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项群训练理论

项群训练理论


完整练习、成套 练习或半套以上 练习(多次重复)
长时间的专项对 抗或专项练习
大强度
最大与次 最大强度 交替
中量 中/大量
2.各项群运动成绩决定因素的系统分析
表2-4 不同项群竞赛规则发展的主要趋向
项 按评 定方法
可测量类
评分类
得分类 命中类 制胜类

按主导因素
体能主导类 技能主导类 表现准确性
技能主导类 表现难美性
表现
准确性 难美性
射击、射箭、弓弩
体操、艺术体操、技巧、跳水、花样滑冰、花样 游泳、冰舞、武术(套路)、自由式滑雪、滑水
隔网 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排球
对抗 同场 足球、手球、冰球、水球、曲棍球、篮球
格斗 摔跤、柔道、拳击、击剑、武术(散打)
表2-9 按动作结构对竞技项目的分类
大类
亚类
主要项目
单一 动作 结构
中/大量
体能主导类 周期竞速性 (速度、耐 力性)
以尽可能高的平 均速度通过全程 的能力
重复法:主项或 接近主项距离间 歇法:1/2~1/4专 项距离
大强度
短:3-10倍 中:3-6倍 长:1-3倍 超:3/4-1倍
技能主导类 表现性
技能主导类 对抗性
以最佳技术重复 完成完整比赛动 作的能力
长时间表现最佳 技能及体能的能 力
周期性 非周期性 混合性
跑、竞走、游泳、自行车、射击、射箭、 速度滑雪、速度滑冰、划船 铁饼、铅球、链球、举重 跳高、跳远、标枪、三级跳远、撑竿跳高
多元 动作 结构
固定组合 变异组合
体操单项、武术套路单项、艺术体操单项、 技巧、花样滑冰、马术、自由式滑雪 篮球、手球、足球、水球、曲棍球、冰球 、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排球、拳击、 摔跤、柔道、跆拳道
隔网对抗性
战术变化更加多样,战术决策对比赛结果影响更为突 出,体能的作用加大。
格斗对抗性
鼓励主动进攻,绝对胜利的比例减少,相持能力(技 术与体力)的作用加大,重视全面发展和突出绝招。
(三)项群训练理论的科学意义
1、鲜明地概括了同一项群不同项目的共同规律 2、加强了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3、实现了训练理论原有两个层次之间的有机过渡
耐力性 高速度水平;在保持高度发展的专项竞技能力

的同时,注意提高全面训练水平。
能 主 导
速度性
明显提高运动员的力量素质以及快速反应和快 速动员能力

快速力量 性
在最大力量的基础上重视发展快速力量,突出 力量与速度、技术的结合,单一技术进一步精 雕细刻
表2-5-2 不同项群优秀选手竞技能力结构的特点
二、竞技运动项目的分类及项群体系的构成
(一)竞技运动项目分类标准的择定 ——*按运动项目的主导素质; ——*按运动项目的动作结构; ——按动作技术的确定性特点; ——按人与器械的关系; ——按比赛场地的不同特点; ——按参赛人数的多少;
——*按比赛成绩的评定方法等等。
* 作为竞技项目分类的标准。
大类
项群
竞技能力结构的新特点
继续突出动作难度的价值(增加翻转的周数和度数、 表现难美性 减少高难动作前的预备动作、发展新动作类型等),
同时强调动作质量,提高艺术修养。
技 表现准确性 心理训练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场地、器械进一步改进。
能 主
同场对抗性
全攻全守继续发展,良好的形态条件与娴熟的技巧相 结合
导 类
第二章 项群训练理论
主讲:姜允哲
第一节 项群训练理论总论
一、项群训练理论的建立及其科学意义
(一)项群训练理论的构思与命名 (二)项群训练理论的基本内容 ——各项群的形成与发展; ——各项群竞技能力决定因素的系统分析; ——各项群运动成绩决定因素的系统分析; ——各项群训练的基本特点(负荷内容与量度,训的
技能主导类 对抗性
规则发展的主要趋向
提高评定的精确度 利于运动员更好地发挥 便于比赛的组织进行
加强评定的客观性 提高评定标准 便于比赛的组织进行 保持宏观的攻防平衡 提高观赏价值 便于比赛的组织进行
3.各项群训练的基本特点
表2-5-1 不同项群优秀选手竞技能力结构的特点
项群
竞技能力结构的新特点
在保持高度发展的耐力水平的同时,明显地提
主导作用 战术的基础,突破防守而命中得分
主导作用 战术的基础,突破防守而制胜或得分
表2-3 不同项群专项耐力的表现及训练特点
项 群 专项耐力的表现 训练内容与手段 负荷强度
负荷量
体能主导类 以最大强度重复 多次重复完成比
快速力
完成完整比赛动 赛或接近比赛要
量性
作的能力
求的专门练习
极限或极 限下强度

心理
△△
△△
△△
△△
△△△
智能





* △△△决定性作用; △△重要作用; △基础性作用
隔网
△△ △△ △△△ △△△ △△△ △△ △△
对抗性
同场
△△ △△ △△△ △△△ △△△ △△ △△
格斗
△△ △△ △△△ △△△ △△△ △△ △△
表2-2 运动技术在不同项群中的作用
项 体能 主导类
多项 组合 结构
周属多项组合 异属多项组合
田径男十项和女七项全能、速滑全能、体 操全能、艺术体操全能、武术全能 现代五项、冬季两项、铁人三项
测量类 评分类
命中类
制胜类 得分类
田径 游泳 速滑 滑雪 自行车 划船 举重
组织与控制)。
1.各项群竞技能力决定因素的系统分析
表2-1 不同项群运动员竞技能力各决定因素作用的等级判别
项群
体能类
技能类
作用等级 因素



表现性





性 难美 准确
形态
△△
△△
△△
△△
△△
机能
△△△
△△△
△△△
△△
△△
素质
△△△
△△△
△△△
△△
△△
技术
△△
△△
△△
△△△
△△△
战术


△△

技能 主导类

快速 力量性
速度性
耐力性
表现 难美性
表现 准确性
隔网 对抗性
同场 对抗性
格斗 对抗性
作用


重要作用 集中快速发挥力量
重要作用 短时间内有效地发Fra bibliotek体能重要作用 经济省力时效,推迟疲劳出现
决定性 作用
充分显示运动员的技艺与美感
主导作用 正确稳定的瞄准与击发(撒放)
决定性 作用
战术的基础,突破防守而得分
体 能 主 导 类
技 能 主 导 类
(二)竞技运动项目主要分类体系的建立
表2-8 按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对竞技项目的分类
亚类
主要项目
快速力量性 跳跃、投掷、举重
速度性
短距离跑(100、200、400米) 短游(50、100米) 短距离速度滑冰(500米) 短距离赛场自行车(200、1000米)
耐力性
中长超长距离走、跑、滑冰 中长超长距离游泳;越野滑雪 中长超长距离公路自行车;划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