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之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的互化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了解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掌握它们之间的互化法则.
(二)能力目标
掌握消去参数的基本方法,能熟练地将常见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并正确解决其等价性问题(即x 、y 的范围).
(三)情感目标
方法论在研究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观察、猜想和灵活地进行公式的恒等变形的能力.即在“互化”训练中,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转化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法则,常见问题的消参方法.
2.教学难点:整体元消参的方法,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等价性(即x 、y 的范围).
三、教学方法:引导启发式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
(一).思考探究:
1.列举学过的曲线的标准方程。
2.参数方程⎩⎨⎧+==1
t y t x (t 为参数)表示什么曲线上点的轨迹?
(二)参数方程转化为普通方程
1. 代入消元法:利用解方程的技巧求出参数t,然后代入消去参数
引例:⑴把参数方程⎩⎨⎧-=+=t
y t x 211(t 为参数)化为普通方程。
变式1.把参数方程 化为普通方程,并说明表示什么曲线
(1)⎪⎩⎪⎨⎧-=+=22211t y t x (t 为参数) (2)
(t 为参数)
注:在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中,必须使x ,y 的取值范围保持一致。
否则,互化就是不等价的.
2. 三角法:利用三角恒等式消去参数
引例:参数方程sin ,cos x y θθ
=⎧⎨=⎩(θ为参数)化为普通方程
变式2.把下列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
(1)3sin ,2cos x y θθ=⎧⎨=⎩ (θ为参数) (2)sin ,cos 2x y θθ=⎧⎨=⎩
(θ为参数)
变式3. :参数方程sin cos ,1sin 2x y θθθ
=+⎧⎨=+⎩化为普通方程,并说明表示什么曲线
3. 整体消元法:根据参数方程本身的结构特征,从整体上消去。
引例:参数方程)(11为参数t t t y t t x ⎪⎩
⎪⎨⎧-=+=化为普通方程,
小结: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的一般步骤:
1、消掉参数(代入消元,三角变形法,整体消元法)
2、写出定义域(x 的范围)
注意: 在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中,必须使x,y 前后的取值范围保持一致。
(三)普通方程化为参数方程
课本P25
练习:P26.练习5
(四)课堂小结:
11y ⎧+⎪⎨=-⎪⎩为参数)设(为参数。
)设(的参数方程、求椭圆例t t y x y x ,22,cos 3114
942
2===+ϕϕ
六.课后作业
优化设计P22 \ 2、3、4、5题
七、巩固与反思
1.本节学习的数学知识
2.本节学习的数学方法
教学反思:
这是我这学期的一节公开课教学设计,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法则,常见问题的消参方法,难点是整体元消参的方法,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等价性(即x、y的范围).由于课本设计是以几个例题来提供两者互化的方法和互化原则,对我们学校这些基础比较薄弱的文科学生很难真正掌握,因此,我经过思考,把课本的例题分化为几种有规律的互化模式,使学生既能够完成学习任务,又能够在掌握三角函数的基础上快速有效的解决参数方程问题。
在教学中,我首先是和学生一起复习了三角函数的相关知识,在由思考引入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问题。
分别由引例介绍代入消元法、三角消元法和整体消元法,让学生在思考与讨论中掌握三种方法的特点,并设置好配套练习巩固。
学生和听课教师都认为这样设计思路很清晰,教学效果较好。
把课本内容分块教学是这节课的亮点。
但经过评课和自我反思,也发现以下问题:首先,教学基本功不扎实,最明显的就是板书设计,在实际教学中不能够按照预先的板书设计来规划黑板利用率。
上课板书随意性较大。
教学中画图经常不够规范,表达准确性也亟待提高。
其次,对课本的处理能力不足。
一节课40分钟处处都想讲到位,但时间不够,学生消化不了,本节课避免了这种问题,但平时上课此类现象较多。
总有种顾头不顾尾的感觉。
这些问题我也思考并和其他教师讨论过,针对教学基本功问题,我必须做到教学行为、教学语言和板书规范、实用,我也告诉学生和同时监督、提醒我,相信学生是使我规范教学行为的最好老师。
而教材处理上,我最忽视的问题还是学生,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对本班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了解不到位,自然会偏离教学实际,课本知识想处理完,课外知识想渗透这并不与上课时间相矛盾,我们在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后,对课本知识进行量化处理,放心交给学生预习、讨论、探究任务,不再一手包办。
虽然这节课我比较满意,但还是存在很多隐性问题,我会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