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测量齿圈径向跳动的各种方法讲解

测量齿圈径向跳动的各种方法讲解


---专业提供 SPC 数据分析软件等机械测量解决方案
易出错。 直接利用数据采集仪连接百分表,采集仪就会自动读取测量的最大值跟 最小值,完全不需要人工去操作。
2)无需人工去处理数据,数据采集仪会自动计算出齿圈径向跳动值。 说明:齿圈径向跳动计算公式已嵌入数据采集仪软件中,当测量完毕后数据采集 仪会马上计算出齿圈径向跳动值, 无需人工再去把测量的数据输入电脑进行数据 分析,可以减少人工计算数据的繁琐工作,而且测量效率高。
利用数据采集仪连接百分表来测量齿圈径向跳动的优势: 1)无需人工用肉眼去读数,可以减少由于人工读数产生的误差; 说明:由于测量齿圈径向跳动时,需要测量到最大值跟最小值,最后的齿圈 径向跳动值为 Fr = rmax - rmin , 但是如果由人工去读数时,很难直接判断出哪次 是最大值, 哪次是最小值, 这就需要多次去测量去判断, 这样就很容易判断错误, 而且当一台偏摆仪一次性连接几个百分表来同时测量时,那工作量会更大,更容
---专业提供 SPC 数据分析软件等机械测量解决方案
4、测量步骤: 1) 按被测齿轮模数选择适当的测头,将测头装在指示表上; 2) 移动顶针架滑板 12,使被测齿轮位于测头之下.并按上节所述,调节指示表架 的上下和角位置,然后紧固立柱 1 后面的调节螺钉,再转动 指示表右下角的 微调手轮 3 进行微调,使指针指零; 3) 逐齿测量,逐一记下读数,填入报告表中。 4) 求出齿圈实际跳动值,并作出结论。 5) 处理测量结果并判断合格性。
3、仪器的调整与使用 本仪器主要由顶针架 14 和 指示表 2 及其安装支架两大部分组成.将带心轴的被 测齿轮安装在两顶尖 78 上拧紧螺钉 9 和 10,心轴顶尖孔与顶尖间无间隙。安装 时要注意勿使齿轮下落砸坏仪器。 1)根据被测齿轮是圆柱还是圆锥齿轮,安置好指示表支架 5 的角向位置,同时按 被测齿轮的直径大小转动升降螺母 6,是指架作上下移动,并固定在某一适当 位置,以指示表侧头与被测齿轮在齿间内接触\表针大致向零度数为度.
---专业提供 SPC 数据分析软件等机械测量解决方案
测量齿圈径向跳动的各种方法讲解
---专业提供 SPC 数据分析软件等机械测量解决方案
摘要:主要介绍齿圈径向跳动的测量方法,包括传统的人工读数方法以及如何利 用太友科技数据采集仪连接百分表来实现高效测量齿圈径向跳动。
一、 齿圈径向跳动
齿圈径向跳动是指齿轮在一转范围内,测头在齿槽内活在轮齿上与齿高中部与 齿的双面接触,测头相对于齿轮轴心线的最大变动量。它主要反映齿轮运动误差 中因基圆的几何偏心所引起的径向误差分量。合公法线长度变动相组合可评定 6-8 级精度的齿轮,倘单独控制则只能评定 9 级以下低精度的齿轮。
Fr = rmax - rmin
合格条件: Fr ≤ Fr 为合格
方法二:利用数据采集仪连接百分表实现高效测量 1、 测量仪器 偏摆仪、百分表、QSmart 数据采集仪。
2、测量原理 数据采集仪会从百分表中自动读取测量数据的最大值跟最小值, 然后由数据采集 仪软件里的计算软件自动计算出所测产品的径向圆跳动误差, 最后数据采集仪会 自内, 如果所测径 向圆跳动误差大于径向圆跳动公差值,采集仪会自动发出报警功能,提醒相关操 作人员该产品不合格。
3)测量结果报警,一旦测量结果 Fr 大于 Fr 时,数据采集仪就会自动报警。 说明: 只有当 Fr ≤ Fr 时, 该零件才算符合生产要求, 才算合格, 反之则不合格。 一旦测量结果大于齿圈径向跳动公差值时,数据采集仪就会发出报警功能,提醒 相关人员该零件不符合生产规格要求,需要进一步去完善,这就可以进一步提高 测量效率。
3、测量步骤 1)将偏摆仪活动顶尖定位手柄松开;
---专业提供 SPC 数据分析软件等机械测量解决方案
2)将活动顶尖及固定顶尖之间的距离调节到与工件长度相当的位置;
3)锁紧活动顶尖定位手柄;
---专业提供 SPC 数据分析软件等机械测量解决方案
4)压下轴固定手柄,将工件两端中心孔对齐两顶尖,放开轴固定手柄,将工件 固定好;
二、 齿圈径向跳动测量方法
测量齿圈径向跳动 的工作原理与测量径向跳动相似,通常可以在 通用的跳动仪 上测量。 方法一:传统人工读数方法 1、仪器设备
---专业提供 SPC 数据分析软件等机械测量解决方案
2、测量原理: 齿圈径向跳动 Fr 是指在齿轮一转范围内,测头在齿槽内或齿轮上,于齿高中部 双面接触, 测头相对于齿轮轴心线的最大变动量。它主要是由齿轮加工中毛坯安 装的几何偏心和齿轮机床工作台的跳动或插齿刀的偏心等引起的。 这种误差将使 齿轮传动一周范围内传动比发生变化,属于长周期误差。为了测量各种不同模数 的齿轮,仪器备有大小不同可换的球形测量头,此外仪器还备有两支杠杆。 外接触杠杆——成直角三角形,用于测量端面及伞齿轮; 内接触杠杆——成直角形,用于测量内孔的跳动及内齿轮的跳动。 本实验因是测量圆柱直齿轮齿圈径向跳动,不需要选用内外接触杠杆。测量时直 接把球形侧头接在指示表的量杆下即可。
2)根据被测齿轮模数大小,选择相应直径的指示表侧头.为使测头在齿轮分度圆 处接触,测头直径按式 d=1.68 m 决定. 3)测量时应上翻扳手 4,提起指示表测头后 才可将齿轮转过一齿,在将扳手轻 轻放下,使测头与齿面接触.指示表侧头调零(旋动微调手轮3)开始逐齿测取 读数,直至侧扁全部齿间为止。最后当指示表侧头回到调零齿间时,表上读 数应为零。若偏差超过一个格值应检查原因,并重新测量。 4)在全部读数记录中,取其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即为被测齿轮的齿圈径向跳 动 Fr
5)将百分表安装到表座上;
6)调节表座杆,使百分表底端轻触到待测圆柱面,并将百分表调零.
---专业提供 SPC 数据分析软件等机械测量解决方案
7)用数据采集仪连接好百分表:
8)开始测量,转到零件一边,采集仪会自动采集仪读取测量的最大最小值,多 测量几个位置。 9)数据处理:数据采集仪软件里已嵌入计算圆跳动误差的公式在里面,采集仪 会自动计算圆跳动误差值,无需人工去计算跳动误差值。 10)分析结果:数据采集仪会自动根据所测得的跳动误差值,以轴类零件规定的 圆跳动公差值进行比较,一旦圆跳动误差值大于圆跳动公差值,则系统会自 动报警,表示该轴类零件测量结果不合格。 11)测量完成后将工件拿下,收好偏摆仪百分表以及数据采集仪,清除在偏摆仪 上留下的污垢,并做好导轨和顶尖的润滑工作。
以上讲述了齿圈径向跳动的两种测量方法, 在实际测量中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和设 备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 但最终目的都是尽可能的减小齿圈径向跳动误差,在节 约成本的情况下,提高径向跳动的精度,达到生产所需要的精度值,其中利用数 据采集仪连接百分表来测量是操作最简单,效率最高一种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