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史学史一、名词解释1、希罗多德古代希腊历史学家,他是西方古典史学的代表人物,被后世誉为“史学之父”。
其传世之作《历史》首先创立了西方历史编撰学上一种正宗的体裁——历史叙述体,开创了西方社会文化史的先河。
2、修昔底德古代希腊历史学家,出身于雅典一个显贵之家。
所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共8卷,为西方传统史学确立了一种典范,即西方政治军事史传统。
他高度发展了古代希腊史学的人本观念,坚持更严格的史料批判原则和重视历史垂训功用,成为西方史家长期效法与尊奉的史学传统,对后世影响深远。
3、色诺芬古希腊历史学家、军事家。
他是一位高产的作家,主要历史作品有《希腊史》和《长征记》,《师门回忆录》等。
其作品可读性强,是古代史学的上乘之作。
《长征记》是西方第一部军事理论名著,具有很高史料价值。
4、修辞学派由于伊索克拉特斯的影响,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史学出现了“修辞学派”。
该派的主要历史学家有埃福罗斯和特奥波姆波斯。
“修辞学派”注重练字造句,只求文字之动人,而不关心史事之正确,因过分强调修辞常常因词误义,有悖于史学的严谨作风与求真精神。
5、高卢战记古罗马执政官凯撒编撰的历史著作。
《高卢战记》记录恺撒领兵在高卢地区征服日耳曼民族的战事回忆录,它是生动的战争实录,也是一部古老的战争史,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该书反映了恺撒高超的写作技巧。
不仅是历史著作,也是一部杰出的文学作品。
该书在西方广为流传影响很深。
6、塔西佗古罗马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他继承并发展了李维的史学传统和成就。
主要著作有《阿古利可拉传》、《日耳曼尼亚志》、《历史》和《编年史》,强调信史实录以及道德教化作用。
对罗马帝国初期的社会状况作了深刻的揭露,反对暴政,怀念歌颂共和,因而透露出浓厚悲观主义情绪。
但其作品至今是研究古代罗马历史的权威史料,影响深远。
7、普鲁塔克罗马统治下的希腊史学家,生平著述丰富,代表作《希腊罗马名人传》深刻反映了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时代印记,不仅在史学上开西方史学中的历史传记体之先河,而且影响后世甚巨。
他注重亚历山大东征的哲学性,夸大东征的意义。
8、奥古斯丁是中世纪时期的神学、哲学和政治思想集大成者。
著有《忏悔录》、《上帝之城》等书,其中蕴含的历史哲学思想对于整个中世纪史学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发展了中世纪的历史时间观念即线性时间观念,成为中世纪史学乃至现代生活的基调;其次,开创了历史的发展与进步观;再次,历史的目的论和宿命论。
9、比德中世纪英国历史上的卓越学者、历史家。
毕生居住在修道院中,从事宗教活动和撰述,他的主要著作有《英吉利教会史》,用“吾主纪年”来计算年代,为基督教学者沿用至今。
由于其史学成就卓著,被尊为“英国史学之父”。
10、《马可波罗游记》又称《东方见闻录》,作者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他是西方世界第一个遍游东方而又留下历史记载的人。
此书介绍了中亚、西亚、东南亚等地区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科学文化及商业贸易等内容,此书的介绍极大地促进了西方人世界观上的转变,又为西方世界向东方扩张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11、艾因哈德中世纪法国著名的史学家,传记家,查理曼帝国"加洛林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之一,曾当过查理大帝的秘书。
主要著作是传记体的《查理大帝传》,体裁上不同于圣徒传,类似古罗马的传记体。
该书叙事明快、文情并茂,使得其获得了极高的声誉。
12、比昂多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史学家,对古罗马表现出强烈的情感,著作有《著名的罗马》、《复兴的罗马》和《胜利的罗马》,这三部书可以认为是考古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奠基之作。
他第一次提出“中世纪”的概念,并在考古学资料和史料批判工作在历史写作中取得了卓越的效果。
13、马基雅维利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政治思想家和历史学家。
他的代表作有《君主论》、《佛罗伦萨史》等。
《君主论》主论为君之道,君主应具备哪些本领和条件,应该如何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
《佛罗伦萨史》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特征,摆脱中世纪神学。
在这些作品中反映出他对历史知识的重视以及鲜明的人文主义思想。
14、瓦拉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历史学家,最大的成就是在文献学方面。
瓦拉认为历史学是一切知识的根基与核心,而且他还认识到将任何事件当作一个主题的演变来看会有助于历史记载的真实。
1440年发表《君士坦丁赠与的辨伪》揭穿了西方世界最著名的一次作伪,为新教改革实力反对教皇体制提供了有力武器,唤醒了史学家的历史怀疑精神。
他对于史料的怀疑态度,为博学派奠定了方法论,开创了下一个世纪伟大的文献校勘运动。
15、百科全书派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在编纂《百科全书》的过程中形成的派别。
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狄德罗、霍尔巴赫、爱尔维修等。
“百科全书派”关于社会政治史观与他们的唯物主义哲学密切相关,基本出发点是人,人是历史活动的主人,并把改造社会的希望寄托在杰出人物上。
他们提出了一些使历史学不断深化的进步思想和百科全书这种编撰形式,但仍不能摆脱唯心主义的局限。
16、蒙森19世纪,德国历史学家。
主要著作有《罗马史》、《年代学》、《那不勒斯王国铭文集》等。
以研究罗马史而闻名于世。
在罗马史的研究方面,蒙森卓越的史才与漂亮的文笔非常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他关于罗马历史的作品对当代的研究仍十分重要。
他对罗马法和债法的研究对德国民法典有着重大的影响。
同时,他的《年代学》也开创了史学的新领域。
17、洪堡洪堡是19世纪德国语言学家、政治家,曾任教育部长,发起建立了柏林大学。
他对德国史学的最大贡献在于借用成立柏林大学之机,将优秀史学家集中起来,使历史研究发挥出更大的影响力。
洪堡是19世纪德国历史主义史学的奠基人,被看作是德国文化史上影响最深刻和最伟大的人物之一。
他在柏林科学院做了《论历史学家的任务》的演讲,他认为历史要为现实服务。
18、《旧制度与大革命》19世纪,法国政治历史学家,政治家托克维尔撰写的。
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注重分析大革命前旧制度的政治结构以及法国民族特性,深入研究使托克维尔认为大革命与旧制度之间的确存在着断裂,然而更重要是看到它们之间的连续性和反复性。
托克维尔的解释将19世纪法国大革命的研究推上高峰。
19、普鲁士学派活跃于十九世纪的德国史坛的政治史学派,以达尔曼为精神之父,主要代表有聚贝尔、德罗伊森和特赖齐克。
他们关注德国政治现实,希望历史学成为能够影响德国人民生活和政府政治的有效手段。
强烈爱国主义是这个学派的著作中反映出的一种普遍情绪。
普鲁士学派将历史研究当作自己进行社会实践的一种方式,对后世影响深远。
20、亚述学亚述学产生于19世纪上半叶是研究亚述及使用楔形文字各个民族的语言、文字、社会和历史的学科。
因起始于对亚述文字的研究而得名。
亚述学以楔形文字的释读为重要研究手段,在立足于文字材料和考古材料的基础上,同时采用人类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的研究方法。
亚述学为研究两河流域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21、埃及学研究古埃及文明的语言、文字、历史及文化艺术的学科。
其形成以1822年法国学者商博良释读古埃及象形文字成功为标志,他被公认为是埃及学的奠基人。
埃及学是世界考古和世界历史研究中的重要学科。
以现代科学方法和电子仪器进一步探索金字塔等埃及古迹,是埃及学发展的新方向。
22、鲁滨逊20世纪,美国所谓“新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他1912年出版的《新史学》提出了与传统史学相悖的史学思想。
并以其执教的哥伦比亚大学为中心形成了应该一个名噪一时的“新史学派”。
他提出的史学理论包含不少合理因素。
23、《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20世纪,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汤普森著。
《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是一部开创史学新学派的奠基之作。
选取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工人为考察对象,叙述了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工人阶级的情况,认为英国工人阶级形成了宪章运动。
反映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派注重研究下层人士的“自下而上”的史学观。
24、哥丁根学派形成于18世纪60年代,是第一个具有近代意义的历史学派。
主要代表人物有:伽特勒、施洛塞尔、斯毕特勒、赫伦等人。
哥丁根学派重视原始资料的收集与辨析,促进历史学专业化,使史学逐步走向近代科学性质。
哥丁根学派为19世纪西方史学的重阵打下基础。
25、口述史学现代意义上的口述史学发端于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到60年代呈迅猛发展之势。
口述史学是通过有计划的访谈和录音技术,获取第一手的口述证据进行历史研究。
目前,口述史学方法虽然获得了进展,但其学科地位还没有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同。
口述史学的优点是:生动性、广泛性、民主性。
26、影视史学1988年(20世纪后半叶),美国历史学家海登.怀特首创了一个新名词“影视史学”,意思是通过视觉影像和影片的话语传达历史以及我们对历史的见解。
只要能呈现某种历史论述,都是影视史学所要研究的对象。
它通过视觉影像来传达与再现历史,比书写形式更具感染力,能产生深刻和持久的影响。
二、简答题1、希罗多德对西方史学的主要贡献?17希罗多德是西方史学的创立者,被誉为“史学之父”,他编写的《历史》一书是西方第一部真正的历史著作。
①他开创了社会文化史的传统②他创立了历史叙述体③求真精神的初步体现:兼收并蓄,考证史料,辨别真伪。
④朴素的历史因果观⑤写史注重民族平等,论述了许多其他民族的历史2、简述修昔底德的史学思想?①、进一步发展人本主义思想。
②、首次阐释揭示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
③、具有历史进化论思想的萌芽。
④、认识到经济因素的重要性,从经济角度解释历史事件的成因。
⑤、治学严谨,立论求实。
⑥、歌颂民主制度和法治精神。
⑦、开创西方政治军事史的传统。
3、西方古典史学的传统有哪些?66—68①.求真探索的精神。
试图揭示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发展规律,这是西方古典史学的核心,为西方近现代是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②.人文主义观念。
西方文明的出发点是人,史学亦然,古希腊人就已经认识到人的自身地位及其重要性。
③.宽宏的历史眼光。
尤其在撰述“世界史”或“通史体例”的史学家表现突出。
④.注重历史对现实的借鉴作用。
如希罗多德写《历史》、李维撰写《建城以来史》都是看重历史学的社会功能。
⑤.重视史著的表述与史家的修养。
希罗多德被称作“史学之父”,因为他不仅首创了叙述体,而且还具有卓越的编史才能。
4、人文主义史学特征100-101其一,在历史观方面,开始同神学史观决裂。
其二,恢复了人在历史上的中心地位。
其三,崇尚古典文化。
其四,殖民地研究成为时尚。
其五,具有怀疑和批判的态度。
其六,从地域上而言,从意大利发展到欧洲的西北部5、博学派有哪些特征?126一、历史学家对史料的整理、编纂,史料空前繁多。
博学派重视史料特别是大量希腊文和拉丁文史料的搜集、整理和出版,为后世史家深入研究提供了可能。
二、它开拓了法律史,国家史、民族史和史学史等新的领域和方向,推动了历史辅助学科如年达学、古文字学、考古学、碑铭学等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