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发展人工草场,有些定居点新 居点逐渐增多
建畜产品加工厂
24
素养应用 (综合思维+区域认知)阅读材料,合作探究完成下列要求。 早在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就出现了城市广场并鲜明地打上了古希腊文化精神 的烙印……这个开放的空间既显著地体现了古希腊民主的城市文化精神,又为古 希腊民主精神的进一步拓展开辟了广阔的场所。在中国传统社会,城市广场形态 所反映的,则是与西方城市明显有别的传统文化精神。中国传统城市空间在构成 形态上呈现出一种“边界原型”。福科指出,城墙是中国的一种象征,“我们想 到中国,便是横亘在永恒天空下面一种沟渠堤坝的文明,我们看见它展开在整整 一片大陆的表面,宽广而凝固,四周都是城墙”。这种对平面化展开的空间的封
(4)归纳地域文化对城市有什么影响?
27
提示 (1)地域文化。 (2)中国文化具有很强的内向性和封闭性;西方文化具有外向性和开放性。 (3)皇权;教堂(宗教)。 (4)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非常广泛,包括城市建筑、交通工具以及道路、饮食、 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方面。但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还是城市中的建筑, 主要影响建筑布局(如我国多讲究对称布局)、建筑结构(如我国的“墙”文化)、建 筑风格(如我国的四合院)。

显而不露、引而不发、忌直求曲、忌宽求窄
封闭性

美国建筑绝少有围墙,西方园林强调整齐划一、直
构 西方 率敞朗、和盘托出
西方文化以外向、开放著称
16
另外,城市与环境相互协调,往往形成独特的风格。如沿海、沿江、沿湖城市多 利用水体表现城市特色。在水体的边缘,有的形成重要的商务区,如美国芝加哥 市密歇根湖畔、上海黄浦江两岸;有的发展为风景旅游区,如我国的杭州西湖等。
8
中国丽江古城
建筑布局是依山就水,不求方正,不拘一格的随地势、水渠建房布街,既有山 城风貌,又有水乡韵味,处处显示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9
天坛公园的“方圆观” 北京的天坛公园,在古代它是“天子”与“天”对话的地方。方形围墙设东、 西、南、北四门,象征地方;园内主体建筑祈年殿,设计成圆形,象征天圆,是 天圆地方思想的匠心设计。
5
知识清单三 地域文化在城市景观中的体现 1.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地域文化对其形成和发展有着独特而重要的影响,其表现在
影响
具体表现
欧洲受神学思想的影响,在建造城市时,往往以教堂、_城__堡__为中心,城墙包围着城市 地域 文化 美国城市布局和建筑融合了自由、活泼、创新等人文因素,市中心多是_摩__天__大__楼___;从市中 与城 心向外,建筑物高度大幅下降,郊区建筑物高度很低
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1
课标内容
核心素养目标
1.了解地域文化的概念和特点。(区域认知) 结合实例,说明 2.了解地域文化在乡村与城市景观的体现。(地理实践力) 地域文化在城乡 3.结合实例,理解不同区域文化的差异及成因。(综合思维) 景观上的体现 4.认识到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关系,树立和谐的人地观。(人地
28
课堂小结
29
核心要点 1.地域文化的概念。 2.地域文化的具体特点。 3.地域文化在乡村地域景观中的体现。 4.地域文化在城市景观中的体现。
30
3
知识清单二 地域文化在乡村景观中的体现
分类
具体体现
村落 依据当地条件的不同,村民从事种植业、畜牧业或渔业等不同的生产活动,
景观 乡村可分别形成农村、_牧__村__、_渔__村__等村落类型
房屋建 我国不同地区的传统房屋景观,造型独特,各具风格;传统民居的形成既受 筑景观 _自__然__环__境___的影响,也受乡村传统地域文化影响
17
(2)地域文化在乡村景观上的体现 乡村景观是集合聚落景观、经济文化景观和自然景观特色为一体的地域综合体, 包含美丽的田园风景,浓厚的地方生活气息和丰富的精神文化内容。在地球上广 阔的乡村空间孕育了丰富的乡村文化景观类型。
菲律宾吕宋岛的水稻梯田景观
18
荷兰扎达姆风车村的田园牧歌景观
中国皖南的古村落景观
西方建筑强调本身的雕塑美,使用较多的几何形体,建筑材料多 以_石__材___为主
7
2.变化:地域文化对建筑的影响是_长__期__的,不会因其他因素的改变而轻易改变。 [易误辨析]
建筑风格是在各地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和风俗人情基础上逐步形 成的,生动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建筑风格是不变的。 提示 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建筑风格不是一成不变的,当地域文化发生变 化,或者地域文化传播到其他地方,相应的建筑风格也会随之变化。
10
任务清单 分析地域文化的差异 情境探究
[情境] 我国自古有“男人养家糊口,女人生儿育女”的传统,但在云南却出现 了“娃娃出门男人带”的奇怪现象。
[探究] (1)为什么云南“娃娃出门男人带”? (2)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提示 (1)云南处于我国云贵高原,地形崎岖不平,外出大多要翻山越岭,女人 体力较弱,不适于长时间的负重行走,所以出现“娃娃出门男人带”的现象。 (2)说明了地域文化(风俗习惯)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
北方体质高胖;南方体质矮瘦
性格
南细北爽:南方细腻温柔;北方粗犷豪爽
语言
南繁北齐,即南方语言繁杂,北方语言比较划一
武术
南拳北腿:南方的拳术和北方的腿功
交通
南船北马
建筑 南敞北封:南方建筑多敞口,北方建筑多封闭;北方保暖效果好,南方通风效果好
屋顶坡 南陡北缓:南方坡大,既可防雨水渗漏,又可隔太阳暴晒;北方坡缓,可节省建筑 度 材料,兼作晾晒作物场地
26
(1)从上述文字可以看出,中国和西方的建筑形式存在着鲜明的差异,这主要 是因为中西方的什么方面存在差异?
(2)围墙是中国建筑的主要景观,而美国街头,除特殊的建筑,不允许有围墙。 这体现出中西文化存在怎样的差异?
(3)中国古代城市布局多突出了什么的重要地位?西方国家城市建筑多表现出 什么占中心地位?
23
5.我国东部农耕区与西部牧区文化的差异
地区 人口分布
生产活动
生活习惯
东部农 人口众多,密 多从事种植业,畜牧业以圈养 以粮食为主食,房屋建筑多
耕区 度较大
为主,现在出现了大量企业 就地取材,现在楼房增多
西部 牧区
人口分散,密 度很小
以牧业为主,牲畜靠放牧,现 以奶制品、牛羊肉为主食,
在不少牧区在水源较好的地方 喝奶茶,住蒙古包,现在定
19
3.地域文化对传统民居的影响 传统民居受地理环境的影响较大,对自然环境的指示作用非常明显。如屋顶坡 度大小指示降水量多少,西北的平顶屋指示气候干旱,傣族竹楼指示气候湿热。 (1)华北的四合院:四合的“四”指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合”即四面房 屋围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的结构。可保暖、防寒、避风沙。 (2)东北的暖屋:保温、防寒、采暖(墙厚—保温防寒、向南开的大窗户—充分接 受太阳光)。
21
(7)竹楼:云南西双版纳气候湿热,民居以竹子建造,分为上下两层,利于隔潮、 防虫蛇。 (8)纳西民居:土木或砖木结构的瓦房建筑,是纳西族与其他民族文化频繁交流的 见证。
22
4.我国南北方的地域文化差异
南米北面:与南北方的农业生产结构不同有关;南甜北咸,南方饮食讲究精细,而 饮食
北方体现粗犷
体质
11
素养凝练 1.不同地区的城乡景观差异
不同的自然背景及长期以来的人类活动,给我们生活的城乡环境造就了特色各 异的景观,并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使得我们生活的城市和乡村具有独 特的风貌和个性。
12
特色各异的城乡景观
13
2.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1)地域文化在城市景观上的体现 ①宏观表现:包括城市建筑、交通工具以及道路、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 俗等方面,其中城市建筑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
25
闭性的强调和西方城市空间的“地标原型”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清朝紫禁城太和 殿前的场院虽然十分宽阔,却是普通人绝难进入的,所以不具备广场的开放性和 公共性。因此,中国古代城市的广场空间形态是与等级森严的封建伦理文化相对 应的,体现了封建皇权对社会空间的严密监控。在阿拉伯国家城市中,由于人们 大多信仰伊斯兰教,因此城镇中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清真寺。
14
②具体表现(以城市建筑为例) 城市建筑
表现
原因建筑 格局美来自 市中心区摩天大楼高耸入云,四周建筑 城市发展历史短,移民
城市 物错落其间
影响大,经济发展快
欧洲 城市
城市发展历史悠久,城 市中心区一般很少建现代化高楼大厦,
市格局与主体建筑风格 高大楼群聚集的情况更为少见
已经形成
15
城市建筑
表现
原因
20
(3)黄土高原的窑洞:黄土隔热性能好,房屋内温差变化小,冬暖夏凉。 (4) 山 西 老 式 四 合 院 : 其 房 屋 的 屋 脊 向 内 单 面 倾 斜 , 用 当 地 话 说 “ 肥 水 不 流 外 人 田”:山西降水少,屋脊由外向内倾斜可以收集较多的降水,使降水得到充分利 用。 (5)吐鲁番的土拱:夏季减少太阳辐射过多的进入,冬季抵挡寒风侵袭,拱形的房 顶还可以减少风沙堆积。吐鲁番的土拱具有厚墙、窗少和拱形屋顶的特色。 (6)蒙古包:能防风御寒,而且因当地人以游牧为主,易于拆建。
杭州 将城市有组织地融入自然环境之中的“山水城市” “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影响
建 皇宫建筑群雄踞城市中心,其他重要建筑物则沿城
筑 北京 市中轴线排列

显示皇权的至高无上
格 华盛顿
国会大厦居于高处
体现了资产阶级所标榜的民主 与法制精神
建 中国 围墙是中国建筑的主要景观,中国园林讲究含蓄、 中国文化具有很强的内向性、
协调观)
2
知识清单一 地域文化与地域文化景观 1.概念:人类在特定的_地__域__范__围____内,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下,经过长期生产生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