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中的描写和抒情》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1、明确记叙文中描写,抒情的作用以及注意事项。
2、学会在记叙文中恰当地进行描写,抒情。
学习重点、难点:
记叙文写作中如何描写、抒情。
学习过程:
一、分享微信,解析课题
1、这是我昨天的微信,和大家分享一下。
初来到江南中学,便被这美丽的校园风光吸引。
几缕清风,几分叶落,缀得满地金黄似灯火;一抹清幽,一树花朵,铺了一地琼芳与碎末;一群孩儿,书院围坐,仰起笑脸问客至何处。
史有侠女仗剑走天涯,书有琴师拨弦弄古今。
我无剑无弦,但有你们。
感恩赛课这个平台!感恩承办的学校!感恩我的弦我的剑!
主要用了哪两种表达方式?(板书:描写和抒情)写了哪儿的景(校园之景)抒了什么情?两个字(感恩之情)。
起缘于一个什么事情啊?我们以“何人在何地做何事”的格式概括一下。
(余老师在江南中学赛课。
)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记叙中的描写和抒情》。
我要请刘同学帮我在黑板上记录。
刘同学有请,大家掌声鼓励一下。
记住,我在你的身旁。
来,我们看这几个字。
读。
对于这件事,我说了我眼里看到的,心里想表达的。
接下来,换你们了。
二、扩写训练,领会描抒
1、人物形象不够丰满,从哪些方面入手可以让人物形象丰满些?
2、人物所处的场境是怎么样的?(板书:多样)
3、你对余老师有什么鼓励的话吗?试着表达。
(为什么不说“伟大”发大财?板书:贴切)
展示合作完成的片段。
比较得出:同样的事件,描写能使文章丰满;抒情能使文章感人(板书:丰满;感人)
请大家安静阅读教材,请勾画出刚才我们研讨过程中所出现的相应的知识点。
时间1
分半钟。
)
三、实际操练,运用描抒
1、接下来,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她叫陈星维。
13岁,和同学们一样大小;读初二年级,和同学们念一样的书。
她是我在“国培送教下乡”时认识的学生。
就读于开县百里初中。
百里是我们县最偏远最贫穷海拔最高气温最低的乡镇。
父母生下她不久,就外出打工谋生去了。
她由年迈的爷爷奶奶照看。
陈星维2岁多时,有一次和小伙伴们烤火取暖,不小心摔到了火堆里,是脸朝下扑在了火堆里的摔,然后就成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样子:。
(她现在还会疼吗?这是13,4岁少女光滑的皮肤吗?鼻眼的位置是正常的吗?她照镜子会难受吗?看到人们异样的眼光她会怎么想?)
(请写三,四个描写的句子,可以描写外貌,描写神态,也可以描写自己看到相片的心理。
时间3分钟)
展示两位同学的描写。
(只展示描写的文字)
点评:出这个题目我纠结很久,我无意引导同学们注意陈星维相貌的残缺。
我要
同学们续写的目的是:一是告诉大家具体的描写需要仔细观察;二是直面这种残缺可
以让同学们的恻隐之心成倍放大。
可喜的是,刚才两位同学的描写都有着隐隐的怜悯
和尊重,这足见得同学们的兰质蕙心。
而老师我今天所用的相片和事例都有征得陈星
维的同意。
2、更不幸的事发生了。
请一个同学来读读这两段文字:
①2015年9月2日早上我迎来了一个让我一生都无法接受的消息,我的爸爸他去世了。
当我看见爸爸一个人孤伶伶的躺在棺材里时,我就知道爸爸是真的活不过来了。
②我有两个妹妹,一个弟弟,弟弟才7岁,妈妈一身的病。
我想出去打工养活弟弟和妹妹,可是看到我被烧伤的脸,我怕没人敢要我。
(是谁日夜操劳,让她衣食无忧?是谁张开臂膀,给她温暖力量?是谁在很多人都避开她时,对她关爱如故?她是家里的老大,她要撑起整个家,她撑得起吗?那么小,没有学识,她能想到的唯一办法就是打工,这个办法现实吗?)
要求:①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在横线处续写一段抒情的文字;50字左右。
②单排做第一题。
双排做第2题。
③时间4分钟
两人交换;或者三人交换阅读。
推荐佳作并评价。
请朗读的同学有感情的朗读;倾听的同学认真倾听并准备评价。
评价时围绕抒发对父亲什么情,你产生了什么共鸣来评价。
“对爸爸的心痛不舍”“对今后的彷徨无奈”(哀怨至极,感同身受,心酸无助)
(备用:陈星维的作文图片)
3、我们可以对她说一句话吗?(可引用也可原创)鼓励她勇敢走出人生低谷。
(个人展示)
四、总结收束,勇敢生活
总结:这真是感人的一幕!同学们说着最真情的语言,留下最温暖的文字我都会转达给陈星维。
给大家汇报一下陈星维的近况,政府已经着手援助,陈星维没有失学,一家人的生活也有了保障。
更多的人也向他们伸出援手。
同学们不要担心。
这节课我们听着陈星维的故事,描着陈星维的样子,写着陈星维的心情,懂得了一定的写作技巧,来看板书,记叙文中的描写多样运用可以让文章丰满;抒情贴切运用可以让文章感人。
也一定懂得了更多除技巧以外的东西,我期待同学们因由这个故事而产生的感悟,思考和启发,写成一篇文章,发我邮箱好吗?谢谢大家!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