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化学真题
2005考试科目:环境化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 4 分,共 20 分)
1.生产率
2.自由基
3.生物浓缩因子
4.硝化作用
5.可疑致癌物
二、填空题(每空 1.5 分,共30 分)
1.一个厌氧性湖泊,其湖下层的元素都将以( )形态存在,碳、氮、硫分别以( )、( )、( )的形式存在。
2.一般可把污染物的光解过程分为( )、( )及( )三类。
3.温室气体中,( )是唯一由天然源排放造成环境浓度较高的气体,( )在大气层中不是自然存在的,而完全是由人为产生的。
4.在水环境中,多氯联苯、酞酸脂主要富集在( )、( )中。
5.天然水体颗粒态重金属可分为( )、( )、( )、( )及( )五种形态。
6.酸性矿水是由黄铁矿氧化产生的( )所引起的。
7.光化学烟雾形成的必须条件是( )、( )、( )。
三、简答题(每题 8分,共 40 分)
1.腐殖质在水环境中有什么作用?
2.我国富营养化湖泊主要有哪些特点?
3.生物体吸收环境中物质主要有哪三种途径?
4. 为什么说沉积物是探索天然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工具?
5.请说明大气颗粒物中有机化合物的来源和类型?
四、论述题(10 分)
请叙述有机污染物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过程。
2006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环境化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 3分,共 15 分)
1.环境背景值
2.湿沉降
3.温室效应
4.化学形态
5.生物最适营养浓度定律
二、填空题(每空 1.5分,共30 分)
1.水质指标中,表征耗氧污染物的指标是;表征病原微生物的指
标是和;表征富营养化程度的指标是、
的含量以及叶绿素a的含量。
2.当有机污染物进入水体后,可以通过微生物的作用而逐步转化为无机物。
有氧分解产物为CO2、NO3-、SO42-等,通常不会造成水质恶化;
缺氧分解产物为、、等,将会使水质进一步恶化。
3.氮在水体中的存在形态可以分为、和三种
4.总碱度是用强酸标准溶液滴定,为指示剂,滴定终点的pH为4.3 ,
2-转化成。
此时CO
3
5.水环境中胶体颗粒的吸附作用有三种类型,、、
6.根据生物学效应的差异,多种化学物质的联合作用通常可分
为、、、四种类型。
三、简答题(每题 8分,共 40 分)
1.水中无机污染物主要有哪些迁移转化途径?
2.天然水中对水质影响最大的有机物是腐殖质。
简述其结构特点及作
用。
3.简述酸雨的主要化学组成,以及影响酸雨形成的因素。
4.简述土壤中磷的存在形态。
5.光化学烟雾及还原烟雾有何区别。
四、论述题(15分)
什么叫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简述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特性及其意义,列
举5种以上《斯德哥尔摩公约》中规定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2008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考试科目:环境化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 4 分,共 24 分)
1.总碱度
2.标化分配系数
3.量子产率
4.Coordination compound
5.Jointaction of Chemicals
6. Chemical species
二、填空题(每空 2 分,共36 分)
1.藻类是典型的自养生物,、、多为其的C、N、P 源。
2.天然水体中对水质影响最大的有机物是,可分为、、三大类。
3.影响河流泥沙对重金属吸附量的主要因素是、、。
4. 我国酸雨中关键性离子组分是、、。
5. 农药在土壤中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6.镍和铬属于致癌物,苯并(a)芘属于致癌物。
三、简答题(每题 6 分,共30 分)
1.天然水体中主要有哪几类胶体物质?
2.大气中有哪些重要自由基?说明它们的主要来源。
3.土壤氮素的主要流失途径有哪些?
4. 请简要说明汞的生物甲基化途径。
5. 有机污染物在水环境中主要存在哪些转化过程(Transformation processes)?
四、论述题(10 分)
有学者对稀土元素在水体中的迁移进行了模拟研究。
向一个含有藻类营养液的烧杯中加入小球藻,置于太阳光下,定期充氧。
稳定一周后,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可溶态稀土,然后对水体中的可溶态稀土进行测定。
测定结果出人意外,测得的可溶态稀土含量只有加入稀土总量的2-10%。
请从水体理化性质与元素存在形态之间关系的角度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