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实验中学七年级数学下学期第二次月

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实验中学七年级数学下学期第二次月

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学期第二次月
考试题
说明: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1055a a a =+
B .2446a a a =⨯
C .a a a =÷-10
D .044a a a =- 2、如图,下列推理错误的是( )
A .∵∠1=∠2,∴c ∥d
B .∵∠1=∠3,∴ a ∥b
C .∵∠1=∠4,∴a ∥b
D .∵∠3=∠4,∴c ∥d
3、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 ()222
b 2ab a b a +-=+ B. ()2
22
b a b a -=-
C. ()2
22
b a b a +=+ D. ()()2
2b a b a b a -=-+
4、如图,已知∠1=∠2,要说明△ABD ≌△ACD ,还需从下列条件中选一个,错误的选法是( )
A .D
B =D
C B .∠B =∠C C .∠ADB =∠ADC
D .AB =AC
5、汽车开始行驶时,油箱内有油40升,如果每小时耗油5升,则油箱内余油量Q (升)与行驶时间
t (时)的关系用图象表示应为图中的是( )
6、若23,24m
n
==,则322m n
-等于( )
A 、1
B 、
9
8
C 、2716
D 、278
7、如果一个角的补角是150°,那么这个角的余角的度数是( ) A 、30° B 、60° C 、90° D 、120°
c
d
2
1
8、如图,有一块含有45°角的直角三角板的两个顶点放在直
尺的对边上.如果∠1=20°,那么∠2的度数是( ) A .30° B.25° C.20° D.15° 9、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是8,另一边是4,则此等腰三角形的
周长是( )
A .20
B .16
C .16或20
D .无法确定 10、如图,下列条件中,能判定D
E ∥AC 的是( ) A. ∠EDC=∠EFC B. ∠AFE=∠ACD C. ∠1=∠2 D. ∠3=∠4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1、用科学计数法表示0.0000907 = (14题图) 12、若x 2
+mx +25是完全平方式,则m=___________ 13、已知 9))((2
-=+-x a x a x , 那么 a =
14、如图 ,AD ∥BC ,0
30=∠B ,DB 平分ADE ∠,则DEC ∠的度数为 (15题图)
15、如图,已知∠ABC =∠DCB ,现要说明△ABC ≌△DCB ,则补加一个条件是________
16、校园里栽下一棵小树高1.8 米,以后每年长0.3米,则n 年后的树高L 米与年数n 年之间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一):(每题4分,共12分) 17、()()1
2012
11 3.143π-⎛⎫-+--- ⎪⎝⎭
18、
(15x 4y 2-12x 2y 3-3x 2)÷(-3x 2
)
19、利用乘法公式简算:1102
-109×111
四、解答题(二):(20题4分,21,22题各5分,共14分)
20、作图题:如图,一块大的三角板ABC ,D 是AB 上一点,现要求过点D 割出一块小三角板ADE ,使∠ADE=∠ABC ,请用尺规作出∠ADE .(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要.............写结论...)
21、完成下面的证明过程:
已知:如图,∠D=110°,∠EFD=70°,∠1=∠2, 求证:∠3=∠B
证明:∵∠D=110°, ∠EFD=70°(已知) ∴∠D+∠EFD=180°
∴AD ∥______( ) 又∵∠1=∠2(已知)
∴_____∥BC (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EF ∥_____
∴∠3=∠B ( )
22、化简求值:y y x y x y x 2])())([(2
÷---+,其中3
1,21=-=y x
五、解答题(三):(23和24题6分,25题8分,共20分)
23、甲、乙两辆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其路程S 随时间t 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1)此变化过程中,_________是自变量,_________是因变量.
(2)甲车的速度是 ________米/秒,乙车的速度是
________米/秒.
(3)_______先走完100米路程, 所用时间为________秒.
32
1
F E D C
B A
24、如图,D是AB上一点,DF交AC于点E,DE=FE,FC∥AB.
求证:AE=CE
25、已知直线l1∥l2,且l4和l1、l2分别交于A、B两点,点P为线段AB上.的一个定点(如图1)
(1)写出∠1、∠2、∠3、之间的关系并说出理由。

(2)如果点P为线段AB上.的动点时,问∠1、∠2、∠3之间的关系是否发生变化?(不必说理由)
(3)如果点P在A、B两点外侧运动时, (点P和点A、点B不重合)
①如图2,当点P在射线AB上运动时,∠1、∠2、∠3之间关系(不必说理由)
②如图3,当点P在射线BA上运动时,∠1、∠2、∠3之间关系(不必说理由)
图 1 图 2
图3
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D A D C B B A D
二、填空题:
11 9.07x10-5 12 +10和-10 13 3和-3 14 60°
15 ∠A=∠D或∠ACB=∠DBC或AB=DC 16 L=0.3n+1.8
三、解答题(一)
17、= 1+1-(-3) =5
18、= -5x2y2+4y3+1
19、=1
四、解答题(二)
20、作图略
21、EF;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AD;B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2、
五、解答题(三)
23、(1) 时间t 、路程s (2)20 ,12 (3)甲车, 5
24、证明:∵FC‖FE,
∴∠DAE=∠ECB
在△EAD和△ECF中
DE=FE
∠AED=∠CEF
∠DAE=∠ECB
∴△EAD≌△ECF
∴AE=CE
25、(1)∠3=∠1+∠2 理由:略
(2)不变
(3)∠1=∠2+∠3
(4)∠2=∠1+∠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