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证券公司内部数据标准化简析论文摘要本文共分为三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第一章某证券公司内部数据标准化综述。
先简单介绍了某证券公司内部数据标准化的意义;然后说明了当前国内标准化的现状以及数据标准化体系建设策略;最后介绍了数据标准化建设的方法,关于数据模型的建立。
第二章数据建模原则与方法。
首先简单介绍了数据建模需要达到的目标;分析了数据建模的基本原则,并对当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数据建模方法进行了分析。
第三章某证券公司标准数据模型介绍。
首先对某证券公司数据中心建设中的标准数据模型进行了总体介绍,然后依次按客户与帐户信息、证券品种信息、证券交易信息、交易渠道信息、资金信息、证券份额信息、操作与权限信息、费用设置、财务数据、清算数据以及其他基础数据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说明。
本文试图通过对某证券公司内部数据标准化的介绍和分析,反映出当前某证券公司信息标准化的重要性以及目前某证券公司信息标准化建设的重点。
通过对某证券公司数据中心/数据仓库建设的阐述,指出目前某证券公司信息标准化存在的问题以及某证券公司的解决方案。
通过总结笔者应用所学的企业现代化信息管理的知识对某证券公司进行的信息管理与规划工作,揭示出管理理论对于管理实践的重要性。
同时希望某证券公司的数据标准化工作对其它金融公司数据中心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与借鉴意义。
关键词:证券行业,数据整合、数据库、数据仓库、数据模型、联机数据分析(OLAP)目录前言 (1)第一章证券行业数据标准化综述 (2)1.1 证券行业数据标准化意义 (2)1.2 证券行业数据标准化现状 (3)1.3 数据标准化体系建设策略 (4)1.4 数据模型的建立 (5)第二章数据建模原则与方法 (6)2.1数据建模达到的目标 (6)2.2 数据建模原则 (6)2.3 数据建模方法 (7)第三章某证券公司标准数据模型介绍 (10)3.1名词定义 (10)3.2 标准数据逻辑层次 (10)3.2.1标准数据逻辑层次结构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2标准数据逻辑层次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客户与账户信息 (11)3.3.1客户与账户信息实体关系图 (11)3.3.2 客户与账户信息说明 (13)3.3.3 客户与账户信息实体列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 证券品种信息 (13)3.4.1 证券品种信息实体关系图 (13)3.4.2 证券品种信息说明 (15)3.4.3 证券品种信息实体列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 证券交易信息 (15)3.5.1 证券交易信息实体关系图 (15)3.5.2 证券交易信息说明 (18)3.5.3 证券交易信息实体列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3.6 交易渠道信息 (18)3.6.1 交易渠道信息实体关系图 (18)3.6.2 交易渠道信息说明 (20)3.6.3 交易渠道信息实体列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3.7 资金信息. (20)3.7.1 资金信息实体关系图 (20)3.7.2 资金信息说明 (22)3.7.3 资金信息实体列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3.8 券股份信息.. (22)3.8.1 证券股份信息实体关系图 (22)3.8.2 证券股份信息说明 (24)3.8.3 证券股份信息实体列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3.9 操作与权限信息. (24)3.9.1 操作与权限信息实体关系图 (24)3.9.2 操作与权限信息说明 (26)3.9.3 操作与权限信息实体列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0 费用设置 (26)3.10.1费用设置实体关系图 (26)3.10.2 费用设置说明 (28)3.10.3 费用设置实体列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1 财务数据 (28)3.11.1 财务数据实体关系图 (28)3.11.2 财务数据说明 (30)3.11.3 财务数据实体列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2 清算数据 (30)3.12.1 清算数据实体关系图 (30)3.12.2 清算数据说明 (32)3.12.3 清算数据实体列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3 其它基础数据.. (32)3.13.1其它基础数据实体关系图 (32)3.13.2 其它基础数据说明 (34)3.13.3 其它基础数据实体列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36)前言现在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时代,这是一个知识就是力量的时代,全世界各行各业都前所未有地重视信息,把信息作为一种重要资源。
信息改变了人们对组织中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和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MIS)的认识。
信息技术已成为企业进行创新必不可少的要素,是帮助人们及时获取正确信息的工具,在中国证券行业尤其如此。
本文试图通过对某证券公司内部数据标准化的介绍和分析,反映出当前某证券公司信息标准化的重要性以及目前某证券公司信息标准化建设的重点。
通过对某证券公司数据中心/数据仓库建设的阐述,指出目前某证券公司信息标准化存在的问题以及某证券公司的解决方案。
通过总结笔者应用所学的企业现代化信息管理的知识对某证券公司进行的信息管理与规划工作,揭示出管理理论对于管理实践的重要性。
同时希望某证券公司的数据标准化工作对其它金融公司数据中心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与借鉴意义。
第一章某证券公司内部数据标准化综述1.1某证券公司内部数据标准化意义当前业界流行企业信息化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十二分数据”,而只有实现数据的标准和统一,业务流程才能通畅流转;只有实现数据的有效积累,决策才有据可循;只有数据准确,才能保证系统的完善。
特别是在数据中心的建设上,数据的集成和共享是其重要的特点,更是强调数据的标准和统一。
数据标准化、规范化是实现信息集成和共享的前提,在此基础上才谈得上信息的准确、完整和及时。
没有数据标准化,信息共享就无从谈起,而数据标准化离不开业务模型的标准化、基础数据的标准化和文档的标准化,只有解决了这些方面的标准化,并实现信息资源的规范管理,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各业务系统的“信息孤岛”。
以往许多企业信息化系统的失败,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数据标准化工作的失误造成的,或者是根本就没有有效地进行数据标准化工作。
企业信息化的最大效益来自信息的最广泛共享、最快捷的流通和对信息进行深层次的挖掘。
因此,如何将分散、孤立的各类信息变成网络化的信息资源,将众多“孤岛式”的信息系统进行整合,实现信息的快捷流通和共享,是企业信息化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建设高质量的数据标准化体系,是开发企业信息资源、建立全面支持企业信息化运行的IT资源平台的基本工作。
数据标准化体系的设计目标是规范、标准、可控、支持高效数据处理和深层数据分析的数据结构以及稳定、统一的数据应用体系及管理架构。
在证券行业内部推进标准化工作,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标准化可以使复杂的过程简单化、清晰化、产业化,从而使我们的工作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标准化可以避免行业内大规模的重复建设引发的风险,实现技术与管理的跨越式发展,从而让我们以大大低于其他市场的交易成本和集约式规模经济参与国际竞争;标准化也将推动证券业以信息化改造为核心的技术创新,充分发挥出我们的后发优势,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实现标准化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在标准化进程中,标准与效率成本之间存在着辩证的动态关系。
从局部利益与短期效率看,制定与实施标准必然导致成本的提高和工作繁琐度增加,但从全局利益和长远的工作效率看,其效率必然大大地提高,成本必然显著地下降。
1.2证券行业数据标准化现状2004年2月由证标委会送审报批,经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八项证券期货行业标准由证监会正式颁布实施。
这八项标准是金融业的行业推荐性标准,依据《国家标准化法》颁布实施。
这些标准范围涉及了某证券公司技术管理、证券交易、登记结算、银证转账业务、开放式基金、期货交易的数据交换、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与统计分析等各个领域,对于降低行业交易成本、减少操作风险、提高市场效率、增强信息透明度具有重要意义。
这八项行业标准分别是:期货交易数据交换协议(行业标准号:JR/T0016-2004)、开放式基金业务数据交换协议(JR/T0017-2004)、证券登记结算业务数据交换协议(JR/T0018-2004)、银证业务数据交换消息体结构和设计规则(JR/T0019-2004)、上市公司分类与代码(JR/T0020-2004)、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JR/T0021-2004)、证券交易数据交换协议(JR/T0022-2004)、某证券公司信息技术管理规范(JR/T0023-2004)。
八项证券期货行业标准的推出为某证券公司、交易所、登记结算公司、商业银行之间统一数据交换模式、统一编码模式、同意接口提供了可能,它为证券市场的纵深发展扫清了障碍。
但目前由于历史的原因,某证券公司搭建的各个应用系统往往是异构、分散和孤立的。
因此利用商业智能技术,整合某证券公司的各类数据,建立统一的数据中心,为公司领导层、管理层、业务层提供数据分析支持,是公司证券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数据中心不仅要为证券各种数据分析提供统一的数据基础;而且是某证券公司业务管理、营销服务、决策支持的数据基础。
1.3某证券公司内部数据标准化体系建设策略数据标准化体系建设中需要综合运用关键成功因素法、企业系统规划法等分析方法,一方面使用战略目标集转换法和关键成功因素法,自上而下分析企业数据类别;另一方面借助系统规划和业务流程优化思想,梳理部分业务流程,自下而上提取基础数据;进而,提取并识别概念数据库、逻辑数据库、数据类、数据元素,建立数据模型,遵循关系数据库规范设计数据库结构,最终实现信息的全面性和数据的规范性。
目前企业信息化过程中数据标准化建设策略有两种:全面标准化和渐进式标准化。
在全面标准化策略下,首先实施独立的、全面的数据标准化项目,可以在整个企业范围内基本完成“信息资源规划(IRP)”工作,建立长期稳定的主题数据库体系,各子系统的建设在上述稳定的“信息资源平台”的基础上建设;在渐进式标准化策略下,则首先建立企业的数据标准化框架,配合试点子系统的运行,完成与试点子系统相关的业务数据以及部分管理数据的标准化工作,其后在遵循统一原则的前提下,各子系统项目分别完成相关的数据标准化工作,并将标准化成果纳入企业数据资源平台中。
一般情况下,数据标准化体系建设应采取渐进式的策略,数据标准化进程与信息化项目建设进程同步进行,在保证见效速度的同时坚持标准化原则,以支持企业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与各子系统的整合,实现“速度与标准并重”,同时确保数据标准化的实用性,防止数据标准化空洞或流于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