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没有参加国培前,我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就一直存在一个疑惑:小学英语学语法知识该不该教,以及如何教。
大家都知道,对于成人来说,英语语法知识是枯燥难懂的,更何况对于十多岁的学生来说呢。
因此,如何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潜移默化的接受语法知识,是我此课题将要研究的方向和目标。
关键词:小学英语;英语语法;隐形练习;归纳总结;适量教学
一.前言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
语言知识是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语言能力的基础,没有扎实的语言知识就不可能具有较强的语言能力,只有当人们既掌握了语音、词汇和语法知识,又具有语言功能和话题方面的知识时,才能得体、有效地运用语言。
具了解,目前的英语语言教学只重在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纵使涉及到语法知识,有些教师也只是一带而过。
然而,我们都知道,语法教学和英语语言的交际功能之间也并不相互抵制,反而相辅相成,都是发展语言技能的重要基础。
小学英语语法所涉及的范围是一些基础的语法点,既然学生学习英语是为了正确的使用这种语言,那么学生有必要懂得语法知识。
即使消息阶段对学生的要求不高,但是学生为了打下坚实的基础,他们必须懂得何谓语法。
二.如何进行小学英语语法教学
如果把英语的教学过程比作一个游戏,那么语法知识就如同游戏规则。
游戏规则是整个游戏的灵魂,与游戏的操作运行、手段模式和趣味性并无冲突。
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并不排斥语法教学,在交际性教学过程中融合语法知识教学、适时适度地组织学生进行语法学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极大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
我们要改变过去只要口语交际而忽视语法教学的现状。
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教学目标,采用相应的教学手段,使英语语法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更加“儿童化”,让学生能够轻松的掌握好语法知识。
那么在小学英语中,该如何去开展语法教学,使枯燥的语法知识生动有趣呢?
(一)备教材。
教师深入了解正确把握全套教材,抓住暗藏在语言材料中的语法项目,理顺每册书和各单元之间的语法联系,把握好这一语法项目在教材中的分布规律,对一些重、难点的内容及早渗透。
以人教版小学英语教材为例,三至六年级的英语教材,重难点突出,课本上提供了大量的交际场景。
由单词、词组逐渐深入到句子。
重点句型都用不同颜色描出来了。
教师很容易把握好每单元的重难点内容,语法知识。
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深入思考编者的意图,明确教学大纲,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
而且每单元的各个部分之间,单元与单元之间,年级与年级之间的知识点都相互关联,语法知识也是由简到难。
因此,我们要在小学三年级的英语教学中就让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而不是强加灌输,那么在以后的英语教学中,学生学习英语就会变得更加轻松愉快了。
(二)备学生。
教师从小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点出发,充分进行隐性教学。
要改变过去课堂里大量地进行机械性操练,使语法教学枯燥无味,导致学生学起来很难,从而对语法学习产生抵触情绪。
小学生的语法意识的培养实际上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用一个教学案例来谈谈:在小学三年级的英语教学中,学生已经对be 动词有了初步的认识,他们能够说一些简单的句子,比如:she is a girl.或者You are a boy.还有I am a student.等。
这时,我们不需要把be动词的用法特别的提出来讲,只要在讲到这些句子的时候,在be动词上用不同颜色的笔标记出来,引起学生的注意,老师提问,让学生找出这些句子中的不同点,学生很容易就会发现,教师只要给予评价,适当的点拨。
再例如我们要教apples,我们不要直接用one__ tow___ three___这种机械模式进行反复操练。
而是可以用ppt 给学生呈现一棵结
满红苹果的苹果树,让学生来进行摘苹果游戏,并同时进行课堂评价,从而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名词的复数形式。
(三)借助媒体,坚持创设真实性的语言情景,帮助学生理解、运用语法规则,形象学语法。
语言形式的出现时需要一定的语言情景的。
创设真实性的语言情景,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意义和了解语言用法。
使他们在较有意义的情景中进行操练巩固。
语法是为交际服务的,离开了语境,语法就是孤立的。
有时候,为了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教学任务,有些教师会把短文中的单词挑出来,仅仅理解单词在句子中的意思。
学生没有真实的语境,就是死记硬背单词,效果很差。
如今的电子白板给了我们教师很好的帮助,在讲介词时,很难把它们的区别用语言去讲清楚。
这时,
可以做一个课件,一个正方体,然后一只小老鼠。
根据老鼠和正方体的不同方位来讲解介词就变得很生动形象了。
学生很快就能够掌握:on、in、under、behind、over、near、in front of等介词。
特别是on和over的区别,学生很容易就明白了。
学生理解了之后,我们可以给他们创设一间房,房间里摆上各种物品,让他们找找指定的物品都在什么地方,边说边巩固所学的介词。
(四)归纳总结,适当集中,提高效率,趣味学语法。
小学阶段讲到了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介词、数词、冠词和连词的用法。
数词分为基数词和序数词。
这些语法现象时分散出现的,是按有简到繁这一循序渐进的原则来编排的。
因此,要适时的归纳总结,才能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语法知识,融合贯通。
所谓“温故而知新”,对语法知识的归纳总结,其实就是在复习已学过的旧知识,让学生能够有一个系统的掌握。
这个时候,我们不能一下子就把知识列在黑板上,而是设置一些巧妙的游戏或情景,帮助学生回忆所学知识,也可以编一些绕口令,例如:I的后面是am, you的后面跟着are, is跟着他,她,它。
然后让学生自己试着归纳这些语法知识,教师及时评价和补充。
最后给学生相应的练习:1、I_____ a cute baby.
2、He______ a good boy.
3、she_____ a beautiful girl.
4、They________ good friends.
5、We_______ pupils.
6、It__________ a little dog.这样,学生就会记得更牢,也不容易混淆。
(五)适量原则。
在解释语法现象时还要注意适量原则,即讲解要适时适量,解释清楚就可以了,不要啰嗦,反而弄巧成拙,导致孩子产生厌恶情绪。
其实,最关键还是要实践。
从学生的认知程度来说,他们的认知程度还不够成熟,再加上学习本来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我们在讲语法知识的时,不要一股脑的倒给孩子,要坚持适量原则,这样才能让学生不会感觉到困惑。
三、结论
综上所述,小学英语语法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语法是用词造句规则的综合,虽说掌握语法并不等于掌握语言运用能力,但语法的欠缺会对学生准确地运用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小学阶段,我们就应该进行简单的语法教学,让学生能够更好掌握听、说、读、写等技能,让学生能举一反三,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从而提高口头表达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