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写作指导入门课H
二、怎样使各分论点能有条理地串连起来?
实例一:同学作文节选
论点:面对生活,我们要多一份勇气。 分论点:1.多一份勇气,你将多了一份自信,一份信心。 2.多一份勇气,你将多了一份豪气,一份气势。 3.多一份勇气,你将多了一份动力,一份力量。
思考:这三个分论点是通过什么来连接的?这 种连接方式有什么作用? 明确:以首括句的排比句式进行连接。 (暗连) 结构显得很工整,论证显得很有气势。
议论文指导之 分论点的设计
分论点的提炼方法
要学会通过对中心论点的分析,界定中心 论点的内涵,确定中心论点所涉及的范围,以 及弄清作文的要求。这是能否正确提炼分论点 的前提条件,也是防止犯偷换论点、转移论题 错误的关键。
并列式分解就是从不同的侧面横向展开 来分解中心论点。历来我们都将议论文分为 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 和解决问题(怎么样)三部分,但是我们不 一定要将这三个问题都阐明清楚,可以择其 中之一,从不同侧面来展开。
写议论文要注意以下几点 1.必须有一个合乎题意的中心论点(只能一个)。最好在第 一小节摆明中心论点,三四行文字即可。
2.必须在中心论点下面分解出两个或三个分论点。
3.分论点之间的关系,应当采用“并列式”、”对比式”、 “递进式”。 4.议论文的文字表述必须以说理为主,不可用“摆事实” 代替“讲道理”,只能用“讲道理”带动“摆事实”。在 行文中,事实要求概括表述,记叙、描写越少越好。 5.要以理服人,材料与观点必须有一种很紧密的关系。
练习:
• 课堂训练 角度一:是什么 以“诚实是财富”为中心论点
• • • •
示例 分论点1:诚实是做人的根本。 分论点2:诚实是处事的原则。 分论点3:诚实是求知的惟一途径。
2.并列分解“为什么”
这是因果关系的分解,是在提出中心论点 后,从不同的侧面来阐释。如以《贫困也是一 笔财富》为题进行作文,题目已经表明了中心 论点,那么分论点可以这样设计: ①贫困可催有志者奋发图强,改变命运, 穷则思变; ②贫困可以培养人的意志和毅力; ③贫困能增长人的能力,人的许多能力是 在困境中锻炼出来的。
以“人要有意气”为中心论点
• • • • 示例 分论点1: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 分论点2:人有意气才能摧不垮,压不倒。 分论点3:人有意气才能千古留名,流芳百 世。
3.并列分解“怎么样”
这是从解决问题的途径来进行分解, 如话题“人生的加减法”可以提出: ①面对人生的加减,要携一颗淡然之心; ②面对人生的加减,要加一点自然的清逸 野气; ③面对人生的加减,贵在坚持自我。
议论文写作的一般结构
一、提出问题——论点 二、分析问题——论证 三、解决问题或联系实际
分论点一 分论点二
道理论证 分论点三 事实论证 ……
四、得出结论
怎样的论证是道理论证 1、引用名人名言,或是古人、经典著作 中的话来论证。 2、比喻论证,用打比方的方法来说道理。 3、引用公式、定理、定律这些前人已经 证明了的道理。 4、引用格言、谚语、俗语来论证。 5、引用常识来论证。 6、用自己的话从正面、反面来讲道理, 即正反对比讲道理。
一、围绕中心论点设置恰当的分论点
实例二:同学作文节选
论点:坦然面对生活
分论点1.坦然是一种精神,一种百折不挠的精神。 (以贝多芬挑战命运的事例来论证) 2.坦然是一种勇气,一种坚持到底的勇气。 (以爱迪生坚持不懈的发明创造事例来论证) 3.坦然更是一种自信,一种平淡中的自信。 (以梵高自杀的事例从反面进行论证)
二、结构布局能力
4.结构完整、严谨。 5.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三、语言表达能力
6.语言文字规范,文面整洁。 7.能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8.表述通顺、连贯、得体,力求有文采。
一等 基 内 础 容 25 分 等 表 级 达 25 分 发 展 等 级 特 征 10 分 切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感情真挚 切合文体要 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体漂亮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议论文的写作指导
课堂教学任务
高考写作的要求 一、指导 议论文写作的一般结构 议论文写作提纲的构思 围绕中心论点选取恰当的论证材料 二、评讲 怎样使各论据能有条理地串连起来? 学生优秀习作欣赏 三、练习 写一个完整的作文提纲(课外完成)
高考的写作要求(三种能力八个要点)
一、选材立意能力
1.准确把握题意。 2.思想健康,感情真实,力求有新意。 3.能根据要求选择恰当的材料,内容具体,中心明确。
阅读下面一则题为《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的消息,按要 求作文。 一名公交车司机行车途中突发心脏病,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 里,做了三件事: ——把车缓缓地停在马路边,并用生命的最后力气拉下了手 动刹车闸; ——把车门打开,让乘客安全地下了车; ——将发动机熄火,确保了车和乘客、行人的安全。 他做完了这三件事,安详地趴在方向盘上停止了呼吸。这名 司机叫黄志全,所有的大连人都记住了他的名字。 读了上述材料,你一定感受到一种撼人心魄的力量,一定体 会到什么叫强烈的责任感。 请你以“责任”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自选,不少于800 字。 请以“责任”为话题,写一个完整的议论文提纲。(题目、 论点、论据、联系实际、结论)
二等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感情真实 符合文体要 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体工整 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
三等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感情基本真实 基本符合文体 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清楚 略显深刻 略显丰富 略显文采 略显创意
四等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当 感情虚假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语病多 字迹潦草难辨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细节例子较 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点新 意
分论点三
事实论据三
坦然更是一种平淡中的自信。泰戈尔说过:“天 空没有留下我的痕迹,但我已飞过。”这不是对 “坦然”最好的诠释吗?是的,许多事情的结局我 们不可预料,也承担不起,我们只需尽力而为,但 求无愧于心。 梵高是个伟大的天才画家,他的《向日葵》名 扬世界,可是他不能坦然地面对生活,错误地选择 了死亡。我们在哀其不幸的同时,也同样怒其不争。 请记住:没有蓝天的深邃,可以有白云的飘逸; 没有大海的壮阔,可以有小溪的优雅;没有原野的 芬芳,可以有小草的翠绿;没有高山的雄伟,可以 有平原的辽阔!生活中没有旁观者,只有当事人。 所以,我们只有坦然地面对生活,生活才能给 结论 我们以快乐的体验。
1.并列分解“是什么” 2.并列分解“为什么” 3.并列分解“怎么样”
• 注意:平行排列的各个分论点是按 照同一的划分标准概括出来的,各 分论点之间具有逻辑性,几个并列 的分论点的内容不可交叉,不可重 复,不可包容,不可矛盾。
1.并列分解“是什么”
分解“是什么”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 是就其内涵而言。如话题“自嘲”可以按如下 这样分解: ①自嘲,是机敏的退让; ②自嘲,是面对缺点的勇敢; ③自嘲,是生存的智慧。 二是就其外延而述。如2006年辽宁话题 “肩膀”可扩展为三个分论点: ①肩膀装载着幸福,肩膀是亲情的牵挂; ②肩膀承载着快乐,肩膀是友情的寄托; ③肩膀搭载着甜蜜,肩膀是爱情的相守。
议论文的结构: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引论)——( 本论 ) —— (结论)
并列式 递进式
常结合运用 整体的结构布局:总——分——总
议论文写作提纲的构思
一、确定题目 (论述的问题或论点) 二、确定论点以及怎样引出论点 三、围绕论点确定几个论据(包括道理论据以 及与之相配套的事实论据) 四、确定论据之间的连接方式(使读者更能清 楚地看清文章的论证脉络,条理清楚) 五、确定从哪方面来联系实际或解决问题 六、确定结论,即如何收节选
论点: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承认失败。 分论点:1.首先,只有承认了失败,才能正确认识 成功,追求成功。 2.其次,只有承认了失败,才能追根溯源, 总结教训,获得成功。 3.再次,如果不承认失败,只能是自欺欺 人,结果将是一事无成。 思考:这三个分论点是通过什么来连接的?这种 连接方式有什么作用? (明连) 明确:以节首序词的形式进行连接。 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一、围绕中心论点设置恰当的分论点
实例三:同学作文节选
论点:爱拼才能赢(原稿) 分论点1.我们每个人都要以乐观的态度对待一切。 2.我们要勇于想象,敢想敢做。 3.我们要勇于拼搏,不向困难屈服。
这个作文,分论点最好是论述中心论点 的“为什么”,即为什么“爱拼才能赢。” 上文的分论点重在论述怎样拚搏,应属于解 决问题的论述部分。且论据一、二不太完全 符合拚搏的范畴。论据三只是重申了论点。 因此三个论据的选择都不太恰当。
作文题
“你可能委屈,你可能不服,但是你被 淘汰了。”这是央视“挑战主持人”马东送 给挑战者下台时的一句话。面对失败,有人 说我还会再来,有人说我能走上这个舞台就 是成功。 面对生活,人们有不同的心态。请以 “生活的态度”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一、围绕中心论点设置恰当的分论点
事实论据一
分论点二
贝多芬就是这样的人,他的一生多灾多难:情人 抛弃了他,疾病死缠着他,最终甚至于失去了音乐家 最宝贵的听觉。可他却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在这种顽强精神的支撑下,他创作出了许多如《命运 交响曲》一样的经典乐曲。 坦然是一种勇气,一种坚持到底的勇气。鲁迅说 过:“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 来迎接悲惨的厄命,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 幸。” 面对失败或挫折,不要灰心,因为上帝在这里关上了 门,就会在别处打开了窗。 爱迪生仅为电灯所做的实验就达十二万多次,如 果他一遇到失败就缺乏勇气,也许我们人类至今还处 事实论据二
总结——议论文全文的结构安 排
• §1:简要分析材料(三句内),引出 中心论点。 • §2—3:分层次论证。(并列、递进、 正反等)中心论点+理论论证(正) +事例+反面论证(理、事结合)+ 总结 • §4:联系实际来谈。(或者进一步揭 示根源和本质) • §5: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