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供应商质量体系审核表(完整版)

供应商质量体系审核表(完整版)

1.11验证质检部门的效能。
领导应每天进行质量审核
① 对入库的产品进行审核
② 对线上的产品进行审核
③ 对生产工序进行审核
2-工艺
2.1有作为标准的用户技术特性。(三类产品不作评估)
是否掌握用户对产品的要求
2.2参与对产品的定义。
产品开发、设计程序中是否要求质量部门参与
2.3参与确定工艺卡及生产手段。
工艺设计与生产准备程序中是否要求质量部门参与
2.4质量部门参与的情况。
质量部门是否参与,有无证实资料
是否把质量作为主导因素
2.5确定检验手段及检验工艺卡。
有无检验工艺设计的程序
有无检验工艺卡
有无检验设备清单
2.6检验手段及检验工艺卡的认可。
检验手段及检验工艺卡应该经质量部门的认可
2.7技术资料的审定、批准、发放。
1-组织机构
1.1总的组织机构定义(机构表、职能说明)。
有无总体机构图,是否完善、合理,能否正确地反映企业的组织体系
有无各部门职能分配表,是否完善、可行
是否由最高管理者负责、批准发布质量方针和质量手册
1.2质量部门组织机构定义。*
是否指定质量各部门负责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是否存在
1.3质量部门人员编制。*
人数能否满足工作需要
检定人员有无资格证明
3.3性能试验及疲劳试验。
设备的状况及其跟踪。
试验设备能否满足生产需要
检定周期是否合理
是否按周期进行检定*
对检定不合格的是否及时校准或维修
现场使用的试验设备是否完好
试验规范。
对各种产品是否在试验之前都有明确的试验规范
试验设备有无操作规程
结果的存档。
各种试验有无综合试验报告
是否按机构职能配备人员
1.4书面的职能程序。*
有无质量手册,企业的主要质量职能是否描述清楚
1.5质量部门相对于生产部门的独立性。
是否与生产部门有同等地位
不能由生产厂长领导
1.6扣压有缺陷产品的权力。
是否有权停止不合格品的生产和发运,并要求有关部门采取纠正措施
1.7检查与生产时间的相适应性。
各班次是否都有检查人员在岗
供应商质量体系审核表
质量能力评估记分表
说明:
本评定标准包括十个章节和十二个附加条款,共115条,每条都有具体的细则。
☉评定时需要考虑企业的大小,具体产品、安全及法规项
☉工厂的实施(特殊情况下,还要评估外协工厂)
☉实施有效性用以下准则评定:
合适:3分可接受:2分不可接受:1分完全不合格:0分
能力水平的评定
1.8质量部门与研究部门、工艺部门、生产部门和商业部门之间的关系。
质量部门代表用户的,如何站在用户的立场,与其它相关部门联系,组织质量改进活动
1.9向上一级反馈产品质量信息。
是否有一套正式和快速的循环体系,及时向领导反馈产品检验结果和产品等级
1.10向厂领导反馈严重问题信息。
是否通过定期的质量例会,向厂领导反映质量问题,对严重的问题,是否及时向领导反馈
2-工艺------------------------------------------------------------------------3
3-检验的一般手段---------------------------------------------------------5
4-外协件质量---------------------------------------------------------------7
检定周期是否合理
是否按周期检定
对检定不合格的是否及时校准或维修
现场使用的检测设备是否完好
人员。
人数能否满足工作需要
检定人员有无资格Βιβλιοθήκη 明3.2生产现场的测量间。
设备的状况及其跟踪。
检测设备能否满足生产需要
检定周期是否合理
是否按周期进行检定*
对检定不合格的是否及时校准或维修
现场使用的检测设备是否完好
人员。
8-场地—搬运—库存-----------------------------------------------------15
9-人员-----------------------------------------------------------------------17
10-产品开发与可靠性保证-----------------------------------------------18
能力水平的评定用如下公式计算:
∑X/∑Y*100%
其中∑X为评价项目得分和
∑Y为评价项目总分和
四个等级的划分:
能力水平:优良:≥90分合格:75~89分不合格可接受:60~74分不合格不可接受:<60分
1-组织机构------------------------------------------------------------------2
S1-质量改进------------------------------------------------------------------20
注:
1)最初样件是指用正规工装生产的首批产品;
2)一、二类产品是指由供应商制造的产品,其它产品为三类产品;
标有“*”的项目为重要项。
评估内容
得分
评估记录
5-生产过程中的质量------------------------------------------------------9
6-成品质量-----------------------------------------------------------------12
7-售后质量-----------------------------------------------------------------14
对未达到要求的是否在产品及工艺上采取了改进措施
试验报告是否按要求存档
安全件、法规件的试验报告是否与生产日期相对应,以便查询
3.4理化实验室。
设备的状况及其跟踪。
实验设备能否满足生产需要
检定周期是否合理
是否按周期进行检定*
对检定不合格的是否及时校准或维修
现场使用的实验设备是否完好
有无技术资料的审定、批准、发放、归档、更新管理办法
是否执行
2.8技术资料的归档及更新。
是否执行
2.9最初样件的检验报告。*
是否进行了验审,有无完整的报告
2.10更改的实施及跟踪。
产品及工艺更改是否也作为最初样件来实施
有无证实资料
3-检验的一般手段
3.1计量室。
设备的状况及其跟踪。
检测设备能否满足生产需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