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危重病人各生命体征的病情观察与护理ppt课件
危重病人各生命体征的病情观察与护理ppt课件
8)肝病面容
9)伤寒面容
10)苦笑面容
11)面具面容 12)粘液性水肿面容
13)肢端肥大症面容
4.体位:主动体位、被动体位、被迫体位
5、姿势与步态:蹒跚步态:见于佝偻病、大骨节病。
醉酒步态:见于小脑疾病、酒精及巴比妥中毒。
共济失调步态:见于脊髓痨患者。
慌张步态:见于震颤麻痹患者。
跨阈步态:见于腓总神经麻痹。
剪刀步态步态:见于脑瘫与截瘫患者。
间歇性跛行:见于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
6、皮肤与黏膜:皮肤颜色:苍白、发红、发绀、黄染、色素沉着、色素脱
皮肤湿度:手脚湿冷见于休克和虚脱患者。
-
3
皮肤弹性与水肿 皮疹与脱屑:斑疹、荨麻疹、丘疹等。 皮下出血 蜘蛛痣与肝掌见于急、慢性肝炎或肝硬化 7、呕吐物:
时间 方式 性状 量 颜色 气味 伴随症状 8、排泄物:包括汗液、痰液、粪、尿等,应注意观察其性状、量、色、味、次数等。 二、特殊系统的观察 1、神经系统的观察 1)意识状态的观察
无连贯性,应答错乱,可有错觉、幻觉、兴奋躁动、精神错乱、谵语等表现。 昏睡:病人处于沉睡状态,仅能被压眼眶、用力摇动身体等较强的刺激唤醒。
一旦刺激停止,立刻又进入沉睡状态。 昏迷是最严重的意识障碍,根据昏迷程度可分为:浅昏迷、中度昏迷、 深昏迷 浅昏迷:病人的随意运动丧失,对周围事物声音强光刺激均无反应,仅对强刺激有痛苦表情
危重病人的病情观察与护理
-
1
病情观察的意义
病情观察是临床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及时、准确的观察病情变化,为 诊断、治疗、护理和预防并发症提供依据,也为危重病人的抢救赢得宝贵时 间。
病情观察的内容
一、一般情况的观察
1.发育与体型:正常人年龄、智力与体格的成长状态处于均衡一致。 双上肢展开后约等于身高,坐高等于下肢的长度,胸围等于身高一半。 垂体功能异常出现巨人症、侏儒症,其他如佝偻病、鸡胸等。 体型分为匀称型、瘦长型、矮胖型。 2.饮食与营养:观察饮食有时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起一定的作用,可观察
正常人意识清晰,反应敏捷,思维连贯,语言流畅,动作协调。 当大脑高级神经中枢功能受到损害时,会引起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根据患者语 言反应、睁眼反应、运动反应来区分意识障碍的程度。
-
4
意识障碍程度的判断: 嗜睡:病人呈持续睡眠状态,但可被声音、光照或疼痛等轻度刺激唤醒,醒后能正确、
简单的回答和做出各种反应,反应较迟钝,刺激去除 后很快又再入睡。 意识模糊:病人表现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定向能力发生障碍,思维混乱,语言表达
5)中心静脉压/CVP (Central Venous Press):代表右心房或上下腔静脉 靠近右心房处的压力。通过将静脉导管插管至接近右心房的上腔或下腔静脉测
得。是反映循环血量及右心功能的重要指标。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的用途
危重病人及心血管外科手术病人CVP监测 提供快速输血、补液的途径
静脉高营养
长期静脉输液或给药
心电图表现如下:
-
6
房性早搏,P波提前发生,其后的QRS波群形态正常,PR间期>0.12秒。 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QRS波群,其前无相关现,每个窦性搏动后出现一个早搏称为二联律,每两个窦性 搏动后出现一个早搏称为三联律 3)脉搏:A 节律异常
间歇脉:二联律、三联律,常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 脉搏短绌: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特点三个“不”字:心律完全不规则,心率快 不一、心音强弱不等。常见于心房纤颤的病人。 脉搏:B 强弱异常 洪脉:脉搏强而大,如发热。 细脉:脉搏细而弱,如休克、心功能不全 交替脉:强弱交替出现,见于心肌损害。 奇脉: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或消失称奇脉,是心包填塞的重要体征之一。 脉搏测量部位一般为桡动脉,正常测量数脉搏30秒乘以2。 若发现病人脉搏短绌,应由2名护士同时测量,一人听心率,另一人测脉搏,由听心 率者发出开始或停止口令,计时1分钟,记录方式为心率/脉率,如110/82次/分钟。
-
8
4)血压 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收缩压90-140mmHg,舒张压60-90mmHg,脉压差
30-40mmHg. 体位影响:立位>坐位> 卧位
部位影响:右上肢>左上肢10-20mmHg,下肢>上肢20-40mmHg。 注意:测量时袖带宽度要合适,太窄测得数偏高,太宽测得数偏低。缠绕过紧
测得数偏低,过松测得数偏高
或动作,各生理反射存在,大小便潴留或失禁。 中度昏迷:对周围事物和各种刺激均无反应,仅对强刺激偶有动作,各生理
反射减弱,大小便潴留或失禁。 深昏迷:对外界刺激全无反应,全身肌肉松驰,各生理反射消失,大小便失禁。
-
5
2)瞳孔的观察 瞳孔的大小与对称性:正常瞳孔呈圆形,直径2-5mm,两侧等大等圆。 (1)双侧瞳孔散大:可见于颅内压增高,濒死状态、癫痫大发作,阿托品类 CO2中毒,颅脑损伤等。 (2)双侧瞳孔缩小:常见于有机磷农药、氯丙晴、吗啡中毒等。 (3)一侧瞳孔散大:常提示同侧颅内病变,小脑幕列孔疝的发生。 (4)一侧瞳孔缩小:同侧脑疝发生的早期,动眼神经麻痹。 瞳孔的形状与对光反应
患者的食欲、食量、饮食习惯、进食后的反应。 临床上一般根据皮肤、毛发、皮下脂肪、肌肉的发育情况进行综
合分析,常用营养良好、中等、不良三个等级对营养状态进行描述。 对营养状态异常包括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
-
2
3.面容与表情:
1)急性病容
2)慢性病容
3)二尖瓣面容 4)贫血面容
5)满月面容
6)甲亢面容
7)肾病面容
泵入血管活性药物及高浓度补钾
CVP 意义 正常值及临床意义:5—12cmH20。 (1)CVP<2--5cmH20提示右心房充盈欠佳或血容量不足。 (2)CVP>15--20cmH20提示右心功能不良或血容量超负荷。
正常瞳孔呈圆形,对光反射灵敏。瞳孔呈椭圆形并散大,常见于青光眼
则形,常见于虹膜粘连。瞳孔对光反应消失,常见于危重、濒死或深昏迷
2、循环系统的观察 1)心率(HR):成人60-100次/分。窦性心率<60次/分,正常时见于运 年人和睡眠时,异常可见于颅内压增高、血钾高、甲减、洋地黄中毒等。
次/分, 常见于发热、血钾低、甲亢、休克状态、低氧血症、剧烈运动时。 2)心律:为心脏跳动的节律,正常人心律规则,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期前 心房颤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