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入——我在殡仪馆的日子(连载三)「有故事的人」
我叫赵大咏。现为岳阳市民政局的一名副科长。每个人都会经常想起自己最有激情的岁月,我也不例外,只是那都是在殡仪馆度过的。
我在殡仪馆的日子里(选载三)作者:赵大咏
9、难忘的死刑犯
罪犯要拉去执行枪决,往往要召开一次公开宣判处理大会,将死刑犯和其他犯人一起,拉到主席台上宣判示众。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群众的娱乐方式不多,往往喜欢凑热闹,宣判会也能激起许多人的兴趣。而现在则几乎没人感兴趣了。
我读小学四、五年级时,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经常实行严打。为增强威慑力,会分指标给各单位,要求派人参加宣判大会。我们学校也分了几个,校长决定参加标准是各年级非常调皮的学生,其实大多数学生包括我在内,都只想去,可惜没有资格。
参加工作后,有天听说要去拖运死刑犯尸体,我马上报名,不管同不同意就上了车。
先来到市体育馆,里面坐满了各单位安排来的人,外面则站了许多主动前来观看的市民。
主席台前,犯罪分子一字排开,每个犯人后面是两名全副武装的警察。每宣判一个死刑犯,背上便被插上一块牌子,上写死刑犯的名字,并用红笔打上一个叉。这次共有五人被判处死刑,都是故意杀人犯。宣判结束,他们被押上两辆解放牌军车,开往刑场执行枪决。
一路上,十几辆警车前后押道,行人争相观赏,许多人坐着各种交通工具在后面追。
来到城外的一条大堤停下,武警战士就在四周戒备。五个死刑犯陆续押下车来,他们都面无表情,其中一个已站不住,两个武警架着他。押到堤下,面对宽阔的水面跪着排好后,法官验明正身。警戒线外,早有一批看客,从四面八方涌来。
行刑开始了,每个死刑犯后各站一个武警,他们从背后的武警手中接过步枪,枪口对准并紧贴死刑犯的后心。
过去枪毙人,是指着后脑打。那样基本一枪毙命,没有什么痛苦,但缺陷是往往把死刑犯的头部崩掉半边,极难看。因此,许多死刑犯及亲属要求改为打后心,留个全尸,但缺陷是痛苦很大。
队长一声令下,板机扣动了,沉闷的枪声响起,只见五个死刑犯随即扑倒在地。
我们殡仪馆工作人员趁机从警戒线外来到堤下,跟着法官走到死刑犯面前,检查有无死亡。发现居然一个都没死,都在那里不停的全身颤抖。
一个警官马上掏出手枪,熟练地一个个补枪。枪响之后,两个当即死了,另外三人仍然没死。
三个武警上去,一人补一枪。有两人不动了,但最旁边的一个人用清晰的声音说:“我冒死,快补枪。”
武警又上去补一枪。那人却一个翻身,狂叫:“你妈的,老子还冒死,好痛啊,快补枪,快补枪——”翻身的同时,我看到一股血从他胸口喷出!
大家被他的话惊住了,没想到他这样经打。两个武警赶紧上来,把他又翻过去,提起他的脚,放肆甩,想尽快地把血放出来,帮助他快点死亡。旁边人说,那是炙热的子弹穿过人体时,把血管烧焦蜷曲,血难以迅速流出来,所以要把血甩开。那个死刑犯痛得大叫,建议道:“快补枪,多打几枪!”
一个武警再上去补一枪。
一个法官上去看情况,另一个法官问:“他死了吗?”谁知,那个死刑犯有气无力,但十分清晰的说:“我还冒死,快补枪——”
武警又上去补一枪,他再不出声,但脚还在不停的颤动。
武警上去补了第七枪……
大家都惊讶他如此难得死。
法医确认死亡后,我们走上去,把带来的塑料布铺在地上,把死尸放在上面。用绳子绑好,特别是在脚踝和脖子两处扎紧,防止血流出来,并不使用西方电影里经常看到的尸袋。
我们单位来了一台车,一具死尸放在尾部专用箱里,另四具就放在车厢里。
上车前,李师傅要我赶紧抢一个座位。我作为新人,不好意思抢,最后一个上了车。
上车之后,发现所有的座位都坐人了,只有司机后面的一个工具箱可以坐,四具尸体的头全部在工具箱下。
我坐上去后,李师傅关切地说:“我要你先抢个位置,你不听,好啦,现在正好坐在死尸头边上。你怕不?我跟你换个位置?”我说:“不怕,没关系”。
感觉四具死尸集中在一起的热气很大,有很浓的人体气味。
人死亡后最初的一段时间内,会极度放松,因此这四具尸体的嘴不断张开,眼皮也逐渐打开,似乎都在盯着我。我低下头,观察了下医生所说的瞳孔逐渐变大的现象。
到了单位,把五具尸体抬下,解开他们身上所有的绳子。
这是有讲究的:死者上路时,身上不能有绳子绑着,否则跑不动,不方便重新投胎。这五人生前做了非常罪恶的事,但希望他们下辈子做个好人。因此,虽然他们的亲属都没在现场,但我们依然出于职业道德,把他们身上所有的绳子解开了,尽管这是迷信。
事后,我非常关注挨了七枪的那个人所犯的事:
那人杀了一个亲如兄弟的朋友。
当时,全民下海经商,那个罪犯也顺应潮流。做生意缺钱,就找从小一起长大,亲如兄弟的人借了两万元钱。当时我工资每月只有一百多元,因此,对普通人来讲,这是一笔巨款。
结果两万元全亏了,那个朋友作为普通人也承受不了这么大的损失,就经常找罪犯讨债,但罪犯也实在拿不出钱来偿还。
有一天,罪犯把朋友喊到他家,说是还钱。等朋友到他家后,趁其不备,一锤打在后脑,将其杀死。然后剁成七大块,装进两个麻袋。
当时岳阳没有修洞庭大桥,汽车和行人到洞庭湖对岸要坐大渡船。他扛着麻袋上了渡船。许多贩菜的人都是这样,所以也没人注意他。等到了湖中间,就准备把麻袋丢到湖里去。在丢了一个之后,大家就觉得奇怪:船上从来只有怕自己东西遗失的,哪有把自己的东西扔掉的?于是有人就好奇的问。那人本来心里就有鬼,非常害怕,一问就非常慌张,拔腿就跑。大家更加奇怪,就打开袋子一看……
渡船已经开到了湖心,那人想跑也跑不到哪里去,就抓住了。
他把别人砍成了七块,结果最后自己也挨了七枪,这也许是佛家所说的“因果报应”吧!
10、太极的柔
我喜欢练武术。陈式太极拳的老师经常给我们学员讲:一个浑身松透的人,是很难被擒拿住的。但这点很少有人能够真正体会,而我一听就理解了。
多年前,我到一个地方接运遗体。到目的地后,发现这是一个老旧的家属区,楼梯很窄,五楼的死者无法用担架抬下来。我和同去的张师傅只好穿上工作服,戴上手套,准备用手抬遗体。
走进房子,有一股强烈的药味,死者躺在床上,明显感受到是病死的。系上口罩,来到床边,张师傅要我抬脚,他来抬上身部分,说我没经验,不会用力。我坚持要抬比较重的上身部分,说自己年轻,有点劲,平时背着百多斤的活人跑得,现在两个人抬一个人,有什么困难的。
我抢着用手从死者的腋下穿过,把他抱起来。死者身上有许多呕吐物,看起来极不舒服,这时内心好后悔搞了这么个鬼工作,还要充积极!
可能因为是什么传染病之类的原因,反正死者的亲属并不来帮忙,就在周围看着我和张师傅。我俩抬着遗体,走出房屋。
一边走,一边感觉死者浑身放松透了,好像一条泥鳅似的,直往下溜,有点抱不住,比抱活人吃力多了。上身部分是自己坚持要抱的,到这个时候,也只好咬牙坚持……
按风俗习惯,死者的脚必须先下楼梯,象征着平时活人用脚下楼梯,不可能用头去下楼梯一样。因此,到了楼梯口,张师傅先下,我紧跟着下。但就在下的那瞬间,遗体顺着我下的劲,猛地掉了下来!只听到非常沉闷“嘭”的一声,好似一铁锤,沉重地打在水泥地上!这与平时人摔倒的声音截然不一样。
我吓了一跳,赶紧望着死者亲属,生怕他们冲上来打我一顿!好在他们虽然十分不高兴,但也只说了一些“你们注意点,小心”之类的话。
张师傅赶紧过来,抱起死者的上身,我满脸通红地抱起死者的双脚。
回单位后,赶紧把手套、工作服、口罩等东西,扔到垃圾堆烧掉了。
总的来讲,这次还好,没讨什么骂。但有一次装骨灰则被死者亲属骂了个狗血淋头。
那是一具遗体火化完后,张师傅把骨灰装进盒子,不小心有一些撒在地上了。我当时想到,人家的骨灰不能弄丢,不能少了,否则是对死者的不尊重。我先是用手去捡。由于掉地上的骨灰比较细碎,用手捡不干净。为了收集干净,我顺手拿起旁边的扫把,细致地扫起来……
突然,听到一个人狂骂:“小鸡巴,你妈狗日的,老子亲人的骨灰你用扫把扫……”
我愕然地抬起头。原来有个死者亲属从未关的窗户外看到了我的举动,认为用扫把扫他亲人的骨灰是对死者的极不尊重。那个人在窗外十分气愤,蓬蓬地要打我的人,而且准备捡东西砸我。好在他进不了屋,其他的亲属在拉他,劝他。
当时我刚参加工作,人特单纯,一方面感到一片好心反被人误解,内心很难过;另一方面劝慰自己:要正确理解死者亲属的想法,他们是有一定道理的,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注意工作方法,加强改进服务方式……
然而那人在外面暴骂个不停,也容不得我跟他解释。我看他骂得那么丑,那么难听,心里一酸,眼睛变得有些湿润了。李师傅看到我这样,关心地把我拉开,要我别跟他计较。就在那一刹那,我的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
11、田园生活
由于家住得较远,正好家属区还有空房,我就在东边的红砖红瓦平房最东端搞了一套房子。
房子约有四十多平米,共有三间房,南面是一间大房,后面是一间厨房和一间小卧室。放了一些简易家具,就经常在那里住了。
附近基本没有什么其他单位。虽然殡仪馆的房子老旧,但由于布局规划整齐,加上卫生搞得好,相比周围杂乱的民房,看起来还是非常舒服有气势的。
抛开殡仪馆工作不说,其实这里是相当山青水秀的。周围有许多水田、池塘、小山。
住在单位上,晚上时间很充足,没事时也经常看下书,参加本科自考,但更多的是玩耍。
单位有几个二十出头的同事,年长的同事和周围附近农民也有一些十几岁的小孩,跟他们搞熟后,非常好玩。
到了初夏,下晚班后,孩子们也放学了,于是同事们、小孩们群呼相唤,结伴坐到附近的池塘边,欢声笑语,热之闹之的钓龙虾。
龙虾是一种外来物种,过去是没有的。本地的虾很小,壳是淡黄色的,重量约只有龙虾的十分之一。而龙虾约四、五寸长,通体暗红色。听说有一年,一辆拖龙虾的车翻在岳阳路边的河里了,从此就迅速蔓延开来。
龙虾在水边大堤里挖洞做窝,外面却又难以看出来,给防洪带来严重隐患,成了洞庭湖大堤的一害。单位附近养鱼的农民也不喜欢池塘里的龙虾,这些家伙影响鱼的产量,因此钓龙虾时,他们也不说什么。
龙虾钓不绝,当年似乎钓得没了,到了第二年,又非常之多。
龙虾蠢得死,随便用一根绳子系一块什么肉,放入水中。闻了味,用钳子夹住了就不肯放。我们把它拉到水面附近,然后就用网子舀起来,再又把那块肉丢到水中,因此每次去基本只要一小块肉就行了。
有时龙虾很多,共用网子的人还舀不过来,一、两个小时可钓一小桶。回到家,用红干辣椒、生姜等油焖大虾。熟了的龙虾外壳颜色变得非常红,味道非常之好!岳阳现在有道名菜就是这。
由于越来越多的地方也流行这样吃了,岳阳的龙虾大量运往外地,价格翻了很多倍,如今我很少吃了。
钓龙虾真是又好玩又好吃!
但,同事们平时最重要的业余活动还是种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