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三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初三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措施:教学中要加强小文段阅读训练,培养提取概括信息的能力及语言表 述能力。如读新闻。
各小题问题及措施
3(1)( 57.9% ) 初步鉴赏书法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辨析概括能力。
问题: 1.53%选B,24%选C,23%选D。 2.选B,C或D,是书体基本特点及诗句内容理解不到位。
措施:书法鉴赏不仅要明确各种书体的特点,更要结合具体文本内容辨析。
措施:文言复习不能仅停留在字词句的翻译,也要象现代文一样上升到对 文本的内容、主题、手法的深度思考。
各小题问题及措施
13( 63.0% )理解文章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形成解释。
问题: 1.读不懂课外文言文语句内容是主要问题。 2.不能准确理解“舍生取义”内涵。
措施:进行文言短文阅读练习,训练语感。
措施:教师要善于总结学生日常默写中集中出现的问题,反复练习。复试过程 中要指导学生理解诗句内容及情感。
各小题问题及措施
9 ( 67.6% )理解古诗文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主题,整体感知。
问题: 1. 满分率仅有39%。 2. 76%的学生在第二、三空上出现错误、答非所云。24%没有用原文回答。
复习不到位。
各小题问题及措施
24( 68.1% )理解作者观点,并自己的心得体会,质疑探究。
问题: 1.得1分,理由不能结合文章内容做具体分析。 2.得0分,空白卷或理由与文本无关。
措施:在议论文阅读练习中,培养学生的个人认知,做到结合文本有理有据的 分析阐述自己的观点。
25( 84.0 % )综合表达,个性表达。
得分率在50%——60%的小题统计表
8
识记辨别,古诗词理解性默写
3(1)
辨析概括,初步鉴赏书法作品的内容与形式
19
形成解释,品味文中重要词句的意义和作用
4
实践运用,了解语言表达基本规则与修辞方法
辨析概括,理解关键语句的主要意思
12
信息获取,提取文本的主要信息(非连文)
16
结论:阅读作品只停留在表层意思上,粗勒勾画缺乏细致深入的品读能力。
结论:对字词音形义、古诗文有一定的识记辨别能力,【1(1)、6、11】;阅读文学类作
品能够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故事情节及所表达的情感及采用的表现手法【18、14、15、 9、10、13】;能够根据生活积累形成自己的认识,并通过语言表述出来。【24、25】;梳理 故事情节;阅读名著;理解古诗文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主题;古诗词评价鉴赏与区值相比差距 较大。
17
信息获取,了解材料内容,形成解释(非连文)
21
推论预测,补写对话,揭示主题并阐释理由
7
识记辨别,古诗词识记—古诗词默写
20
鉴赏评价,结合塑造人物手法和内容鉴赏人物
结论:
学生实践运用能力不足,议论文和非连文本阅读能力低下。
各小题问题及措施
1(1)( 93.0% )字音、字形,识记辨别。 问题:不得分的学生主要是错在字形上“拔”与“跋”的辨析。 措施:在教学中要教学生结合语境或根据汉字的偏旁部首来确定。
问题: 1.50%的学生选D。40%选A, 10%选B。 2.所有不能作出正确判断的原因,不能抓住关键词句,准确理解文意、句意。
16( 50.9% )提取文本的主要信息,信息获取。
问题: 图文并茂不能有机结合。(看不懂图,共性和不同)
17( 35.9% )了解材料内容,形成解释,信息获取。
问题: 1. 不能归纳三个材料的主要内容,并作出求同求异的辨别。 2. 不会阅读非连文本。
14( 79.6% )名著阅读有自己的理解与认识,形成解释。
问题: 1. 答题技巧需要训练。(或缺情节或缺主题)(4分,3分) 2. 人物与情节混淆。 3. 不读书,头脑空空。(0分)
措施:通过思维导图形式梳理,重点人物的重点情节要理清。
各小题问题及措施
15( 77.2% )结合内容判断理解语句,信息获取。
问题: 1. 5、7题, 属于直接默写,得分率不足40%。5题,主要还是丢在“燕”字
上,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塞上”写成“塞下”,7题绝大多数学生属于根本 不会背。
2. 6题,67%的学生属于不会背诵。其余为书写不准确。 3. 8题,40%的学生属于不知答什么。46%对诗句理解有误。其余“未 与末” 不分统计表
识记辨别,字音、字形, 整体感知,梳理故事情节 个性表达,综合表达 形成解释,阅读名著有自己的理解与认识 信息获取,结合内容判断理解语句 识记辨别,了解古文实词、虚词的基本意义 质疑探究,理解作者观点,并自己的心得体会 整体感知,理解古诗文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主题 识记辨别,古诗词识记—古诗词默写 鉴赏评价,古诗词评价鉴赏 形成解释,理解古文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内容
问题: 1.57%的学生选D。 29%的学生选B,其余选C。 2.选D偏多,学生对常用文言虚词的意思使用没有掌握。同时也说明学生
对文下注释的重点实词的识记辨析能力不足。
措施:引导学生总结归纳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常用虚词等词语的意思。
12( 53.8% ) 理解关键语句的主要意思。辨析概括。
问题: 1. 67%选A,(近一半为较好的学生)其余选B。 2.不能认真审题“不正确”。 3.对语句的理解及在文中的作用不清晰。
各小题问题及措施
4( 53.8% ) 了解语言表达基本规则与修辞方法,实践运用。
问题: 1.53%选B,23%C,23%D。 2.选B,C或D,是书体基本特点及诗句内容理
解不到位。
措施:书法鉴赏不仅要明确各种书体的特点,更 要结合具体文本内容辨析。
各小题问题及措施
5 ( 36.3% )、6( 63.7% )、7( 25.7% )、8( 59.6% ) 古诗词识记—古诗词默写,识记辨别。
措施:非连文本丢分率很高,需要指导学生读懂这类文本的技巧,专题式训练 解题思路和方法。
各小题问题及措施
18( 90.1% )梳理故事情节,整体感知。
问题: 1.没有抓住“制琴”这条明线和人物精神层面逐渐提升的暗线。 2.语言表述的事件不清晰。
措施:审题,明确要点,人物事件和主题(精神)。
19( 54.7% )品味文中重要词句的意义和作用,形成解释。
措施:看似主观题,实则有原则,决不会打什么都能得分。提问也好,补充也 罢,所有前提还是教会学生读懂不同类文本内容才是关键。 小说:人物,故事情节,环境,表现手法。
各小题问题及措施
22( 49.4% )理清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整体感知。
问题: 1.得1分,不能从三个例子中找出相同点进行提炼归纳,也忽略了上下文的
3(2)( 43.9% ) 了解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辨析概括能力。
问题: 1. 75%选C,其余20%选B。其余5%选A。 2.选C,不能理解“特殊含义特别指出”“着重论述强调”的意思。 3.选B、A,根本就不清楚何为“引号”。
措施: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识的对常用的标点符号加以重视,引导学生 通过分析标点符号,来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情感。
得分率低于50%的小题统计表
22
整体感知,理清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议论文)
2(1)
实践运用,对联内容理解、文学常识
23
辨析概括,了解论据的作用及语段论述内容(议论文)
3(2)
辨析概括,了解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
2
1(2)
实践运用, 关联词语运用
5
识记辨别,古诗词识记—古诗词默写
2(2)
实践运用,结合语境填入语句
措施:古诗词鉴赏复习有以专题式系统复习。
10 ( 63.7% )古诗词评价鉴赏,鉴赏评价。
问题: 1. 表现手法判断不准确且不能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2.语言表述不清晰,语句不通。
措施:古诗词鉴赏复习有以专题式系统复习。加强答题技巧的指导。
各小题问题及措施
11 ( 73.7% ) 了解古文实词、虚词的基本意义,识记辨别。
问题: 1. 对刻画人物的表现手法没有掌握。 2. 审题不清,只说出其中一个角度。
措施:低分率教学不到位,在文学类作品的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训练,明确各种 表现手法,让学生能准确判断,审题技巧作专项指导。
21( 33.9% )补写对话,揭示主题并阐释理由,推论预测。
问题: 1. 对话,脱离“制琴”这条明线,更没有考虑到“人物精神成长”这条暗线。 2. 对话脱理前面情节,理由自然不会准确。
问题:不得分的学生80%选A,其余或C或D。选A,是对文学常识的基本知识 不扎实;C或D,是对对联的基本知识和文学常识都不扎实。
措施:在平日的教学中,反复强调、反复练习。
2(2)( 36.3% ) 结合语境填入语句,实践运用。
问题: 1. 71%选A,其余选C。 2.没有读懂文段的核心内容主旨。 3.忽略了所选句子与前后文的衔接关系。
链接。 2.得0分,读不懂议论文。
措施:从文段阅读入手,指导学生理解掌握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
23( 44.4% )了解论据的作用及语段论述内容,辨析概括。
问题: 1. 76%选B,其余选C。 2.选B,没有读懂文段的主要论述内容,即:论点。 3.选C,对论据要论述的论点是什么,论点与论据的关系。
措施:从文段阅读入手,指导学生理解掌握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
问题: 1. 91.5%选题目一, 8.5%选题目一。 2. 缺少细致的描写。
措施:面批,指导写作技巧。
总之,学生的语文从很多地方 暴露出来的信息,只停留在粗线条 勾勒,还需细致雕琢。
问题: 绝大都数学生的答案是将两个人物的“隐形的自己”融在一起答的。不能
结合上下文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变化,将“隐形的自己”解释具体透彻。
措施:品读关键词句是难点,要指导学生学会结合具体内容,将词语暗含的信 息具体表述清楚。
各小题问题及措施
20( 21.9% )结合塑造人物手法和内容鉴赏人物,鉴赏评价。
1(2)( 38.3% )关联词语用,实践运用。 问题: 1.关联词表达的前后语句间的关系不明确。 2.不理解题干中“创作源泉”为何意。 3.创作源泉只答出一个层面。 措施:教学中加强文段阅读,培养提取概括信息的能力及语言表述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