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古诗词鉴赏技巧ppt资料讲解

中考古诗词鉴赏技巧ppt资料讲解


【例4】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A.“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两句即景设喻,说自己
像远飞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归雁”一样进入“
胡天”,这样既写景,又叙事,一语两指,贴切自然,流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
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问)“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运用了什么
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用典。把自己比作魏尚,含义是:什么时 候朝廷能够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呢。 比较委婉含蓄的表达希望朝廷能派人来赦免他的 罪名,让他有机会到西北边防抵抗外敌入侵。
【例3】选出下列对这首诗解说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B)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
阳西下,断肠人天涯。
A.“枯藤老树昏鸦”一句描摹了一幅秋暮思归图,“
枯”“老”“昏”营造出暗淡凄凉的氛围,衬托游子内
心的哀伤。
B.“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则描绘出一幅清新秀丽的秋
郊庄户图,热情赞颂家乡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回到家乡
【例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 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 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翰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 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幕雪下辕门,风 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 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问)“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使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例1】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 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 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 志。 (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步骤一(景)这首诗勾勒了大海吞吐日月,蕴涵万千 的景象。
步骤二(情)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统一中国、建 功立业的政治抱负。
三、答题技巧 第一种模式 【内容情感型】 提问方式: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选出下列对这首诗解说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答题步骤: (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 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 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 美。 (2)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 如光答“表达了作者的抱负或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 有怎样的抱负或怎样的情怀。
(答)“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 人自己,而“千帆”和“万木”则比喻在贬谪之 后那些仕途得意的新贵们。采取这一联所表达的 哲理:没落的事物就让它没落吧,新生事物必然 要发展起来,社会在前进,前景无暇美好的道理。
【例3】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答)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以梨花比雪,雄奇明丽, 新颖独特,落笔传神。不只写出了雪来得突然,写出了雪 的铺天盖地,而且以春天比喻冬天,把冬天写出春意,情 调乐观而昂扬。
【例2】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 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 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 (问)“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哲理?
的喜悦之情。
C.“西风瘦马”一句,“西风”即秋风,一个“瘦马
”既写出路途的辛劳,又写出了生活的艰辛。
D.末句是在前面写景的基础上直接抒情,抒发了长
年漂泊的游子深切的思乡之情。
【例4】对这首诗分析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 C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
家新燕啄新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
中考古诗词鉴赏技巧 复习目的:掌握古诗鉴赏基本术语,
熟悉各类题型,提高解题能力。 一、导入
诗词曲的赏析,今年已成为中考题型 之一。它是我们初步欣赏文学作品能 力的一种常见题型。今天,我们就一 起来探讨这类试题的做法,希望能达
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二、那么中考诗词赏析的基本考点 有哪些呢? 1、诗词曲的思想内容、情感倾向; 2、诗词曲所运用的表现手法、表达 方式; 3、诗词曲的名句赏析、语言品味。
【例2】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 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 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 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问)“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这诗 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 情?
步骤一(景)这诗句描写了崇山峻岭间,孤烟袅 袅、 残阳西沉、孤城紧闭这样一幅塞外风光。 步骤二(情)抒发了守边将士壮志难酬、思念故 乡的情怀。
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它描绘了刚刚披上春装的西湖春意
盎然的景色,抒写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春光的喜爱。
B.第三、四句中,诗人抓住了“争”“啄”这两个极具表
现力的词语,勾画、渲染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
衔草的动态画面。
C.五、六两句,作者看到的是一派繁花盛开、花团锦簇的
美丽景象,而浅浅的小草,翠绿如茵,刚刚能将马蹄埋没
D.结尾处诗人来到绿树成荫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美不
胜收,让人久久不忍离去,他不禁发出“最爱”这样的感

第二种模式 【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 (1)这句诗有什么含义,在表达 上有什么好处? (2)诗歌中多处用到某种写法, 请找出一例,并简要说说这样写 的好处。
鉴赏技巧: 1、掌握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 排比、设问、反问等) 2、掌握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 重点掌握描写和抒情) 3、掌握其他表现手法(对比、衬托、渲染、用 典、联想、想象、情景交融、动静结合、虚实 相生等) 答题步骤: 步骤一:(用什么手法) 步骤二:(写什么内容) 步骤三:(有什么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