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现状和策略

浅谈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现状和策略

浅谈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现状和策略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推动下,英语教学正从知识型教学转变为能力型教学,重点培养听、说能力,读写能力为辅,以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语用能力。

随之而改变的是教材重视语言功能,老师忽视语法功能。

语法,慢慢成为了大家避而不谈的灰色地带。

其实英语能力的综合提升,需要语法知识作为强有力的纽带,否则学生理解上支离破碎,运用语言频繁出错,语言表达左支右拙,直接影响语言交际能力的提升。

目前,小学英语语法面临教学形式单一、内容枯燥乏味的严峻现状,本文就针对这些现状作策略分析。

一、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重要性
英语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律,它赋予语言以结构系统,指导语言正确、贴切地表达思想和传递信息。

它有严密、科学的体系,是结合语言和语意的枢纽,是组词成句的粘合剂。

【刘树伟. 浅谈高中英语语法[J]. 青春岁月, 2016(15).】因此语法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小觑。

小学的语法更不能一味地“填鸭式”教学,而是要让学生在学习一门外语时保持语法意识,懂得寻找语法规则,学会归纳语法规律,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虽然小学生特殊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等对其语言输出、甚至英语学习有一定的阻碍,但是学好语法能很好地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从而建立语用自信心,为将来进一步学习英语打下基础。

在小学阶段,语法知识教学和语言能力培养需要相辅相成, 才能相得益彰。

二、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现状
1、忽视语法教学,教学形式单一
新课程标准改革下,大部分老师着眼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往往对语法教学存在忽视的情况。

目前江苏省全面使用译林版新教材,其中高年级教材增加了Grammar time板块,其目的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有明确说明:“语法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习和掌握基本的语法规则,以指导他们更好地进行听、说、读、写训练,帮助学生提高英语运用的能力。

”教材的革新变化,让老师们措手不及。

因此,很多老师每每上到语法板
块,都不知所措,授课形式仍旧以传统的知识灌输进行着,教学方式单一无趣。

老师抱怨自己上课像在唱独角戏,教了无数遍,学生也记不住。

师生在语法板块少有互动,长期达不到共鸣。

2、语法内容太枯燥,学生有畏难情绪
兴趣是一种内在动力,学生一旦对所学内容有兴趣就会产生强有力的学习动机。

与教材中有趣的故事、诙谐的动画、押韵的小诗和动感的歌曲相比,语法大多冗长、枯燥,部分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一直处于被动状态,对语法知识也是一知半解。

随着年级的上升,语法内容越发变难,而学生认知水平、理解能力有限,这导致有些学生对学习英语产生畏难甚至抵触情绪,久而久之形成了学生死记硬背语法,却容易忘记的恶性循环,学习兴趣也每况愈下。

三、针对小学语法教学的几点策略
1、在游戏中教学语法——在玩中学、在学种玩
在译林版英语5B Unit6 In the kitchen 语法板块,教学现在进行时态的一般疑问句时,我将句型结构巧妙地设计成了一个汉堡包。

汉堡包中有四层,最上面的面包是be动词,中间的蔬菜是主语、下面的肉是doing,最下面的面包则是句中的其他部分,学生能轻松记住这样生动、形象的句子结构。

be动词
主语
doing
其他
为了检查他们是否牢固地掌握,我还设计了一个制作汉堡包(造句)的游戏。

游戏中,出现汉堡包的蔬菜(主语)和肉(doing),请同学们根据所给的主语和doing造句。

例如:(蔬菜)Helen (肉)sweep the floor
汉堡包:Is Helen sweeping the floor?
游戏搭配音乐,学生的参与度极高。

语言能完整地、准确地输出,对他们来说,也增强
了语用自信心,真正实现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的新理念。

2、在情境中教学语法——创意生活情境,让语法与生活“有机”结合
特定的情境以生活为依托,是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内容。

其实情境不仅能激发兴趣,还能帮助学生唤醒生活经验、主动探究、丰富感知。

本课,我设计了根据特定情境用现在进行时态的一般疑问句猜测的环节。

情境一:在公园里,一群孩子们在玩耍,他们正在做什么呢?请同学们猜猜看。

情境中出现的第一个人物是Mike。

通过Mike的半个身体动作倾向:
学生1:Is he fishing?
学生2:Is he skating
学生3:Is he playing football?
最后揭晓答案,Mike is playing football. 学生3猜对,获得奖品。

情境二:Billy的生日聚会上,孩子们正在做什么呢?请男女生两组同学分别在20秒钟内用现在进行时态的一般疑问句进行猜测,小组内不能重复,猜测越多的小组获胜。

最后将Billy生日聚会的情况通过录音呈现,让学生进行核对,猜对的同学有奖品。

这样与生活“有机”结合的创意情境,还要通过猜测才能知晓答案,让学生又熟悉又兴奋。

3、在故事中教学语法——绘本故事巧应用
所谓故事,是一个完整的语言素材,包含了特定的语境、人物和情感教育等。

故事教学能帮助学生通过故事情境完成语言输入,进而了解语言的意义和语用情况。

例如本课的最后巩固训练环节,基于学生已经掌握了现在进行时态的一般疑问句,我设计了绘本故事《父与子》,让学生将一家三口的对话补全完整。

(旁白)Dinner is ready. There are _______ on the table.
Father:Mm, yummy.
Mother: Where is Jim? Is he _______?
Father: Let me see.
(In Jim’s bedroom)
Father: Jim, are you __________?
Jim: No. I’m ___________.
Father: It’s time for dinner.
Jim: OK.
Father: What book? Let me have a look.
(In the living room.)
Mother: Where is your dad? Go and see.
(In Jim’s bedroom)
Jim: Dad, are _________?
Father: Yes, it’s so funny.
(Now they are reading together.)
Mother: _____________
这里,老师先示范开头部分,让学生知道横线处要填现在进行时态的一般疑问句。

然后告诉学生先整体感知绘本故事,再通过想象,和小伙伴讨论、猜测出更多他们正在做的事;最后妈妈说的话,可以根据不同的心情,给予不同的答案,可以疑惑、生气或者其他情感态度。

本篇绘本故事,图文诙谐有趣,为学生提供了真实、自然的语言输入,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自主归纳语法规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充分发挥发散性思维和想象力,进而丰富情感体验。

最后请学生四人一组,将故事演绎出来,有些学生甚至加上自己的语言,模仿着一家人不同的声调,演绎得惟妙惟肖。

我想,这就是故事教学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刘树伟. 浅谈高中英语语法[J]. 青春岁月, 2016(1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