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学概论考题

文学概论考题

文学概论_A一、单选题1.(4分)最早从理论上系统阐述游戏说的是德国哲学家().• A.康德• B.黑格尔• C.席勒• D.斯宾塞答案A解析第三节文学作为活动第三节文学活动的发生与发展2.(4分)文学“四要素”理论,是指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即宇宙、作品、艺术家与• A.文采• B.情感• C.观众• D.文化答案C解析第三章文学作为活动第二节文学活动的构成3.(4分)一般说来,在整个文学活动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环是• A.文学积累• B.文学创作• C.文学鉴赏• D.文学批评• E.答案B解析第七章文学创造过程第一节文学创造的发生阶段4.(4分)文学活动在人的生活活动中的位置是• A.物质实践活动• B.精神活动• C.物质实践活动与精神活动的统一• D.复杂的多层次系统活动• E.答案B解析第三章文学作为活动第一节活动与文学活动5.(4分)“距离论”的提出者是• A.布洛• B.英加登• C.荣格• D.弗洛伊德• E.答案A解析第十五章文学接受过程第一节文学接受的发生6.(4分)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是• A.小说• B.诗歌• C.戏剧• D.散文• E.答案B解析第九章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第二节文学作品的基本体裁7.(4分)“移情说”的提出者是• A.立普斯• B.克罗齐• C.弗洛伊德• D.布洛答案D解析第七章文学创造过程第二节文学创造的构思阶段8.(4分)不是歌德创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创造了歌德,这句名言是()所讲.• A.席勒• B.莎士比亚• C.荣格• D.弗洛伊德答案C解析第十三章文学风格第四节文学风格与文化9.(4分)着名的“陌生化”概念提出的理论学派的是• A.俄国形式主义• B.新批评• C.接受美学• D.结构主义答案A解析第十五章文学接受过程第二节文学接受的发展10.(4分)从文学观念上说,“寓教于乐”应该属于• A.“表现”说• B.“实用”说• C.“再现”说• D.“客观”说• E.答案B解析第四章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第一节文学的含义11.(4分)中国最早提出“意境”这一概念的是• A.王维• B.李白• C.司空图• D.王昌龄• E.答案D解析第十章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第三节意境12.(4分)“李白的清新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鲁迅的刚毅辛辣”,实质都是• A.风格相似性的表现• B.风格独创性的表现• C.风格替代性的表现• D.风格一致性的表现• E.答案B解析第十三章文学风格第一节文学风格的诸种观念和理论13.(4分)抒情性作品的主要体裁是()• A.抒情性小说• B.抒情诗• C.抒情散文• D.诗歌答案B解析第十二章抒情性作品第二节抒情性作品的构成14.(4分)席勒将诗区分为• A.素朴的诗与理想的诗• B.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 C.古典的诗与感伤的诗• D.浪漫的诗与象征的诗• E.答案B解析第九章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第二节文学作品的基本体裁15.(4分)中国传统文论中的'知人论世'说是由()提出来的.• A.严羽• B.刘勰• C.孔子• D.孟子答案D解析第四章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第一节文学的含义二、判断1.(4分)形式美是美的一个范畴.答案正确解析第八章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第三节形式创造2.(4分)情感把握是一种价值取向的把握.答案正确解析第八章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第二节情感评价3.(4分)口头批评不属于现实化的文学批评答案错误解析第十六章文学批评第三节文学批评的实践4.(4分)抒情性作品是一种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来主要表现作家内心的情感活动的文学作品类型.答案正确解析第十二章抒情性作品第一节抒情界定5.(4分)阅读过程中的彻底还原是不可能的答案正确解析第十五章文学接受过程第三节文学接受的高潮6.(4分)中国文学散文是从应用文字和学术论着(最早是经、史、子)发展而来的,而且与它们始终不曾完全脱离关系答案正确解析第九章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第二节文学作品的基本体裁7.(4分)文学消费不仅是简单地对其物质载体的使用的有形或无形的享用,更是对其中所蕴含的精神文化价值的传播、接受和再创造活动答案正确解析第十四章文学消费与接受的性质第一节文学消费与一般消费8.(4分)创作中的即兴是作家因受某一外在刺激或内在冲动的作用,兴会来临,在文字操作过程中迅速地创造出某种作品的情形.答案正确解析第七章文学创造过程第三节文学创造的物化阶段9.(4分)文学批评模式是文学批评的一种由特定理论背景产生的批评视角、读解方式和行文风格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唯一的方法答案错误解析第十六章文学批评第二节文学批评的模式10.(4分)广义的文学消费是指人们用文学作品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的过程,也即文学阅读活动文学概论_A一、单选题1.(4分)着名的“双百”方针是在()年提出来的。

••••答案B解析第五章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第三节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发展2.(4分)认为文学作品是一个符号系统,文学批评的目的是探求作品抽象结构的批评方法是指• A.女权主义批评• B.结构主义批评• C.精神分析批评• D.马克思主义批评• E.答案B解析第十六章文学批评第一节文学批评的价值取向3.(4分)社会历史批评的理论奠基人是()• A.维柯• B.狄德罗• C.斯达尔夫人• D.圣佩韦答案A解析第十六章文学批评第二节文学批评的模式4.(4分)主张“艺术即直觉”、“直觉即表现”的理论家是• A.列夫.托尔斯泰• B.罗斯金• C.阿恩海姆• D.克罗齐• E.答案D解析第九章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第一节文学作品的类型5.(4分)在我国,风格的概念最早出现于是()• A.先秦• B.西汉• C.汉魏• D.唐宋答案A解析第十三章文学风格第一节风格的诸种观念和理论6.(4分)在创作原则的问题上,浪漫主义特别倚重• A.理性• B.情感• C.直觉• D.象征• E.答案B解析第八章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第二节情感评价7.(4分)“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所使用的修辞方式是• A.隐喻• B.典故• C.夸张• D.悖论• E.答案A解析第七章文学创造过程第三节文学创造的物化阶段8.(4分)一般说来,特别强调情感的自然流露,强调直抒胸臆的是•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象征主义• E.答案B解析第九章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第二节文学作品的基本体裁9.(4分)林语堂说中国散文具有“可吟唱性”。

这是指• A.中国散文必须配乐• B.中国散文应当押韵• C.中国散文具有节奏感和平仄交替• D.中国散文适合于歌唱• E.答案C解析第九章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第二节文学作品的基本体裁10.(4分)高尔基认为,在诗篇和诗句中,占首要地位的因素是• A.人物• B.情节• C.性格• D.形象• E.答案D解析第十章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第二节文学典型11.(4分)中国古代的叙事文学理论中影响最大的是()以小说、剧本评点为代表的人物性格理论。

• A.脂胭斋• B.金圣叹• C.王夫之• D.王国维答案B解析第十一章叙事性作品第一节叙事界定12.(4分)朱光潜认为文章的“第一件要事”是• A.情感体验• B.声音节奏• C.语词形式• D.逻辑结构• E.答案B解析第八章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第三节形式创造13.(4分)广义文学是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的统称,包括今天所谓文学和()• A.一般文化形态• B.政治• C.哲学• D.宗教答案A解析第四章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第一节文学的含义14.(4分)读者对作品的接受是• A.被动地感知作品• B.超越了作品的接受• C.在作品限制下的接受• D.对文学作品的再创造性活动• E.答案C解析第十五章文学接受过程第一节文学接受的发生15.(4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考察文学活动的角度• A.文学文化学• B.文学信息学• C.文学符号学• D.文学社会学答案D解析第十六章文学批评第二节马克思主义的文学批评及其标准二、判断1.(4分)审美意象的形象特征是象征型.答案错误解析第十章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第四节文学意象2.(4分)文学叙事包括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叙事的内容是社会生活事件过程,即人的社会行为及其效果;二是叙事是话语的虚构答案正确解析第十一章叙事性作品第一节叙事界定3.(4分)文学创造的主体是普通的艺术生产者.答案错误解析第六章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第二节文学创造的主体与客体4.(4分)风格的审美价值虽然可以超越时代,但他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实现,却往往又受到时代的价值取向的影响和制约答案正确解析第十三章文学风格第三节文学风格的类型与价值5.(4分)审美意象的本质特征是象征性答案错误解析第十章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第四节文学意象6.(4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是文学活动论答案错误解析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第一节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7.(4分)净化一语,最早见之于贺拉斯的《诗艺》,指某些人特别容易受某种情绪的影响,他们也可以在不用程度上受到音乐的激动,受到净化答案错误解析第十五章文学接受过程第三节文学接受的高潮8.(4分)文学创造中主客体的关系不是主体对客体的单项运动,而是主客体之间的双向运动答案正确解析第六章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第三节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9.(4分)文学理论也是一种意识形态答案正确解析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第二节文学理论的形态10.(4分)现实型文学的基本特征是表现性、逼真性文学概论_B一、单选题1.(4分)“距离论”的提出者是• A.布洛• B.英加登• C.荣格• D.弗洛伊德• E.答案A解析第十五章文学接受过程第一节文学接受的发生2.(4分)在我国,“文学”一词最早出现在()中。

• A.《庄子》• B.《韩非子》• C.《孟子》• D.《论语》答案D解析第四章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第一节文学的含义3.(4分)“《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这句话出自()• A.《庄子}• B.〈论语〉• C.〈左传〉• D.〈国语〉答案B解析第三节文学作为活动第三节文学活动的发生与发展4.(4分)寓言《守株待兔》中的“守株者”是• A.圆型人物• B.典型人物• C.表意人物• D.性格人物• E.答案C解析第十章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第二节文学典型5.(4分)“每一个现代民族中,都有两个民族。

每一个民族文化中,都有两种民族文化。

”这句话是()所说。

• A.列宁• B.马克思• C.恩格斯答案A解析第十三章文学风格第四节文学风格与文化6.(4分)原始意象说的创始人是()•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荣格• D.弗洛伊德答案C解析第十章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第四节文学意象7.(4分)被朱自清先生称为中国古代诗歌“开山的纲领”的是• A.“感物”说• B.“养气”说• C.“诗言志”• D.“诗缘情”• E.答案C解析第六章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第二节文学创造的主体与客体8.(4分)在西方文论史上,第一次对艺术表现说作出完整解释的理论家是• A.德谟克利特• B.柏拉图• C.欧盖尼.弗尔龙• D.柏格森答案C解析第九章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第一节文学作品的类型9.(4分)中国古典文论中从意境审美风格上分类的是• A.刘勰• C.司空图• D.刘熙载答案D解析第十章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第三节意境10.(4分)自觉提倡“三一律”的文学思潮是• A.现实主义• B.自然主义• C.现代主义• D.古典主义• E.答案D解析第九章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第一节文学作品的类型11.(4分)“移情说”的提出者是• A.立普斯• B.克罗齐• C.弗洛伊德• D.布洛答案D解析第七章文学创造过程第二节文学创造的构思阶段12.(4分)“雅与俗”在文学领域被使用具有的含义• A.思想性与艺术性• B.功利性与无功利性• C.提高文艺与普及文艺• D.创作与接受答案C解析第五章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第二节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主要价值取向13.(4分)情与景是()传统诗学中的一对重要概念.• A.法国• B.英国• C.中国• D.意大利答案C解析第十章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第三节意境14.(4分)艺术家既是自然的奴隶,更是自然的主人,这句话是由()提出来的.• A.狄德罗• B.柯勒律治• C.黑格尔• D.歌德答案D解析第八章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第一节艺术真实15.(4分)在作品上加以点评、批注的批评方法被称为• A.诠释式批评• B.评点式批评• C.印象式批评• D.即兴式批评• E.答案B解析第十六章文学批评第三节文学批评的实践二、判断1.(4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是文学活动论答案错误解析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第一节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2.(4分)风格的审美价值虽然可以超越时代,但他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实现,却往往又受到时代的价值取向的影响和制约答案正确解析第十三章文学风格第三节文学风格的类型与价值3.(4分)俄国批评家维亚捷姆斯基第一个使用“人民性”概念.答案正确解析第五章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第二节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价值取向4.(4分)现实型文学的基本特征是表现性、逼真性答案错误解析第九章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第一节文学作品的类型5.(4分)抒情话语的修辞方式是抒情作者在抒情写意时的用语方法答案正确解析第十二章抒情性作品第三节抒情方式6.(4分)生活活动使文学成为了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答案正确解析第三章文学作为活动第一节活动与文学活动7.(4分)中国文学散文是从应用文字和学术论着(最早是经、史、子)发展而来的,而且与它们始终不曾完全脱离关系答案正确解析第九章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第二节文学作品的基本体裁8.(4分)艺术真实是一种内蕴真实,是假定性的真实.答案正确解析第八章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第一节艺术真实9.(4分)抒情性作品是一种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来主要表现作家内心的情感活动的文学作品类型.答案正确解析第十二章抒情性作品第一节抒情界定10.(4分)各种艺术形式都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形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