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然科学论文格式

自然科学论文格式

自然科学论文格式【篇一: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撰写格式规范】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第十一届创意大赛自然科学类论文撰写格式规范为了本次竞赛的评价依据规范性,做到论文在内容和格式上的统一和规范,现规定格式如下:一、论文应由9个部分组成,装订封皮,装订顺序依次为:(1)封面(中文)(2)题名页(3)中文摘要(4)英文摘要(5)目录(6)图标清单及主要符号表(根据具体情况可省略)(7)主体部分(8)参考文献(9)附录二、论文的书写规范与打印要求1、字体和字号论文题目:按具体规定章标题:三号黑体居中节标题:四号黑体居左条标题:小四号黑体居左正文:小四号宋体页码:五号宋体数字和字母:times new roman体2、行距章、节、条三级标题为单倍行距,段前、段后各设为0.5行(即前后各空0.5行)。

正文为1.5倍行距,段前、段后无空行(即空0行)。

3、页眉页眉内容为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第十一届创意大赛学生参赛作品。

页眉都用小五号宋体字,页眉标注从论文主体部分开始(绪论或第一章)。

4、页码论文页码从“主体部分(绪论、正文、结论)”开始,直至“参考文献、附录”结束,用五号阿拉伯数字编连续码,页码位于页脚居中。

封面、题名页不编入页码。

摘要、目录、图标清单、主要符号表用五号小罗马数字编连续码,页码位于页脚居中。

5、图、表及其附注图和表应安排在正文中第1次提及该图、表的文字的下方。

当图或表不能安排在该页时,应安排在该页的下一页。

5.1 图图题应明确简短,用五号宋体加粗,数字和字母为五号times new roman体加粗,图的编号与图题之间应空半角2格。

图的编号与图题应置于图下方的居中位置。

图内文字为5号宋体,数字和字母为5号times new roman体。

曲线图的纵横坐标必须标注“量、标准规定符号、单位”,此三者只有在不必要注明(如无量刚等)的情况下方可省略。

坐标上标注的量的符号和缩略词必须与正文中一致。

5.2 表表的标号应采用从1开始的阿拉伯数字编号,如:“表1”、“表2”、??。

表编号应一直连续到附录之前,并与章、节和图的编号无关。

只有一幅表,仍应标为“表1”。

表题应明确简短,用五号宋体加粗,数字和字母为五号times new roman体加粗,表的编号与表题之间应空半角2格。

表的编号与表题应置于表上方的居中位置。

表内文字为5号宋体,数字和字母为5号times new roman体。

5.3 附注图、表中若有附注时,附注各项的序号一律用“附注+阿拉伯数字+冒号”,如:“附注1:”。

附注写在图、表的下方,一般采用5号宋体。

三、论文每部分内容的具体要求1、论文的封面论文题目:应准确、鲜明、简洁,能概括整个论文中最主要和最重要的内容。

题目一般不宜超过25个中文字,若语意未尽,可用副标题补充说明。

副标题应处于从属地位,一般可在题目的下一行用破折号“——”引出。

论文题目应避免使用不常用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

2、摘要中文摘要内容包括:“摘要”字样,摘要正文,关键词。

对于中英文摘要,都必须在摘要的最下方另起一行,用显著的字符注明文本的关键词。

摘要是论文内容的简短陈述,应体现论文工作的核心思想。

中文摘要一般约500字。

摘要内容应涉及本项科研工作的目的和意义、研究思想和方法、研究成果和结论。

关键词:是为用户查找文献,从文中选取出来用来揭示全文主题内容的一组词语或术语,应尽量采用词表中的规范词(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

关键词一般为3~8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排列(外延大的排在前面)。

关键词之间用逗号分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打标点符号。

英文摘要:英文摘要的内容及关键词应与中文摘要及关键词一致,要符合英语语法,语句通顺,文字流畅。

英文和汉语拼音一律为times new roman体,字号与中文摘要相同。

3、目录目录按章、节、条序号和标题编写,一般为二级或三级,目录中应包括绪论(或引言)、论文主体、结论、附录、参考文献。

4、主体部分论文主体一般应包括:绪论(或引言)、正文、结论等部分。

4.1 章节标题及层次论文主体分章节撰写,每章应另起一行。

章节标题要突出重点,简明扼要、层次清晰。

字数一般在15字以内,不得使用标点符号。

标点中尽量不采用英文缩写词,对必须采用者,应使用本行业的通用缩写词。

层次以少为宜,根据实际需要选择。

三级标题的层次按章(如“第一章”)、节(如“1.1”)、条(如“1.1.1”)的格式编写,各章题序的阿拉伯数字用times new roman体。

5、结论论文的结论单独做为一章,但不加章号。

6、参考文献凡有直接引用他人成果(文字、数字、事实以及转述他人的观点)之处,均应加标注说明列于参考文献中,以避免论文抄袭现象的发生。

7、正文中标注标注格式:引用参考文献标注方式应全文统一,标注的格式为[序号],放在引文或转述观点的最后一个句号之前,所引文献序号用小4号times new roman体、以上角标形式置于方括号中,如“?成果”。

【篇二:自然科学类论文标准格式1】标题(居中,25字以内)(如有些细节必须放进标题,可以分成主标题和副标题,可将细节放在副标题里)作者1,作者2(1. 学校院系或单位全称,省市邮编;2. 学校院系或单位全称,省市邮编)(直辖市只写市名即可)摘要:简要说明论文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研究目的、采用方法和主要结论。

其中的内容应在正文中出现,不能对论文加以评论(尤其是自我评价)、补充和解释。

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并且拥有与文献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即不阅读全文,通过阅读摘要就能获得全文必要的信息。

摘要中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

不能用第一人称做主语,不应把在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一般为200-300字左右。

关键词:关键词1(该文内容所属二级学科名称);关键词2;关键词3;关键词4;如有需要,第5及其后的关键词是有利于检索的其他关键词。

关键词各词条间用分号隔开,置于摘要下方。

关键词是论文的检索标识,是为反映论文主题概念、满足文献标引或检索工作的需要,而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的代表论文主题内容的词或词组,一般为3-8个。

关键词选择标准:(1)第一个关键词列出该文主要研究内容所属的二级学科名称。

学科体系采用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学科分类与代码》(国标gb/t 13745-92)。

(2)第二个关键词列出该文研究得到的成果名称或文内若干个成果的总类别名称。

(3)第三个关键词列出该文在得到上述成果或结论时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的具体名称。

(4)第四个关键词列出前三个关键词中没有出现的,但被该文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事或物质的名称,或者在题目中出现的作者认为重要的名词。

(5)如有需要,第五、第六关键词等列出作者认为有利于检索和文献利用的其他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查阅《中国图书馆分类法》(见附录) 文献标识码:(文献标识码是按照《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规定的分类码,其作用在于对文章按其内容进行归类、以便于文献的统计、期刊评价、确定文献的检索范围,提高检索结果的适用性等,具体分类见下) 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b--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科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社科)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领导讲话、特约评论等)d--一般动态性信息(通讯、报道、会议活动、专访等)e--文件、资料(包括历史资料、统计资料、机构、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以下紧接英文题目、作者姓名及所在单位的英译文、摘要和关键词的英译文,字体使用times new roman:the low consumed power design of the hand-hold devicebased on at91rm9200(与中文题目对应,粗体,除题目的第1个字母及专有名词的第1个字母用大写之外,其余第1个字母用小写)zhang san1,li si2(中文译名姓在前,英文姓名名在前;姓全部大写,名首字母大写,其余小写)(1. department of …, 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xi-an 710048;2. china yangtze three gorges project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yichang, hubei 443002) (单位:times new roman,居中,单位及其所在城市名用斜体,邮编除外。

)abstract:this paper presents a fast arc detection methodwhich is used for scanned line-drawing graphics recognition. it is a kind of method which is from arc supposition to arc verification. firstly extract the skeleton of the line-drawing image, then use the piecewise linear polygon to approximatethe skeleton for more simplification and reducing the quantum of data. after that, the local discrete curvature of everydominant point of the linear polygon is calculated and the discrete curvature is used to assume some arcs exist locally. finally the hypotheses are verified by mapping the hypotheticalarcs’ back into the original image according to the arcs’ circle parameters. this proposed method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it can deal with the conditions of rupture, intersection and overlapping and it is robust and fast.(要与中文摘要一一对应,应采用第三人称表达,用过去时叙述作者的工作和研究方法,用现在时叙述结论,不能用将来时态。

)key words:computer application; graphics recognition; arc detection; image skeleton; discrete curvature; line drawing0 引言(非必要)引言作为论文的开场白,应以简短的篇幅介绍论文的写作背景和目的,以及相关领域内前人所做工作和研究的概况,说明本研究与前人工作的关系,目前研究的热点,存在的问题及作者工作的意义,引出本文的主题给读者以引导,一般400~600字,不超过800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