是有正半周期与负半周期,在波形的正半周期,幅值大于0的时候,可以通过其中正接法的二极管,不能通过负接法的二极管,但是当波形进入负半周期的时候,就只可以通过负接法的二极管了。
这就是为了将正、负半周期的波形都检出来。
七、心得体会
由于时间等原因,本次课程实验设计进行得很匆忙,在设计单元电路的时候我和同组的同学遇到了很多困难,在查阅了各种资料后,我们终于完成了仿真。
刚开始设计的时候,由于对模电知识有些遗忘,是我不能准确的完成电路设计和分析,所以本次课程设计不仅让我对高频的的知识有了更深的了解,还让我对于模电的相关知识又一次温故而知新。
对于实验结果我认为有待改进,对于高频的基础知识还需要进一步巩固。
八、参考文献
[1]崔顺,莫岳平,史宏俊,朱肖陈,梁可.基于西勒振荡器的高频功率放大电路设计[J].电工电气,2016(09):29-32.
[2]郑昊祖.二极管包络检波电路的仿真分析[J].成功(教育),2008(11):214.
[3]李健,常红霞,鲁业频.高频电子线路仿真教学改革研究——以调幅及其解调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5(08):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