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齿轮齿圈径向跳动精编版

实验齿轮齿圈径向跳动精编版

实验齿轮齿圈径向跳动
精编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实验二齿轮齿圈径向跳动的测量
实验人员:李洲,刘自成,龚佳健 实验温度:t=17℃ 实验时间:4月6日 指导教师:杨浪萍,张楚书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测量齿圈径向跳动误差的方法;
2、加深理解齿圈径向跳动误差的定义。

二、实验内容
用齿圈径向跳动检查仪测量齿轮的齿圈径向跳动误差r F ∆。

三、实验仪器说明及测量原理
测量齿圈径向跳动误差可用齿圈径向跳动检查仪、万能测齿仪等测量。

图为跳动检查仪的外形图。

被测齿轮与心轴一起装在两顶针之间,两顶针架装在滑板上。

转动手轮,可使滑板作纵向移动。

扳动提升手柄,可使指示表放下进入齿槽。

为了测量不同模数的齿轮,仪器备有不同直径的球形探测头。

图齿圈径向跳动检查仪
齿圈径向跳动误差r F ∆,是指在齿轮一转范围内,测头在齿槽内或轮齿上,于齿高中部双面接触,测头相对于齿轮轴线的最大变动两。

如图所示。

为了使测头球面在被测齿轮的分度圆附近与齿面接触,球形测头的直径p d 应按下式选取:
p d =(2-1)
式中m 为齿轮模数(mm )
图测量原理
四、测量步骤
1、根据被测齿轮的模数,选择适当的球形测头装入指示表的测量杆下端;
2、将被测齿轮和心轴装在一起的两顶尖之间,拧紧顶尖座锁手轮和顶尖锁紧手柄;
3、旋转手轮,调整滑板位置,使球形测量头位于齿宽中部。

借升降螺母和提升手柄。

使是指表下降,直至测头伸入齿槽内且与齿面接触。

调整指示表,使其指针压缩约1-2圈,拧紧表架后面的紧固旋钮;
4、球形测头伸入齿槽最下方即可读数,每测完一齿,抬起提升手柄,使球形测头进入第二个齿槽与齿面接触,以此类推,逐齿测量并记录指示表的读数;
5、根据齿轮的技术要求,查出齿圈径向跳动公差r F ∆,判断被测齿轮的合格性。

五、被测对象
图被测对象
齿轮基本参数见表1-1。

表2-1齿轮基本参数 六、被测数据 记录员:刘
自成
表2-2第一次测量数据
表2-3第二次测量数据
表2-4第三次测量数据
表2-5第四次测量数据
表2-6第五次测量数据
表2-7第六次测量数据
表2-8第七次测量数据
表2-9第八次测量数据
表2-10第九次测量数据
表2-11第十次测量数据
表2-12测量平均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