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史学史复习题

西方史学史复习题

西方史学史复习题第一章古典史学(古希腊史学、古罗马史学)一、名词解释1、赫克泰阿斯希腊史学的摇篮---米利都人,希腊第一位历史家。

主要作品是《大地环游记》,其书的叙述特点是记实而非虚构。

赫克泰阿斯在介绍某民族时力求从历史根源上加以说明,体现了他超越本民族界限的世界眼光。

2、色诺芬色诺芬与希罗多德、修昔底德并成为过希腊三大历史家。

它是一位多产的作家,其代表作为《希腊史》、《长征记》,并且《长征记》是以回忆录的形式呈现,但是色诺芬的治史能力远不及他的前辈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

色诺芬不仅是一位历史学家,也是西方军事史上一位颇有才干的军事战略家;而且色诺芬写史注重描写自己的亲身经历,故其作品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色诺芬比其他人更重视社会经济生活,且作品内容富有文采。

3、李维古罗马著名史学家,其代表作是《建城以来史》。

李维的史学作品文笔优美,且体现出他垂训的思想,并开创了通史体例。

但是李维在写史时不但疏于对史料的考订和辨析,而且包含着宿命论及迷信观念。

4、波里比阿出身于伯罗奔尼撒半岛的显贵家族,著述颇多,但只有一部《通史》传世,而且残缺不全。

《通史》是一部断代史,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通史。

《通史》一书中体现了波里比阿关于真实的思想与获得真实的方法以及政体循环论和天命观的史学思想。

但是《通史》一书也体现了波里比阿由于语言平直,夹论夹序,思考较多,内容缺乏吸引力、在价值评估和史料选择上暴露出一些主观以致歪曲事实、英雄史观等不足之处。

二、问答题1、希罗多德及其史学思想希罗多德是古希腊三大历史家的第一位史学家,出身殷实,并因生活环境使他毫无民族偏见,代表作是《历史》。

希罗多德在西方史学史上既是结束希腊幼稚的早期史学的最后一位散文记事家,又是希腊史学进入成熟时期的第一位历史大家。

希罗多德是自觉运用历史批判方法集中研究特定重大历史时间和重大历史人物的第一人,为希腊人科学地关照自己、认识自己的历史而不是神的谱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希罗多德的历史观是天命观和人本观的混合体,这反映了古希腊先进知识分子思想的矛盾性。

史学思想:(1)开创了社会文化史的传统;(2)创立了历史叙述体;(3)初步体现了历史研究的求真精神;(4)一定程度的人本思想;(5)宽广的治史视野;(6)初步运用历史批判的方法;(7)神嫉观是其史学思想的不足之处。

2、修昔底德及其史学贡献修昔底德出身于雅典一个显赫的贵族家庭。

其代表作是《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被称为“政治史之父”,古希腊三大历史学家之一。

修昔底德在认识深度方面达到了那个时代的最高点,修昔底德因此成为希腊一切追求这一正确史学方向的历史学家终极的效仿对象,同时也在希腊史中牢牢地确立了以求真求实作为史学宗旨的正统或主流的地位和判断史学成就高低的标准。

史学贡献:(1)科学的史料处理原则。

a、提出专业化的史料怀疑和批判的原则;b、首次提出历史的社会功能,即为现实和将来的人们的活动提供参考;c、提出历史写作的崇高抱负:不能趋炎附势,功利主义,迎合一时的需要,而不能着眼于长远的利益。

(2)冷峻的客观主义精神。

(3)把古代进步的历史观-----人本史观推到顶点;致于历史事件因果关系的探讨,并认识到经济因素的重要性。

(4)严谨、平直、简洁、生动的艺术表现。

(5)创立了西方政治军事史的传统(“政治史之父”)。

3、塔西佗的史学思想(1)反对暴政,揭露帝制,鞭挞暴君。

(2)歌颂共和政体。

(3)对各民族文化风俗的考察。

(4)客观主义写史原则。

他在西方史学史上第一次明确的提出了“抽离自我,超然外物”的客观主义写史原则,是其史学成就的最高体现,也标志着西方史学在对史学本体的认识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5)习作技术高潮,文字风格独特。

4、西方古典史学的传统(古典史学的一般特点)优点:(1)求真探索精神(2)人文主义观念(3)宽宏的历史眼光(4)重视历史对现实的借鉴作用(5)重视史著的文字表述与史家的自身修养局限性:(1)并非所有的史家都能遵循或落实求真的原则(2)英雄史观(3)形而上学的循环论和今不如昔的迷古、崇古思想具有重大影响(4)史学题材比较狭窄,局限于政治史、军事史。

第二章中世纪史学一、名词解释1、阿非利加那早期基督教史学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其代表作为《编年史》。

阿非利加那首次比较明晰地运用线性的时间解释框架。

并且根据圣经的基本线索,创制出一个一元双线的解释系统,既历史从一个起点出发,沿着两条平行线发展:一条为世俗的历史,按照传统的纪年顺序;另一条是神圣的历史,按照圣经的史话故事的顺序。

这一历史演化的框架为后世基督教提供了历史总体认识的基础。

2、攸西比乌斯攸西比乌斯是巴勒斯坦撒里亚的主教,是第一个发展阿非利加那纲要的基督教史家。

其代表作有《编年史》、《君士坦丁传》、《巴勒斯坦殉道者行传》、《古代殉教者传集》等,被后人成为“教会史学之父”。

攸西比乌斯其著作最明显的价值在于史料的保存。

《编年史》被认为是教会编年史中最大的一部;《教会史》作于基督教合法化之后,也是史学史上的第一部教会史;《巴勒斯坦殉道者行传》具有纪念和教育意义;《君士坦丁传》是一篇典型的颂词,但被后人批为“谎言大成”。

3、格雷戈里格雷戈里中世纪法国著名史学家,代表作有《法兰克人史》、《奇迹集》、《教父列传》等。

最著名的《法兰克人史》是一部基督教在法兰克王国的传播与发展简史,但法兰克人本事的历史并不是它的世纪记述对象。

4、鄂图鄂图是中世纪德国著名史学家,代表作《编年史》,又被称为《双城史》。

他的所有著作都因客观、真实而深受后人的重视。

这正是鄂图对中世纪史学的最大贡献。

鄂图的事业将德国史学带上了第一个高峰,也为德国史学在近代的充分发展打下了一个扎实的基础。

5、比德比德中世纪英国著名史学家。

代表作为《英吉利教会史》。

比德在写作《英吉利教会史》的过程中尽可能是用了较可靠的文献,公私信件,从而为英国中世纪留下了唯一一部完整、充实的教会史著。

比德在西方史学史上的突出贡献在于历史纪年方法的创新,比德把纪年的基准设定在基督诞生之年。

6、普罗科匹乌斯拜占庭代表史学家,代表作有《查士丁尼战争史》、《秘史》、《论查士丁尼时代的建筑》。

普罗科匹乌斯的神本观和激愤的情感妨碍了他的成就。

二、问答题1、奥古斯丁神学史观的主要内容。

(1)着重从两个方面对古典史观进行了批判:a、奥古斯丁力图以一种由上帝指导的世界历史的神学,来说明历史的含目的性;b、奥古斯丁从信仰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历史的意义。

(2)奥古斯丁的神学历史观:a、上帝意志决定论;b、普遍统一的整体史观和新的世界史体系的建立;c、划分时段的观念和新的分期法。

2、拜占庭史学的特征(1)史学家们没有了为遵循神学历史观可以将历史解释成为一种合目的的行进过程,他们更多地关心各式各样的政治事件。

(2)保留了自由接受古典史学传统的文化氛围和头脑,在拜占庭史学中能更多地见到人本主义。

(3)致力于写自己生活的时代,史学关注人的活动的连续性。

3、中世纪史学的特点、历史地位及局限性特点:(1)神本主义取代世俗主义。

(2)以直线进不管打破古典史学的循环史观,第一次将历史理解为进步的过程。

(3)致力于构建基督教普遍主义为基础的世界史观。

(4)历史著作的主要形式是“年代纪”和“编年史”。

(5)古典史学的传统通过拜占庭历史学家的努力得以一线相传。

历史地位:(1)世界整体史观的形成。

(2)“逻各斯”(规律)的传承与发展。

(3)合目的论的历史进步观,基督教史学的不断向前发展的一线史观。

(4)历史时间观----基督纪年法。

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是中世纪史学应有的历史地位。

中世纪史学的局限性:(1)从历史著作的目的来看,历史写作是为了证明历史本身是由上帝创造的,是上帝已经安排好的,历史写作就是为了证明人类的每一个行为都符合上帝的安排。

(2)从历史著述的内容来看,历史学家在写作历史时有浓厚的宗教宣传意图。

为了证明上帝的安排,不惜篡改、编造。

(3)从历史著述的方法来看,最常用的方法是编年史和年代纪。

按年代的顺序编排一切,体现不出历史学家的思想。

第三章近代史学(1)一、名词解释1、彼特拉克意大利人文主义史学的先驱----彼特拉克,既是诗人又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第一位历史家。

代表作品为《论荣耀的男子》、《论著名的妇女》。

彼特拉克对古典世界的文明和物质文化古迹发生浓厚的兴趣,并且按照古希腊罗马史著典范编写古代和现代的历史的现代。

2、布鲁尼意大利著名人文主义史学家。

代表作有《佛罗伦萨人民史》、《反哥特人的意大利战争史》、《亚里士多德传》、《但丁传》等。

布鲁尼受古典学术的影响深刻、留有可以模仿的痕迹。

其作品反映了他人本史观;求真求实,对史料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批判;重视史学的功能的史学思想。

3、马基雅维利意大利著名人文主义史学家。

代表作有《君主论》、《论李维》、《佛罗伦萨史》、《战争艺术》等。

马基雅维利有着乐观的“进步主义”史观;阐述人性恶的理念等史学思想。

4、《君士坦丁赠与的辨伪》该书也称《君士坦丁伪赠礼考证》,作者为意大利著名人文主义史学家----劳伦佐·瓦拉。

《君士坦丁赠与的辨伪》是瓦拉在史料辨伪方面的贡献,其书也奠定了近代史学的分支学科----文献校勘学的最初对象、任务和方法论基础。

二、问答题1、人文主义史学的特征及局限性特征:(1)冲破了基督教神学的束缚,抛弃了基督教史学中宗教性的天命史观(2)历史和政治的结合(3)疑古精神和考证学得到提倡和发展(4)重视研究当代史和以往的历史(5)历史传记体盛行(6)殖民地研究成为时尚(7)由意大利发展到欧洲西北部局限性:(1)历史题材集中于政治斗争史、战争史、人物传记也主要介绍政治的成就和不足(2)继承了古典史学中的历史循环论2、“博学时代”史学的主张及特征主张:(1)博学派历史学家开始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考证和出版(2)“博学时代”形成了近代意义上的历史批判意识(3)“博学时代”史学试图对历史发展作出规律性的解释特征:(1)宗教性和世俗性并存(2)历史研究与政治脱离(3)团体活动多于个人行动,学术研究氛围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面貌。

第三章近代史学(2)一、名词解释1、孟德斯鸠法国第一位现实史学与哲学以及其他学科(法学、政治学等)结合的思想家。

《古罗马的宗教政策》是他的代表论文;《罗马盛衰原因论》是他的史著。

最具代表性的是《论法的精神》,体现了他世界上一切寻在物都有各自的发展规律;地理决定论等思想观念。

2、伏尔泰启蒙运动的旗手,他著述极丰,题材广泛。

文史哲经法、自然科学无所不谈不写,是少见的通才。

他最具代表的史作有《路易十四时代》和《历史哲学》,此外还有《查理十二士》、《论世界各国的风俗和习惯》、《彼得大帝统治时代的俄国》、《路易十五时代》、《巴黎会议史》等。

伏尔泰的史学贡献有,第一个创造了“历史哲学”的术语;扩成了历史学的编纂内容;批判神学史观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