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抛秧栽培技术水稻无盘抛秧栽培技术水稻无盘抛秧技术是采用水稻专用药肥缓释高吸水种衣剂“旱育保姆”,对水稻种子浸种后实施包衣,整好旱育秧床,辅上无纺布(编织袋等)规格60×40厘米2作为“秧盘”,播种后盖上2-3厘米的细土进行旱育秧,扯秧后直接进行大田抛秧的一项轻简节本栽培技术。
该技术是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研究发明的水稻专用药肥缓释高吸水种衣剂“旱育保姆”作为载体,经过集成而成的一种水稻轻型栽培技术。
水稻专用药肥缓释高吸水种衣剂“旱育保姆”是采用保水剂和缓释剂为基质,与各种矿质粘土相配伍,辅之杀菌剂、杀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有机生态肥和微肥等功能性助剂,经超细加工复合研制而成的粉状种衣剂。
水稻无盘抛秧栽培技术通过实施种子包衣,旱地育苗,集旱育秧苗根部“小水库、小药库、小肥库”于一体,形成直径2.5~3.0cm的“吸湿泥球”,实现大、中、小壮苗带土抛植,有效解决了塑盘培育中、大苗壮秧难、旱、季节按排、成本高和常规旱育抛秧带土少、立苗性差的问题。
该技术带药、带肥、带土抛栽,具有简化育苗工序、提高秧苗素质、秧龄弹性大、抛植立苗快、减少塑盘污染等特点,适应我国不同稻区和不同茬口地,是高产高效稻作新技术。
无盘抛秧与人工手插秧相比,不仅增产,而且节省了劳力,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有效稳定和扩大了水稻种植面积,是建设节约型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粮食安全的重要技术措施。
一、技术具有突出的优点1、不用调酸。
高吸水种衣剂“旱育保姆”在稻种和秧苗根部形成的“蓄水球囊”,对幼苗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减少了土壤碱性物质对秧苗生长的影响,减免了旱育秧土壤调酸工序。
2、不催芽。
包衣种子实行干籽落谷,省略了催芽工序,避免了烧芽烧苞风险。
3、出苗齐。
秧苗根部的“蓄水球囊”,能有效地调节苗床土壤墒情的变化,促进早出苗,多出苗、保全苗、出壮苗。
一般出苗率提高10~15%,成秧率提高15~20%,减少用种量20~30%。
4、少浇水。
形成的“蓄水球囊”既能蓄水,又能供水,减少秧田浇水量60%以上。
5、防病虫、不死苗。
水稻专用药肥缓释高吸水种衣剂“旱育保姆”不仅能在种子周围形成防治病虫的保护屏障、进行种子消毒和防止土壤传播的病菌侵袭,而且药剂能被根系吸收传导到秧苗体内,起到防病治虫的作用。
对苗期恶苗病、立枯病等防治效果达95%以上。
对生理性和病理性死苗的防治效果均在99%以上。
6、秧蘖多苗壮。
包衣处理的秧苗根部水、肥、气协凋,有利于促进根系的生长和分蘖的发生,起到壮苗壮根的作用。
秧苗带蘖数增加40~60%,不定根数增加60~80%,苗高降低8~10%,苗体墩实矮壮。
另外,由于茎节根原基数多,秧苗抛到大田后,能迅速发根扎根立苗,从而实现快速分蘖够苗,为高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7、秧龄弹性大。
用“旱育保姆”进行种子包衣旱育秧,秧龄可由朔盘育秧的20天延长至50天。
无论是早稻,还是中、晚稻都可进行抛秧,易于抢上季节。
8、易立苗。
抛栽秧苗根部的“蓄水球囊”与土壤互相粘结形成“吸湿泥球”,实现了带土抛植,明显提高抛秧的立苗速度和抗植伤能力。
秧苗单株带土量增加4倍以上,抛栽时立苗率可达60~70%,立苗时间提早3~4天。
9、产量高。
一般可增产10%左右。
10、效益好。
用“旱育保姆”进行种子包衣旱育无盘抛秧,不仅能将药剂消毒、浸种催芽、防病治虫、化学调控和浇水抗旱等育秧过程中的多道复杂工序一次完成,节省大量成本。
而且可免去手插秧的强体力劳动。
相对塑盘育秧,可免去塑盘投资,操作简单、省工、节本、增产、高效。
二、水稻无盘抛秧栽培技术要点1、选准型号。
水稻无盘抛秧技术的主要物化技术是使用“旱育保姆”。
在旱育抛秧上应用,应选择抛秧型“旱育保姆”。
早、中、晚稻分别选用早、中、晚稻专用型“旱育保姆”。
籼稻品种选用籼稻专用型,粳稻品种选用粳稻专用型。
2、确定用量。
每公斤抛秧型“旱育保姆”包衣稻种3~4公斤。
水稻种用种量适当减少。
用“旱育保姆”包衣稻种出苗率高、成秧率高、分蘖多,需减少播种量,大田用种量杂交稻每亩1.5公斤左右,常规稻2~3公斤,秧大田比1:12~15。
3、浸好种子。
将精选后的稻种在清水中浸泡2~12小时,春季气温低,浸种时间长,夏天气温高,浸种时间短。
4、包衣方法。
将浸好的稻种捞出,沥至稻种不滴水即可包衣。
按每公斤“旱育保姆”包衣稻种3~4公斤的比例,将种衣剂置于圆底容器中,然后将浸湿的稻种慢慢地加入容器内进行滚动包衣,边加边搅拌,直至将种衣剂全部包裹在种子上为止,拌种时,要掌握种子水分适度。
浸种的种子取出后沥干水滴即拌种衣剂。
稻种过分晾干,拌不上种衣剂。
稻种带有明水,种衣剂会吸水膨胀粘结成块,也拌不上或拌不匀。
拌种后稍为晾干,即可播种。
5、选好育苗场地,应选用壤土田(或泥土田),土地比较肥沃杂草较少的田、地作无盘抛秧的秧床秧田(不宜选用含砂量大的土壤作育秧场地),整好秧厢,一般一亩大田需备秧厢30-50平方米,翻犁起厢时一并施入足够的腐熟农家肥,同时,还应施放2—2.5公斤复合肥与泥土充分混合,培肥床土。
6、浇足底水。
旱育秧苗床的底水要浇足浇透,使苗床0~10厘米土层含水量达到饱和状态。
7、辅上无纺布(编织袋等),规格40厘米×60厘米。
8、均匀播种和盖种。
将包好的种子及时均匀播种,轻度镇压后覆盖2~3厘米厚的薄层细土。
9、喷施旱育秧田专用除草剂。
10、抛秧扯秧前一天下午苗床需浇足一次透水,以利秧根部带有“吸湿泥球”便于秧立苗,但是不能太湿,直接提无纺布就可以非常方便的整片扯秧。
11、抛秧方法、大田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与常规塑盘抛秧相同。
晚稻免耕抛秧栽培技术要点一、采用孔径较大的塑料秧盘培育壮秧常耕抛秧育苗一般用每张561孔的塑料秧盘。
免耕抛秧则宜用每张434孔或353孔即孔径较大的塑料秧盘育秧,秧苗带土多,利于抛栽后立苗分蘖。
大田亩用种子数量和培育秧苗的方法、管理等与常耕抛秧塑料秧盘培育秧苗相同。
一亩大田用的秧苗,需要434型塑盘65-70张,或353型塑盘80-85张。
晚稻秧龄不宜超过20天。
二、免耕稻田的选择选用排灌方便、田面平整、耕作层深厚、保水保肥性好的田块作免耕抛秧稻田,易旱田和浅瘦的砂质浅脚田、粘土田和狗牙根、雀稗、铁线草多的田块不适宜作免耕田。
三、收稻低收割水稻时,稻桩高度不宜超过4寸,但也不宜割至田面。
四、排干田水在早稻收割前排干田间水或喷药的前二天排干田间水。
五、喷施除草剂:选择晴天喷除草剂。
可在早稻收割当日或收割3天内,晴天喷除草剂,喷头对准杂草和稻桩均匀喷湿。
亩用10%草甘磷水剂2000-2500毫升(4-5斤)、碳铵1—4斤(或食盐少许)兑清水120斤(即4桶喷雾器水)喷雾。
喷除草剂后4小时内下雨,必须晴天补喷除草剂。
如果是受到阴雨天等不利天气影响的情况下,选择用内吸型和触杀型除草剂混合喷雾除草。
亩用10%草甘磷水剂2000-2500毫升(4-5斤)加克无踪(或百草枯)100-150克(2-3两)、碳铵1-4斤(或食盐少许)兑清水120斤(即4桶喷雾器水)喷雾。
如果是抢季节,距离抛秧时间只有3-5天的情况下,可以选择百草枯类除草剂,结合抛秧后使用芽前除草剂抛秧净等可以取得较好的灭草效果。
亩用克无踪(或百草枯)250-300克(0.5-0.6斤)加碳铵1—4斤(或食盐少许)兑清水120斤(即4桶喷雾器水)均匀喷雾。
若遇阴雨天气,应适当增加用量。
六、深水泡田喷施除草剂2-3天后,稻田全面回水,泡水浸没过稻桩,浸泡2-4天。
七、抛秧前补喷除草剂抛秧前,如果杂草及落粒谷苗较多,在抛秧前2-3天排干田水,亩用10%草甘磷水剂1000毫升(2斤)或克无踪150-200克(3-4两)兑清水120斤喷雾。
杂草及落粒谷苗少,抛前不需要补喷除草剂。
八、施足基肥一般在抛秧前1-2天浅水匀施基肥,在深水沤田后,待深水自然落至浅水后撒施基肥,或排至浅水后撒施基肥;或者在灌水沤田时施放基肥,又利于杂草、稻桩的腐烂。
施放基肥种类和数量与常耕抛秧相同。
九、平整田块抛秧前,如田块脚印太多太深,或施基肥后田面不够平整,可用农家铁耙简单推平。
采用此方法平整田块又可耙匀田面肥料。
十、移植抛栽经施基肥、平整田块后,待田水自然落至泥皮水层即可抛秧。
秧苗3.5-4.5叶抛栽大田,亩抛栽2.2-2.4万蔸。
高温太阳天宜在下午4时后抛栽,如基肥是施氮铵的不宜当天抛栽。
由于免耕抛秧,前期生长比常规抛秧相对弱,所以免耕抛秧的抛植密度一般要比常规抛秧增加10%左右。
大田够苗封田比常规抛秧迟2-3天。
大田施肥总量比常规抛秧增加10%左右,宜采用勤施薄施、“少量多餐”施肥方法。
抛秧后的水分管理、撒施抛秧除草剂、防治病虫害等与常耕抛秧大田管理基本相同。
附:晚稻免耕抛秧新技术晚稻免耕抛秧是稻田经除草剂快速除草灭茬后,直接抛栽水稻的轻型栽培技术。
不仅省工、减轻劳动强度,而且每亩可减少机械翻耕成本100元左右,提早抛栽抢季节。
免耕稻田选择选择排灌方便、耕层深厚、田面较平、保水保肥能力强的泥性田。
前茬齐泥收割、田间杂草较少的田更为适宜,而天水田、沙性田、浅泥脚田等不宜作免耕抛秧田。
大田除草灭茬这是免耕抛秧的关键技术,目前一般采用克无踪乳剂进行除草灭茬,它具有安全、快速、高效、成本低的特点。
在施药前开沟放干田水,田面保持无水,以防降低药效。
施药时间:在抛秧前7天左右,劳力紧张的农户也可在抛前2天施药。
选择晴好天气,每亩用20%克无踪200~250毫升对水50公斤均匀喷雾(包括田埂),尽量将药水喷在杂草及禾蔸上,一般喷后第2天见效,此时应对漏喷的地方进行补施。
如果喷药后4小时内遇雨水冲刷,要进行补施。
补施后第2天即可灌溉泡田,软化田泥,加速杂草死亡。
水深以淹没大部分稻桩和杂草为宜,泡水5天左右。
对杂草多、田泥较硬、季节较松的田泡田的时间可长一些。
培育壮秧免耕抛秧田分蘖能力减弱,根系入泥浅,生育期延长。
因此,在品种上宜选择分蘖能力强、根系发达、茎秆粗壮、植株较矮、抗倒能力强的品种,晚稻还要注意选用早、中熟品种(组合),以利安全齐穗。
宜选用353孔型秧盘,盘孔大、秧苗营养空间大,可提高秧苗素质;同时秧苗入泥较深、立苗好、扎根返青快。
每亩秧盘量比常规抛秧多10%左右,晚稻60~65片。
其育秧与常规盘育秧相同,但要强调两点:一是抛秧叶龄要少,一般3~4叶。
叶龄越大,抛后直立性越差;二是晚稻播种前,宜采用药剂拌种,一般按每公斤干种子用1克烯效唑和10~12克好安威的比例先将药剂加少量水调成浆糊状,然后与催芽破胸露白的种子充分拌匀再播种。
这样培育的秧苗植株矮壮、根系发达、病虫危害少。
适时抛秧抛秧在3~4叶比较适宜。
抛秧量比常规抛秧多10%~20%,一般情况下每亩抛秧2.2~2.2万蔸。